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仿真】b站湖科大教书匠思科Packet Tracer——实验2 MAC地址,IP地址,ARP协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寻址问题;
2.验证MAC地址与IP地址的关系;
3.了解ARP协议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
2.观看B站湖科大教书匠仿真实验视频,完成对应实验。
三、实验内容
1.构建网络拓扑;
2.配置网络设备;
3.跟踪并查看数据包;
4.在实验中验证MAC地址、IP地址之间的关联;
5.了解ARP协议。
四、实验步骤
拖入两台计算机到逻辑工作空间

将两台计算机连线

配置PC0的IP地址

配置PC1的IP地址

使用查看工具查看计算机的ARP表和端口状态汇总表

PC0的端口状态汇总表

PC0的ARP高速缓存表(目前为空)

切换到仿真模式,让PC0给PC1发送数据包

查看ICMP类型的PDU信息,发现下一IP地址不在ARP表中,所以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MAC地址,暂时不能发送数据

构建ARP请求帧,发现目的MAC地址为FFFF.FFFF.FFFF

查看具体封装细节,查看原MAC地址,原IP地址,目的地址,但不知道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点击下一步,ARP广播请求到达PC1

查看细节

查看PC1的ARP高速缓存表

查看PC1的出站PDU详情

点击下一步

进行查看

查看ARP表

继续下一步

进行下一步

再让PC0给PC1发送一个数据包,发现可以直接发送

打开PC0的命令行,将 ARP表清除。输入arp -a进行查看

使用arp -d进行删除,再次查看

再次发包,发现又调用了ARP广播请求

实验完成。
五、实验体会
1.我通过观察网络数据包的传输过程,更深入地理解了MAC地址、IP地址和ARP协议的概念。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标识,用于在同一局域网内唯一标识一个设备;IP地址是网络层的标识,用于在互联网上唯一标识一台计算机。ARP协议则实现了从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使得数据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正确的传输。
2.我对ARP协议的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当一台计算机需要向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它首先会在自己的ARP缓存表中查找对方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如果找不到,它会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中,询问对方的MAC地址。对方收到请求后会回应一个ARP应答,将自己的MAC地址告诉发送方。这样,发送方就可以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MAC地址上。
3.未来的实践中我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在配置网络设备时,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为设备分配合适的IP地址和MAC地址。当遇到网络传输问题时,我可以使用ARP协议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

### 思科模拟器中配置ARP协议实验案例教程 #### ARP协议简介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硬件地址(即MAC地址)。在网络环境中,当设备需要与其他设备通信时,它通过ARP请求来获取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如果目标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内,则可以直接完成通信;否则,流量会被发送到默认网关。 在思科模拟器(如Cisco Packet Tracer或GNS3)中配置ARP协议涉及设置路由器、交换机以及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以下是具体实现方法: --- #### 实验环境搭建 为了验证ARP协议的功能,在思科模拟器中构建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 **两台PC**:分别命名为PC1PC2。 - **一台二层交换机**:连接PC1PC2。 - **一台路由器**:作为网关设备,提供跨子网通信功能。 此拓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描述[^1]: ```plaintext PC1 --- Switch --- Router --- PC2 ``` 每台设备都需要分配相应的IP地址子网掩码。例如: - PC1: IP Address `192.168.1.10`, Subnet Mask `255.255.255.0` - PC2: IP Address `192.168.2.10`, Subnet Mask `255.255.255.0` - Router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1.1`, Subnet Mask `255.255.255.0` - Router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192.168.2.1`, Subnet Mask `255.255.255.0` --- #### 配置步骤说明 ##### 1. 配置PC设备 在PC1PC2上手动指定其各自的IP地址及其对应的网关地址。对于PC1而言,默认网关应指向`192.168.1.1`;而对于PC2来说,默认网关则应该是`192.168.2.1`。 ##### 2. 配置交换机 由于本实验仅关注于ARP行为本身而非VLAN划分或其他高级特性,因此只需启用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即可。注意的是,依据不同品牌间的细微差别,某些情况下华为交换机会额外向源端口复制一份广播消息以便加速本地缓存更新速度[^3]。然而这种机制并不适用于当前所讨论的标准IEEE模型下运行的所有厂商产品线之中。 ##### 3. 路由器基础配置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后执行如下命令序列以初始化各接口参数并激活它们: ```shell Router> enable Router# configure terminal 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Router(config-if)# exit Router(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f)# no shutdown ``` 上述操作确保了两个独立子网能够经由此中间节点相互连通起来。 ##### 4. 测试ARP工作流程 利用ping指令测试从任意一侧发起至另一侧的目标可达性状况。观察期间产生的各类事件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初始阶段因尚未建立映射关系而导致需发出查询请求的现象——此时可见大量重复性的泛洪现象直至最终成功匹配为止[^2]。 --- #### 注意事项 尽管大多数现代交换机能有效处理常规范围内的负载压力,但在极端条件下仍可能出现性能瓶颈问题。比如频繁的大规模未知单播帧传输可能会显著增加内部缓冲区占用率甚至引发短暂拥塞情况发生。故而实际部署场景里建议合理规划业务流走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冗余动作次数从而提升整体效率表现水平。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Robbi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