32 套接字(Socket)编程

套接字(Socket)编程

1 套接字介绍

套接字(Socket)是把OSI模型中从传输层到物理层封装起来的抽象层,把网络协议隐藏在Socket抽象层内,只对使用者暴露使用接口,使用者只需考虑应用层的数据即可。

1.1 基于TCP协议的套接字编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创建套接字对象

socket.socket(family, type, proto)
参数
family:套接字家族,AF_UNIX (同一台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的文件传输) 和 AF_INET (网络通信);
type:套接字类型,数据流协议SOCK_STREAM 和 数据报协议SOCK_DGRAM;
protocol:一般不填,默认为0。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1. 服务端

bind() 绑定地址;

listen() 监听TCP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将连接请求放入半连接池中),参数为半连接池的容量,至少为1,一般为5;

accept() 以阻塞的方式等待并被动接受客户端连接(从半连接池中取出一个客户端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

  1. 客户端

connect() 主动申请服务器连接,参数一般为元组 (hostname, port)。

服务端accept()从半连接池中取出客户端连接请求,与客户端connect()进行三次握手。

  1. 公共方法

recv() 接收数据,以字符串形式返回,参数为指定的接收最大数据量;

send() 发送数据,返回值是发送数据的字节数;

close() 关闭套接字。

会引发明显阻塞的操作是 accept() 和 recv()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bind(('127.0.0.1', 8080))  # 参数为元组(ip, port) ip使用回环地址127.0.0.1

s.listen(5)  # 参数表示半连接池的容量为5

# 等待连接请求
conn, addr = s.accept()  # conn是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对象,addr是客户端ip地址和端口号

print(f'客户端ip地址和端口号分别为:{addr}')

recv_data = conn.recv(1024)  # 参数表示最大接收数据量为1024Bytes
recv_data = recv_data.decode("utf-8")
print(f'来自客户端的数据:{recv_data}')
conn.send(recv_data.upper().encode('utf-8'))

conn.close()  # 关闭本次连接(必须)

s.close()  # 相当于关闭服务端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connect(('127.0.0.1', 8080))

send_data = input('>>>').strip()
s.send(send_data.encode('utf-8'))

recv_data = s.recv(1024)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s.close()
1.2 两个循环

客户端需要循环做的事情

  1. 不停地从半连接池中取出一个连接请求,并建立连接;
  2. 基于建成的连接与客服端进行通信。
1.3 问题
1.3.1 问题1 空数据

如果客户端发送的是空数据(空字符串),相当于没有发送数据,服务端就不会接收到来自客户端的数据(recv),因此不会做出回应(send)。
此时客户端也不会接收到来自服务端的数据(recv),产生阻塞现象。
解决方案:客户端在发送前对空数据进行判断。

1.3.2 问题2 客户端强制退出

客户端非正常退出时,服务端会产生问题。
服务端在Linux系统中,服务端会陷入不断接收空数据的死循环中,解决方法是判断服务端接收的数据是否为空,如果是空,就可以结束这次连接(跳出while循环);
服务端在Windows系统中,服务端会抛出异常ConnectionResetError,解决方法是使用异常处理机制处理异常。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在bind前添加,用于重用ip地址和端口号
# s.setsockopt(SOL_SOCKET, SO_REUSEADDR, 1)

s.bind(('127.0.0.1', 8080))
s.listen(5)

# 循环1 连接循环,保证客户端能一直对外提供服务
while True:
    conn, addr = s.accept()

    # 循环2 通信循环,满足客户端的需求
    while True:
        # Windows系统中处理客户端非正常退出时抛出的的异常
        try:
            data = conn.recv(1024)

            # Linux系统中避免客户端非正常退出导致的死循环
            if len(data) == 0:
                break
                
			data = data.decode('utf-8')
            print(f'来自客户端的数据:{data}')
            conn.send(data.upper().encode('utf-8'))
        except Exception:
            break

    conn.close()

s.close()  # 一般不需要终止客户端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connect(('127.0.0.1', 8080))

while True:
    send_data = input('>>>').strip()

    if len(send_data) == 0:
        continue

    s.send(send_data.encode('utf-8'))
    recv_data = s.recv(1024)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s.close()
1.2 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编程

服务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 UDP协议使用数据包协议

s.bind(('127.0.0.1', 8080))

while True:
    data, addr = s.recvfrom(1024)
    data = data.decode('utf-8')
    s.sendto(data.upper().encode('utf-8'), addr)
    # addr是客户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UDP协议没有建立连接,每次发送数据都需要地址。

s.close()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DGRAM)

while True:
    send_data = input('>>>').strip()
    s.sendto(send_data.encode('utf-8'), ('127.0.0.1', 8080))
    recv_data, addr = s.recvfrom(1024)
    print(recv_data.decode('utf-8'))

s.close()

基于UDP协议的套接字编程:

  1. 允许发送空数据
    TCP协议基于数据流协议,数据像水流一样不停地传输,因此rece()无法直接判断数据的开始与结束,如果未收到数据,就一直处于等待状态;
    UDP协议基于数据报协议,数据报包括报头和内容,每一次发送和接收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如果是空数据,则会将空数据与报头等信息打包一起发送和接收,因此rece()可以接受空数据。
  2. 客户端非正常退出时不影响服务端,因为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未建立稳定连接。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套接字是在网络编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套接字编程可以实现网络通信,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信。在C语言中,套接字编程是通过socket库来实现的。 首先,在使用套接字编程前,需要包含<sys/socket.h>头文件和<netinet/in.h>头文件来引入套接字接口的定义和使用,另外还需要包含<arpa/inet.h>头文件来引入一些网络地址转换函数的定义。 创建套接字的过程包括socket()、bind()、listen()三个主要步骤。首先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再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和本地地址关联起来,最后调用listen()函数将套接字设置为被动模式,准备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接收连接的过程包括accept()和recv()步骤。调用accept()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然后使用新的套接字调用recv()函数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 另外,与客户端的通信还需要使用send()函数来发送数据到客户端。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的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来体验套接字编程。在服务端程序中创建套接字并进行绑定、监听和接受连接请求的操作,然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在客户端程序中创建套接字,并连接到服务端,然后与服务端进行通信。 通过套接字编程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也可以更灵活地实现各种网络应用。套接字编程是网络编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理解网络通信和实现网络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