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辆燃油车,同一个燃油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油耗差距极其巨大。
所谓工况,是指工作的状况。不同的工况是指以不同的行驶速度在不同的道路状况下行驶。比如走高速、市区正常行驶、严重堵车等等。
燃油发动机会有一个最经济转速(基本对应着最经济时速),在这种转速下做功效率最高,目前的燃油机理想情况下可以达到30%多的做功效率,也就是可以把汽油能量的30%拿来推动车辆前进,最强的燃油机也就只能做到40%的做功效率,其余能量全部浪费掉。
很明显就算在最经济时速下,有效输出也只有30%。更何况在各种不同的工况下效率更低了!
其实新能源车之所以叫新能源,并不是其所使用的能源有什么新奇!
能量来源仍然是电或者汽油,哪有什么新奇?
叫新能源不过是因为引入了电机直接驱动的方式,从而大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不是像原来的燃油车这样,完全依靠内燃机的这种方式利用能源。
目前主流汽车分为三大类,燃油车、纯电汽车和混动车,后两种统称为新能源汽车,俗称电动车,都可以上新能源的绿牌照。
其中混动车又分为两种,增程式混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
增程式:
如果燃油车的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经济转速,那不用比了,肯定是燃油车胜,增程式混动车确实多了一个能量传递环节,电机做功效率为90%,虽然强到离谱但毕竟也损失了10%。
但问题是燃油车的燃油发动机很难保持在最经济转速,但增程式混动车的燃油发电机可以永远保持在最经济转速。
即便彻底断电,只允许加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耗油量依然远远低于燃油车,这才是国家为什么愿意给这种可以烧油的电动车颁发新能源牌照的原因。
插电式:
从图示来看,增程式与插电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无论是充电还是用燃油,一定是通过电动机来驱动,而后者既可以通过发动机直接驱动,也可以通过电动机来驱动。
引入插电式的原因是:
因为在市区开车增程式混动车全方位吊打燃油车,但如果离开了市区上高速,燃油车发动机能长期在最经济转速工作,那增程式混动车就没了优势,因为转化为电做功只有90%效率,还会反过来增大10%的油耗。
插电式混动因为可以通过发动机直接驱动,所以在市区和增程式混动车一样,在高速和燃油车一样,全方位的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