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遥感图像解译的思考

遥感图像不同于普通的自然图像,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工作也有其独特之处。在分析遥感图像时,要求解译方法不仅发现物体的表象,还要挖掘特征的内在联系,建立物体的变化规律。虽然人工解译方式可以实现简单的解译任务,但是人工判读依赖于丰富的经验,且解译效率较低,非常不利于海量遥感图像的处理,更不是用于高时效性要求的监测任务,如灾害预警、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管理等。
遥感图像可以反映出地物的各种基本属性,如形状、大小、颜色、纹理、位置、范围等。形状通常反映了物体的基本形态,对于形状特征明显的目标,仅仅使用形状信息就能辨识出物体的类别,例如飞机、轮船、建筑物等。物体的大小与图像的分辨率密切相关,当遥感图像上的物体大小与真实尺度不匹配时,就不能轻易对这类物体进行判断。颜色信息时物体的最具直观性的属性,通过颜色信息可以判断遥感图像中的“绿”色植被和“蓝”色海洋。然而,对于一些色彩接近的物体,如草地和森林,只依赖颜色信息很难分辨物体的类别。事实上,纹理信息反映了物体颜色变化的频率,是物体各类基本属性的集中反映,利用纹理信息可以很容易分辨出“光滑”的草地和“粗糙”的森林。物体的位置反映了它在图中的坐标,也对应着该物体的地理坐标,例如轮船通常只能出现在水域,那么在判断该类目标时,就要关注它可能存在的地理范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遥感图像解译的结果,例如,遥感图像获取时的光照条件,图像中存在的阴影、云雾对地面的遮挡等。
需要指出的是,遥感图像解译是综合利用各种特征的过程,单纯依靠某个属性很难达到准确判读的目的。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各类遥感图像解译方法需要关注的方面。近年来,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然图像处理方法,深度学习及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对自然图像的分类、识别与分割。实现过程中依赖于图像的各层级语义信息,而不仅仅依靠物体的基本属性。事实上,获取物体的语义信息就是遥感图像解译的目的。将深度学习和遥感图像解译任务有机结合,通过有监督学习调整神经网络的权重参数,可以拟合出反映各类属性内在联系的非线性方程。深度学习方法维自动化、智能化解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路线,有利于遥感图像解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文章摘选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高分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张强等著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5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毛毛真nic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