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用 if-else,我差点被辞退!

记得去年 11 月份,刚入职的时候,领导把我分配到一个翻新老项目的项目组中。


当初,刚进入公司还是蛮激动的,看到这个有点年纪的老项目,打开编辑器,看了看代码,我差点忍不住哭了。


心里暗想,“这是哪位离职的老前辈写的代码,这口锅我真不想背”,功能模块没有任何注释,业务逻辑从头到尾写下来的,没有代码规范,看着这一堆老代码,我无从下手。


这时背后一个人,拍了拍我肩膀,我一下子缓过神来,原来是项目组的负责人。


鹿呀,我们这个老项目,在此基础上,要增加一个功能,这个功能就交给你去做了,项目快到上线了,今天尽快完成吧。然后把大体功能和我说了一通。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搞,我找到了那个功能页面的代码,正开始屡屡业务逻辑,下面一个代码结构让我眼前一亮。


 1if(type == 'fn1'){  // 功能1
 2  let a = 1;
 3  let arr = [];
 4  // 具体功能实现
 5  // ...
 6
 7}else if(type == 'fn2'){ // 功能2
 8  // 具体功能实现
 9  // ...
10
11}else if(type == 'fn3'){ // 功能3
12  // 具体功能实现
13  // ...
14
15}else if(type == 'fn4'){ // 功能4
16  // 具体功能实现
17  // ...
18
19}else if(type == 'fn5'){  // 功能5
20  // 具体功能实现
21  // ...
22
23}else if(type == 'fn6'){ // 功能6
24  // 具体功能实现
25  // ...
26
27}else if(type == 'fn7'){  // 功能7
28  // 具体功能实现
29  // ...
30
31}else if(type == 'fn8'){ // 功能8
32  // 具体功能实现
33  // ...
34
35}else{
36  // 具体功能实现
37  // ...
38}

哎呀我的妈呀,这一长串,看的我有点晕,这不是人们传说中的
if-else 调用侠客吗?


而且我又仔细看看了看每个 else if 内部功能代码实现,基本每个功能所有逻辑代码都堆砌在 else-if 中。


而且好像这些功能的实现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好几轮前辈的接手,每当增加一个需求,该项目开发者就增加一个 else-if,所以才有了今天我所看到的结果。


原本我也可以轻松增加个 else-if 就完成任务的,但我这个人有强迫症,不想再当一个 if-else 侠客了,好吧,开始写我的新功能。


写完之后的代码如下:

 1function readNewFile(file){
 2  // 具体功能封装
 3  // ...
 4}
 5
 6const modelObj = {
 7  fn1(file){  // 功能1
 8    // ... 
 9  },
10  fn2(file){  // 功能2
11    // ...
12  },
13  fn3(file){  // 功能3
14    // ...
15  },
16  readNewFile(file){  // 功能4
17    // 新增加的功能
18    // ...
19  },
20
21  // 其他功能封装
22  // ...
23}
24
25function main(type, file){
26  modelObj[type](file)
27}

写完之后,我把代码提交给我的负责人看,看完之后,没错,你们看完可能也会问,你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事干嘛,明明可以增加一个 else-if 完事,你却额外增加了这么多代码?


没错,功能我实现了,代码多出了几乎一倍,反倒被要求重新改回原来的 else-if。鹿哥性格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说,对不起,这是我的写代码习惯,正当我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时候,负责人说,行了,先这样吧。


虽然心里有一万句不爽,但是我还是默默的转身离开了。


小结

这就是我刚刚实习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我很理解负责人的心情,毕竟项目快速上线要紧,但是我认为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鹿哥,此话怎说,怎么感觉你话里有话。而且你还没有说为什么你要这么麻烦的去增加功能?


好吧,不卖关子了,其实这样的写法并不是我自己发明的,而是设计模式中的策略模式,可以说是老前辈在几十年的项目中总结出来,至于为什么这么写,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我们先分析一下,上方原始代码的缺陷有哪些?

1、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每个 else-if 中的代码有一堆实现功能的逻辑。一旦 else-if 出现问题,整个 else-if 中的其他功能全都不能用了。

2、如果增加一个功能,需要无限的叠加 else-if。


这两个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毛病呀?别急,听我慢慢细说。


为什么把每个功能抽离成函数?因为像这种老项目,已经被很多前辈写过,项目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定位代码,我们更不可能找到离职的员工询问具体哪出错误了。


如果我们单独抽离成函数,当该函数内部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通过断点调试,可以直接定位问题出现在哪里。而不像以前在if-else 海洋里探索定位问题。


而且每个函数单独封装起来,因为遵循设计模式原则之一,单一功能原则。每个函数只能干一件事,每个功能都是独立分离的,这样尽最大可能实现功能函数之间的解耦。


有关第二点,为什么会设置一个对象映射,而不是继续增加 else-if?


这次我们增加一个功能,可能几年之后,客户需求有变,需要再增加一个功能,而增加功能的人换了,那么这个增加功能的人,不必担心原来的功能逻辑实现,只需要在这个对象中增加一个函数,在函数内部增加一个功能实现就 OK 了。


而且整体看起来,代码规范和整体的代码结构非常的清晰,不止于一旦出现问题,在修改过程中导致其他地方出现问题,从而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


做完之后,我直接把我的代码扔给了我们公司的测试小姐姐,小姐姐对我笑了笑,咳咳,后来…


可想而知,测试小姐姐在测试的时候,不用再把整个 else-if 拿过来测试了,而是直接拿我写的功能函数,只测试增加的功能就完成了。


回到最初那句话,给别人留条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条后路。我给测试小姐姐留了一条后路,后来就… (你们懂得)


最后

这件事情,让我产生深刻的感悟。如果能用哲学中老子的“道”去阐述的话,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最简单的哲学思想,然后直至事物的核心与本质。


老子同时将“道”称为“无”和“有”,“因为它没有形象,所以是“无”;因为它真实存在,所以是“有”。


那么实际开发项目中,项目最初的本质就是设计模式的运用,设计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封装变化」。就是变与不变,变化的是扩展,不变的是稳定。变与不变又可相互转化。所谓有形化为无形,有法化为无法。


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



❤️ 你的三连是我最大的支持,拜谢!
我是小鹿,一个混迹在互联网的分享者,一个喜欢用「动画」分享技术的原创博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文首发于原创公众号:「小鹿动画学编程」

一个三本混出来的一个幽默风趣的程序员,维护着一个既有技术又有温度的原创号,一直认为能把复杂的东西讲明白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评论 3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