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 新经理常踩的坑儿有哪些?

上一篇文章中,系统地介绍了从一位工程师到一位管理者所需要做的角色转换。你是否已经对“如何做一名职业的管理者”胸有成竹了呢?

事实上,管理更多的是一门实践科学,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长期地刻意练习。在实际操练过程中,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会是常态。但是,如果你能提前知道前面有哪些“坑”是最容易踩到的,你也许就可以提前规避,选择跨过去或绕过去。

今天,就把过去 10 年我遇到、看到、听到、搜集到的新经理最常见的管理误区,汇总为六个大类和你分享,希望可以帮你未雨绸缪。

第一类误区

常见的做法和说法如下:

1. 不主动找活儿干,总是等待上级派活儿,如果上级没有明确安排,就“放羊”。

2. 即使上级有了安排,还总是指望上级替他做决定该怎么做,选哪个方案。

3. 在和上、下级沟通中,他主要充当“传话筒”的角色,常用句式是“老板说……”“某员工说……”,并没有反思每次沟通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是什么。

4. 过于关注苦劳和付出,常见说法是“某某还是不错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类似的行为和说法还有很多。你能够看出以上四个问题的共同点在哪里吗?你觉得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会带来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相信你已经发现了,若用我们前面掌握的“马车模型”来看,这类问题的共同原因就在于:这位管理者还在“拉车”,而没有站在“马车夫”的位置上去驾驭整个马车;没有对整个团队的 ownership,工作比较被动,关注执行过程。

所以,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过程导向、被动执行。那么这种情况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由于没有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所以至少会带来如下三个后果:

1. 团队方向感缺失。大家都只是着眼于手头工作,团队得不到愿景的凝聚和激励。

2. 团队做不出有效的业绩。因为团队没有方向感,所以结果就很难有效。

3. 无法带领一个团队。由于视角局限,所以还不具备带领团队的能力。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管理者呢?你对此又是怎么看呢?

第二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1. “某某做得太慢了,还是我来做吧,他半天的工作,我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2. “团队离了我就不转了,里里外外都靠我操心,他们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3. “某某的工作主要靠我……”“在我的指导下,某某才……”“这件事主要是我做的……”

关于上述的这三个问题,我分别用三个词来概况:

问题 1,叫“包工作”。也就是说,他作为一个管理者,把团队成员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做了。

问题 2,叫“包责任”。也就是说,他作为团队的负责人,把团队成员每个人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都包在他一个人身上了。

问题 3,叫“包功劳”。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干,处处凸显自己的功劳,把团队成员的业绩和工作成果也都放在自己头上了。

由于这类问题突出一个“包”字,所以我把它归纳为:大包大揽、唯我最强。

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管理者,甚至你还曾经遇到过,而且对于其中某些大包大揽的行为,你可能还挺钦佩他的能力和担当。那么,你是否意识到,大包大揽的管理者也可能会带来这样的后果:

1. 梯队问题:大树底下寸草不生,梯队迟迟培养不起来。因为梯队的培养需要授权,需要让高潜人才有发挥空间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 激励问题:由于管理者冲得太靠前,团队成员积极性受挫,遇事往后缩。

3. 个人发展问题:由于得不到团队成员的有效支持,自己又忙又累,做不了更大的业务。

正因为如此,有些成熟公司如京东就有规定,如果你没有培养出可以完全顶替你位置的人,你是不能晋升的。

第三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1. “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的,我绝不会让跟着我的兄弟们吃亏!”

2. “某某可能会不高兴,可能会离职,怎么办呢?”

3. “某某技术比我强,我给他打好下手就行了。”

上面这三个问题,其实是两类管理者的表现,我合并在一起了。

第一类是“带头大哥”式的管理者,讲究的是兄弟感情,在他们心目中,不但兄弟的工作是我的, 兄弟人也是我的。这类管理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有战斗力,但是一旦情况有变,对公司的破坏性也是非常大的,因为他忘记了他带的团队是公司的资源,而不是自己的,所以不可能成为一个职业的管理者。

而后两类问题描述的是和第一类几乎相反的一类管理者,由于团队里有资深的高级工程师,他在技术判断力方面不如这些高工,索性就给这些高工做起了“保姆”,而忘记了自己才是这个团队的舵手和船长,因此也不是一个职业的管理者。

我把这两类不职业的情况放在一起,归纳为:带头大哥、当家保姆。这类问题带来的后果大体如下:

1. 不职业的管理风格和文化,这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

2. 团队没有方向,所以很难有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那你是这样的管理风格吗?你团队里有资深高工吗?此时,职业与否,才能体现出你作为管理者的成熟度。

第四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1. “人手不够,没人,这真做不了,要做就得招人。”

2. “让团队加班的话,得给大家发加班费,不然没法提升积极性。”

3. “像某某那样的人才适合做管理,我跟他太不一样了,所以不适合做管理。”

4. “还有个 Bug 没修复,不能发布,我们一直都是这么规定的。”

上面的这些说法是不是很常见呢?你作为工程师时应该一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甚至也曾经这样说过。作为一位工程师,有上面的这些言论似乎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还这样说的话,就明显是掉到“坑”里了。

这个“坑”是什么呢?就是:单一视角、固化思维。往往因为某个要素不具备就否定所有的可能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要想做事,就得招人”“要想提高积极性就得发加班费”“只有某某那样的人才能做管理”“某个 Bug 没有修复就不能发布”等等,思维模式非常单一。这样造成的后果是:

1. 习惯性卡住。遇到问题和困难,很容易被卡住,到处都是绕不过去的鸿沟。

2. 认知层次低。由于被单一惯性思维所支配,认知层次和考虑问题的维度无法提升。

3. 难堪重任。由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所以,如果你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请务必避开这个误区。

第五类误区

常见的相关说法有:

1. “这个是测试的问题,这个是产品的问题,这个是别的部门的问题。”

2. “产品经理一点逻辑都没有,没法沟通。”

3. “这事不赖我们团队,是某某团队没有按时完成。”

4. “我查过了,不是我们的问题,惩罚不到我们。”

上面的这些说法也很眼熟吧?因为这在工程师团队里非常常见。相信明眼如你,一下子就看出来这类问题的共同特点就是: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

我们都知道,角色和责任的边界划分,是为了分工和合作,但由于很多大型项目有赖于多个团队一起协作完成,所以又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去承担边界模糊的那部分职责。作为一个员工,边界分明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就需要以全局的目标为己任,才能拿到公司要的业绩结果。

所以,这类问题明显的管理者,常常带来这样的后果:

1. 项目推进不畅,从而影响全局的结果。

2. 自我设限,因此个人成长受限。

3. 个人影响力无法扩展。因为目光和手脚都局限在团队内,所以无法在更大的范围产生影响力,也就无法成为更高级的管理者。

正因如此,作为管理者,是要站高一层来看待问题的。

第六类误区

这个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探讨和解决过了,常见的说法有:

1. “突然不写代码了,感觉吃饭的家伙没了,心里发虚。”

2. “管理工作太琐碎,感觉离技术越来越远,现在特别担心个人发展。”

3. “做管理最大的挑战是,要舍弃技术,特别难。”

4. “管理是个矛盾的事情,自己技术专业性越来越差,却要带领整个团队。”

这类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把管理摆在了和技术对立的位置,同时由于管理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忧虑自己的技术会落后,从而失去生存能力。

我把这类问题归纳为:“患得患失”。这造成的后果会有:

1. 犹豫反复,无法全力以赴去做好管理,成长缓慢

2. 对技术的看法太狭隘,从而影响技术判断力的提升

3. 由于误判,可能会错失一个好的发展平台。

至此,六类管理误区就分享完毕了,你是否能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一眼认出它们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六类误区都是什么:

第一类:过程导向、被动执行;

第二类:大包大揽、唯我最强;

第三类:带头大哥、当家保姆;

第四类:单一视角、固化思维;

第五类: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

第六类:患得患失。

所有上面这些“坑”,都是前人用血泪教训换来的,希望你在前行的道路上,能够认清楚这些“坑”,或规避,或跨越,驾驭着你的“马车”一往无前。



新经理常犯的管理误区包括不主动找活儿干、包工作、包责任、包功劳、过于关注苦劳和付出等。这些误区导致管理者过于被动执行、大包大揽、唯我最强、单一视角、固化思维,进而导致团队方向感缺失、团队业绩不佳、激励问题、个人发展问题等。因此,新经理需要避免这些误区,注重主动执行、团队建设、授权激励、团队发展、多元思维,以提升管理水平和团队绩效。

文章还探讨了工程师团队中常见的管理误区,如自扫门前雪、固守边界,以及将管理与技术对立的“患得患失”问题。这些误区会导致项目推进不畅、个人成长受限、个人影响力无法扩展、对技术的看法狭隘等后果。因此,管理者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固守边界和将管理与技术对立,以全局目标为己任,才能取得公司要求的业绩结果。

总之,文章提出了六类管理误区,包括过程导向、大包大揽、带头大哥、单一视角、自扫门前雪、患得患失。这些误区是前人用血泪教训换来的,希望读者能够认清并规避这些“坑”,以提升管理水平,驾驭团队一往无前。 

  • 20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