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计算机网络—网络层

网络层是互联网的核心,主要功能包括异构网络互联、路由选择与转发、拥塞控制。路由器是网络层的关键设备,负责路径选择和分组转发。此外,网络层还包括IP协议,定义了数据分组格式,以及IP地址的管理。IPV4地址分为A、B、C三类,并可通过子网掩码进行子网划分。网络层的协议还包括ARP、ICMP和路由协议如RIP、OSPF和BGP,用于地址解析、错误报告和路由选择。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网路层

 

网络层的功能

1)异构网络互联

庞大的互联网,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网络格式,网络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这些异构网络连接起来。相互互联,以构成更大的网络,就需要中间设备。在各个层,有不同的中间设备。

1、物理层:中继器、集线器

2、数据链路层:网桥、交换机

3、网络层:路由器

4:网络层以上:网关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中继系统一般只是把网络范围扩大了,从网络层的角度,它仍然是一个网络,所以网络互联一般指使用路由器来进行路由选择和网络互联。路由器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来处理路由选择。

网络层结局异构网络互联的方法是在网络层使用相同的协议,通过相同的标准化协议,来屏蔽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异构。这样网络层之上的用户就像在同一个网络上通信一样。

2)路由与转发

网络层的核心设备是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选择路径)和分组转发(转发出去)。

路由选择指动态的维护路由表,路由表中保存的就是各种路径。

分组转发就是按照路由表中的路径,将这些转发出去。

3)拥塞控制

  拥塞是指网络的吞吐量和网络负载的关系,当负载增加,吞吐量反而下降,说明网络进入拥塞状态。特别的说,当负责继续增加,吞吐量下降到0,说明网络死锁。网络层要有控制拥塞的功能.

  拥塞控制的主要思路是如何获取网络中发生的拥塞的信息,从而利用这些信息控制。拥塞控制的方法有两种:

                 1、开环控制,预先设置好一些预防网络拥塞的手段,力求网络不会拥塞。                                                                                                                                            是静态的。

                 2、闭环控制:采用检测网络系统去检测网络,然后通过拥塞的信息来控制拥塞。是基于反馈环路的概念,是动态的。

 

【总结】网络层的功能主要分为三大类,屏蔽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也就是异构互联网,然后就是路由转发,就是构造路径选择路径,这是核心功能。最后就是拥塞控制。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是用来得到路由表的,路由算法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主要的区别就是能否根据网络的通信量自适应的修改路由表。静态路由就是手工配置路由信息,动态是根据算法,自学习得到路由表。与网桥中的转发表类似。

在介绍路由算法之前,首先要知道,路由表中包括的是每条路径的目的地和路径的代价(RIP中是跳数)

1)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每一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表,每当获得新的路由信息,或者是收到代价更小的路由信息,就更新自己的路由表。每次更新的时候将自己的路由表分享给直接与他连接的邻居结点,其他的路由表在从中按照上述的规则挑选更新自己的路由表。如果更新了,这个路由器同样要将更新的路由表分享给跟它直接相连的结点。最常见的距离向量算法是RIP算法。RIP将跳数当作代价。

2)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每个结点要求计算与相邻结点的链路状态信息。然后通过网络,把本路由器计算的与相邻结点的路由信息,全部广播出去,让这个网络中的所有结点都知道。每个结点都到这些链路信息后,更新自己的路由表,通过Dijsktra计算出最短路径。这样就拥有了一个动态的路由表。

  相比于距离向量算法,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更好一些。典型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是OSPF

【比较】距离向量算法可以比喻为,每个人跟他的邻居说全国的八卦,然后如果听到新的八卦,每个人就把八卦记忆下来,并且再告诉他的领居们。而链路状态算法中,每个人只能获得自己与周围邻居的八卦,当得到新的八卦时,他就发给全国人民看这些八卦。显然,区别在于发送的信息量,距离向量算法发送的路由表是跟所有结点的路由表,相比链路状态太大了。

3)层次路由

  当网络规模增大时,路由表的大小也在成比例的增大,这样效率会迅速降低,所以路由选择必须按照层次的方式进行。因特网将整个互联网划分为许多较小的自治网络,自治网络中包含多个局域网。每个自治网络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自治网络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就包括刚才的RIP和OSPF,外部网关协议是BGP。特别的说明,在层次路由中,OSPF把自治网络系统再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路由器都知道这个区域的完整路由信息。这样可以让OSPF适用于规模更大的自治系统中。

 

【总结】路由表的维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维护,其本质思想就是,分享,通过分享,让每个路由器得以知道最好的路由选择。距离向量法将全部告诉邻居,链路状态法将自己跟邻居告诉全部。层次路由其实还是计算机中常用的思想,将大的东西分块而治。

 

IPV4

普遍使用的IP协议,4是版本号,IPV6为下一代IP协议。

IP协议定义了数据传送的基本单位——IP分组及其确切的数据格式

1)IPv4分组的格式

IP分组由首部和数据部分组成,首部由20字节的固定部分和一部分可选字段构成。

IP首部的部分重要字段含义如下:

1、版本号(4位):指IP协议的版本,目前广泛使用的是4

2、首部长度(4位):表示长度,以32位为最小单位,即4字节。最长能表示4*15=60字节。

3、总长度(16位):首部和数据部分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2^16-1=65535字节。但是以太网帧的最大传送长度为1500字节。因此当一个ip数据报被封装成帧时,不能超过数据链路层数据部分的最大值。

4、标识(16位):计数器,每生成一个数据报就加1,这是IP数据报的编号,不是序号,是没有顺序关系的,这个标识是为了让分片的时候用来找到自己人的。

5、标志(3位):_  _  _一共3位,最低位MF为1时表示后面还有分片,为0时表示最后一个分片。中间一位是DF,只有当DF=0时才允许分片。第一位没有意义。

6、片偏移(13位):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此IP数据报在分组中的位置。片偏移的最小单位是8个字节。所以分片的长度是8个字节长度的倍数。

7、首部检验和(16位):用来校验IP首部部分

8、生存时间TTL(8位):数据报在网络中能经过的路由器个数的最大值。当生存时间为0时,则被丢弃。

9、协议(8位):指出分组携带的数据使用的协议。表示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交给传输层的哪个协议。(TCP协议用6表示;UDP协议用17表示)

10、源地址字段(32位):发送方的ip地址

11、目的地址字段(32位):接收方的ip地址

【注意】ip首部从头到位,首部长度单位是4字节,总长度单位是1字节,片偏移单位是8字节。ip地址长度是32位。

2)IP数据报分片

   由于数据链路层的数据部分有最大长度的限制(以太网是1500字节,广域网是576字节),所以如果有较长的IP数据报需要分片处理。

   片在发送方创建,片在目的地重组,依靠标识(用来找到同一数据报的片)、标志(用来判断是否是片)、片偏移(片的序号)来组合成完整的数据报。片的长度务必是8字节的倍数。

3)网络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1、从首部中提取目的地址D,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N

2、如果N就是本网络,则直接发给D。如果不是本网络,执行下一步。

3、如果路由表中有N的特定路由(是特殊主机),则直接按照路由表的路径走。没有,下一步。

4、如果路由表中有到达N的路由,则俺按照路由路径走。没有,下一步

5、如果路由表中有默认路由,就发给他。没有则下一步。

6、分组转发失败。

本网络——特定主机——路由表路径——默认路由——失败

 

IPv4地址

  IPv4地址是连接在互联网中的每一台主机的唯一编码,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长为32比特,即3位。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我们主要学习前三类。

  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其中网络号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的网络。因特网范围内,网络号必须是唯一的。主机号标明主机。一个主机号在他的网络号所指明的网络范围内是唯一的。由此可见,ip地址在全网是唯一的。

IP地址中的特殊地址:

1、主机号全为0,表示网络本身。

2、主机号全为1,表示本网络的广播地址。

3、127.0.0.0网络保留作为环路自检地址,此地址表示任意主机本身,不作为目的地址。

4、32位全为0,表示本网上的本主机。

5、32位全为1,表示整个TCP/IP网络的广播地址。(由于路由器隔离广播域,255.255.255.255就是本网络的广播地址)

 

三种类别的地址(x为网络号范围,0为主机号范围)

A类:xxx.0.0.0

    最大可用网络数2^7-2(0.0.0.0表示本网络和127.0.0.0用来环路自检)

    网络号范围:1 到 126

B类:xxx.xxx.0.0

    最大可用网络数2^14-1(128.0不能用)

    网络号范围:128.1 到 191.255

C类:xxx.xxx.xxx.0

    最大可用网络数2^21-1(192.0.0不能用)

    网络号范围:192.0.1 到 223.255.255

【总结:全为0的网络不能用;127.0用来自检;B类的开始128.0不能用;C类的开始192.0.0不能用】

IP地址有一些重要的特点:

1、IP地址是分等级的地址结构,网络号和主机号,就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

2、IP地址标志着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一个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要接入两个网络,就需要两个ip地址。而一个路由器最少也要两个ip地址,因为一个端口就要一个地址,路由器至少是多端口的。

3、用转发器和网桥这样的连接起来的若干个网络,仍然是一个网络,同一个广播域,所以这个网络中的所有网络号必须相同,主机号必须不同。

4、IP地址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5、路由器分割广播域,所以路由器的每个端口的网络号都是不同的。

 

网络地址转换NAT

网络地址转换的概念是用在专用网络的,NAT用来将因特网的公用地址转换为内部专用网的私有地址。这些私有地址只能用于专用网络内部,不用于全球因特网的公用地址。

私有网络段如下:

A类:1个A类网段,即10.0.0.0到10.255.255.255

B类:16个B类网段,即172.16.00到172.31.255.255

C类:256个C类网段,即192.168.0.0到192.168.255.255

  在因特网中使用私有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转发,这种采用私有地址的专用互联网,也称为可重用地址。

  NAT中有着WAN(公用地址)端和LAN(私有地址)端的映射关系。在使用NAT时要在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用来转换地址,这样就可以让多个私有地址映射到全球唯一ip地址。

【ps】NAT由于要查看和转换传输层的端口号,也工作在传输层。普通路由器只工作在网络层。

 

子网划分

两级的ip地址依旧不够灵活,也会让路由表过大,所以引入了子网的概念。从主机号部分用几个比特,作为子网号。形成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的三级ip地址。

划分的子网只是对内来说的,对外是透明的。

主机号因此会少几个比特。

凡是发给本单位的某个主机的ip数据报目的网络号依旧是网络号,没有子网号。当路由器接到这个ip数据报时,再按照目的网络号和子网号找到目的子网。最后成功交付给目的主机。

子网中,主机号全为0的是子网的网络号,主机号全为1的是子网的广播地址。

 

子网掩码

  为了让主机或路由器明白网路进行了子网划分,使用子网掩码来表达对主机号的借位。(现代网络规定,所有的网络都应该使用子网掩码,如果没有子网,就使用默认的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号(这里的网络号是网络号加子网号)全为1,主机号(剩下的主机号)全为0,计算机只要把IP地址与子网掩码号相与,就可以得到该地址的子网地址。

  因此在路由器交换信息时,必须告诉对方自己的子网掩码。路由表中也增加了目的网络的子网掩码。

  在使用子网掩码的情况下:

  1、一个主机在设置ip地址的时候,必须设置子网掩码

  2、同属一个子网的主机,必须设置相同的子网掩码

  3、路由表中必须包含子网掩码

  【注意】子网掩码是网络和子网的属性,ip地址中是不含子网掩码的,只有属于各个网络的路由器中包含着子网掩码,即原来的每个网络只需要一个网络号作为地址,现在不仅有网络号还要有个子网掩码。

  因为使用了子网掩码,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算法也作出如下改动;

  1、收到分组时,提取目的ip地址,记为D

  2、先判断是否在路由器直接相连网络。用与路由器直接连接的网络的子网掩码与D相与,如果与网络地址匹配就转发。

  3、若路由表中有含D的特定主机路由,则转发给特定主机。

  4、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信息进行比对,依次用子网掩码与之相与,如果匹配则转发,没有匹配则下一步。

  5、如果路由表有默认路由,则将分组转发到默认路由,否则报告转发分组失败。

 

无分类编址CIDR

  CIDR是基于在变长子网掩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消灭传统ABC类网络的划分。并且可以在软件的帮助下实现一种超网构造的概念。

  主要特点有:

  1、CIDR使用【网络前缀,主机号】的两级编址方案,使IP地址更有效的分类。

  2、CIDR使用斜线记法,一个ip地址在这种方式下可以记为x.x.x.x/y ,其中的x依旧是0-255的8位二进制所能表达的十进制表示法,y表示千多少位是网络号,剩下的就是主机号。即y也可以认为是子网掩码的简写。 (主机号全0或全1一般不用来作为主机号)

  3、CIDR的方法可以实现将网络前缀相同且连续的ip地址组成CIDR地址块。可以通过路由聚合的方法对CIDR地址块处理为一个ip地址的大网。这样可以简化路由表的信息。比如网络前缀都为17的两个网,网络是连续的,即前16位都一样,只有17位一个为0一个为1,那么他俩就可以对外界合并成一个网络前缀为16的ip地址。他俩内部还是分开的。

  【总结】CIDR地址块的特点是地址连续且网络前缀一样。主机号全0的作为网络号,主机号全为1的作为广播地址。所以可指派的地址数通常要减2.

  【注意】在路由表中查找时,可能会有多个匹配项,应该选择网络前缀最长的开始匹配,因为长的地址块就少,就更加容易匹配。

 

网络层中的协议

 

ARP协议

1)IP地址与硬件地址

ip地址就是网络层及以上使用的地址,硬件地址就是MAC地址就是数据链路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MAC地址放在帧的首部。所以数据链路层是看不见IP地址的。也所以在路由器中,是需要拆帧再组帧才能看见IP地址的。也所以,ip数据报跟着帧到处跑,MAC地址是会变的,所以跨网的传输必须使用IP地址。因此路由器不仅有多个IP地址也有多个MAC地址。

【简而言之】IP地址是用来真正的路由寻址的,MAC地址无法完成太多,只能满足局域网。

2)地址解析协议ARP

  无论网络层使用什么协议,在实际的链路上传输数据帧时都必须使用硬件地址。最终必须知道硬件地址,所以需要一种方法来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这就是地址解析协议ARP。为了实现地址的映射,每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高速缓存,保存着一张ARP表,保存着本局域网内各个主机和路由器的地址映射关系。ARP协议就是用来动态维护ARP表的。

  AR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因为他能看到IP地址。当一个主机要发送IP数据报时,需要查看自己的ARP表,如果表中有这个数据报的目的IP地址,就把MAC地址填入MAC帧中。如果没有,就用全1 的MAC地址封装成帧,广播给同一个局域网的所有主机。如果其他主机收到后,会点对点的返回一个ARP响应分组。主机就把这个写入自己的缓存之中。如果目的地址不在本局域网内,就找一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写入这个帧,发给路由器解决问题。

  ARP的四种典型情况

  1、从主机发给本网络的主机,就找到其硬件地址,发过去。

  2、从主机发给另一网络的主机,就找到本网络的一个路由器硬件地址,发过去。

  3、从路由器转发给本网络的主机,就找到其硬件地址,发过去。

  4、从路由器转发给另一网络的主机,就转发到本网络的另一个路由器。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用于分配IP地址)

  DHCP协议常用于给主机动态的分配IP地址,他可以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DHCP是应用层协议,基于UDP。

  工作原理: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需要ip地址的主机,向DHCP服务器广播发现报文,所有主机都能收到,但是只有DHCP服务器回答此报文,DHCP在数据库中查找该计算机的配置信息,若找到,则返回找到的信息,如果没有找到,则从IP地址池中取一个分配给他。

【简而言之】DHCP服务器就是给想上网的主机分配IP地址的。

  工作过程:主机发送DHCP发现广播寻找DHCP服务器,DHCP服务器收到后,就广播DHCP提供消息,其中包括提供的IP地址和相关配置信息。当主机收到后,如果同意该配置信息,则广播DHCP请求,接着等待DHCP服务器广播DHCP确认的消息,将ip地址分配给主机。

【注意】要注意的是,DHCP分配的IP地址是有时间限制的,属于租用,不用的时候要归还。DHCP使用了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所以属于应用层,只有应用层才有这种模式。基于UDP也是因为都不知道IP地址,是不能建立连接的。

 

网际控制报文ICMP

  用来提高IP数据报传输的成功率,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和报告异常。ICMP报文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传送的。所以ICMP是网络层协议。

  ICMP分为ICMP差错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1)ICMP差错报文用于报告差错,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终点不可达2)抑制源点速度,主机因为网络拥塞丢弃报文。3)生存时间到0.   4)参数问题,首部字段非法。 5)改变路由,路由器给主机发,告诉主机有更好的路由路径。

【总结】1、报文发送失败2、因为拥塞丢弃报文3、生存时间到4、首部非法5、改变其他路由。

 ICMP差错报告报文不报告的情况:1)不对ICMP差错报告报文 2)不对分片除第一个的后续数据发送 3)组播地址的数据报不发 4)特殊地址不发

 2)ICMP询问报文有四种: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时间戳请求和回答报文、掩码地址请求和回答报文、路由器询问和报告报文。最常用的是前两类。

【补充】ICMP最常用的是PING和traceroute。PING使用ICMP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工作在应用层,但是直接使用网络层协议。traceroute用来追踪分组经过的路由,使用ICMP时间超过报文,工作在网络层。

 

IPv6

IPv6是IPv4的进化版本。主要特点有:

1、128位超大地址长度

2、不允许分片

3、首部长度必须是8B的倍数,ipv4必须是4B的倍数

4、身份验证和保密功能是关键功能。

 

路由协议

 

自治系统:在同一种技术管理的一组路由器。使用同样的路由选择协议,同样的度量。一个自治系统属于一个行政单位,比如一个大学。一个自治系统的所有路由器在本自治系统内部必须是连通的。

 

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

通过自治系统将因特网划分为一个个自治系统,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属于域内路由。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是域间路由。

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GP,如RIP和OSPF。

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EGP,如BGP-4

【补充】所以自治系统内只有运行外部网关协议的路由器才能与外网交流。

 

RIP协议(距离向量算法)

1、在RIP中,距离就是跳数

2、RIP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包含15个路由器,即最多15跳。

3、RIP默认任意两个使用RIP协议的路由器之间每30秒广播一次RIP更新信息。

4、RIP不支持子网掩码,所以只能使用相同的子网掩码。

5、RIP维护的路由选择的是跳数最少的,不一定是最快的。

RIP协议最大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开销小,收敛过程较快。

RIP的缺点:

1、限制了网络的规模

2、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是完整路由表,开销比较大。

3、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更新路由表。坏消息传的慢。

RIP是应用层协议,使用UDP传送数据。端口520.

 

OSPF协议(链路状态算法)

OSPF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典型。

1、每个路由器维护一个全网的拓扑结构。

2、OSPF适用于更大范围的网络

3、OSPF是网络层协议,直接使用IP数据报。协议字段为89

4、如果同一目的网络有多个路径,那么可以将通信量分配给这几条路径,这叫负载均衡。

5、在OSPF之间交换的分组具有鉴别功能,保证了仅在可信赖的路由器之间交换。

OSPF的五种分组

1、问候分组:用来发现和维持邻站的可达性。(试探)

2、数据库描述分组:向邻站给出自己的链路状态信息。(发送链路信息)

3、链路状态请求分组:向对方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请求链路状态啊)

4、链路状态更新分组:洪犯法全网广播(全网广播)

5、链路状态确认分组:对链路更新分组的确认(回执)

 

BGP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BGP,用来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所以它是一种外部网关协议。BGP常常在互联网的网关之间。由于因特网的巨大,BGP协议很难找到一条最佳路由,而是尽力找到一条能够到达目标网络的比较好的路由。BGP采用的是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是应用层协议,基于TCP。

BGP工作原理:每个自治系统需要至少一个路由器作为BGP发言人,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的BGP发言人建立TCP连接,然后通过这个连接上交换BGP报文来建立BGP会话,再利用这个会话交换网络可达性的信息。这样各个发言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比较好的路由。

【简而言之】通过TCP连接,互相交换可达性信息,来测试出比较好的路由。

【注意】每个BGP发言人路由器不仅要运行BGP协议,还要运行内部网关协议。

【启发】因此可以得知,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的主机想与其他的自治系统通信,必须经过BGP发言人路由器。也称为边界路由器。

一些特点:

1、BGP支持CIDR技术

2、在BGP刚运行的时候,BGP的邻站是交换整个BGP路由表,但是在以后,只有更新的时候才交换。

BGP使用四种报文:

1、打开报文:与相邻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2、更新报文:发送路由信息,或者撤销某些路由信息

3、保活报文:用来确认打开报文,周期性地证实邻站关系。

4、通知报文:用来发送错误

 

IP组播

组播的概念

组播就是一个源主机发送一个分组可以到达多个目的主机上。将一组需要接收到报文的主机的地址形成一个组。组有一个地址,把目的地址改为组地址就会把这个IP数据报发给这组所有的主机。

主机使用一个IGMP的协议加入组播组。

实现组播需要路由器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能够运行组播协议的路由器称为组播路由器。组播报文才传播时,只有需要分叉的时候,才在路由器处复制。

IP组播地址

组播地址使用的是D类地址格式,D类地址的前四位是1110,地址范围是224.0.0.0——239.255.255.255.每一个D类地址标志一个组播组。组播数据报的目的地址是D类地址,首部的协议字段是2,表明使用的是IGMP协议。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1、组播数据报也是尽最大努力交付,不提供可靠交付。

2、组播地址只能用于目的地址,不能用于原地址。

3、组播数据报不产生ICMP差错报文,所以不能使用PING测试

4、不是所有的D类地址都可以作为组播地址。

IP组播分为本局域网下硬件组播和因特网范围下的组播。

IGMP协议

IGMP协议是让连接在本地局域网上的组播路由器知道本局域网上是否有主机参加或推出某个组播。IGMP应该看作TCP/IP协议的一部分,其工作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当某主机想要加入新的组波组时,主机应该以该组播组的组地址发送一个IGMP报文,声明自己要成为其中一员,本地局域网的组播路由器收到后,要将组员关系发给其他的组播路由器。第二阶段,因为组成员关系是动态的,所以组播路由器要周期性的探寻本地主机是否还是继续是组成员,如果多次探寻,还收不到主机的确认,说明主机已经推出该组。

【总而言之】IGMP协议就是用来帮助主机加入组,并维持组关系使用的。需要组播路由器。

组播路由算法

组播路由选择就是找出以源主机为根结点的的组播转发树,每个分组只在一个链路下传播一次,防止重复。组播路由算法主要有:1、链路状态算法2、距离向量算法3、建立在任何路由器之上的协议无关组播。

 

移动IP

移动IP就是支持移动性的因特网体系结构与协议。为了满足移动设备在移动过程中网络不断而设计的。可以实现移动结点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网段的漫游功能。就是不改变ip地址但是可以使用其他网段。

基于IPv4的移动IP定义:

1、移动结点:拥有永久ip地址的移动结点。

2、本地代理:移动结点的永久居所,他可以通过移动用户的转交地址,采用隧道技术转交移动结点的数据包。

3、外部管理:在外部网络中帮助移动结点完成移动管理功能的实体。

【注意】移动IP和移动自组网络不相同;移动IP和动态IP不同。

移动IP的通信过程

本地代理应该维护一个移动结点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转交地址。移动结点每跨越一个网段,应该与本地代理注册一个当前位置地址。注册完成后,本地代理会构建一条通向转交地址的隧道。当本地代理收到该ip地址的信息时,就通过隧道转发到这个转发地址。

移动ip为移动主机设置两个地址,一个主地址一个转发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