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讯的简单程序

套接字是什么?
服务端接受连接请求的套接字创建过程可分为以下4步:

1、调用socket创建套接字

2、调用bind函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

3、调用listen函数转换为可接受请求状态

4、调用accept函数受理连接请求

1、调用socket创建套接字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并将其赋值给变量 serv_sock

  • PF_INET:这个参数指定了套接字的地址族,即协议族。在这里,PF_INET 表示使用 IPv4 地址族。PF_INET 是套接字编程中常用的地址族之一,用于创建基于 IPv4 的套接字。
  • SOCK_STREAM:这个参数指定了套接字的类型,即套接字的通信方式。在这里,SOCK_STREAM 表示创建一个流式套接字,它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基于 TCP 协议的套接字。流式套接字提供了可靠的、双向的、面向字节的数据传输,适用于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场景,如文件传输、视频流传输等。
  • 0:这个参数通常被称为协议参数,用于指定要使用的具体协议。在这里,由于我们使用的是 SOCK_STREAM 类型的套接字,所以传入 0 表示让系统自动选择使用默认的协议,即 TCP 协议。
2、调用bind函数分配IP地址和端口号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1.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设置套接字地址结构的地址族为 AF_INET,表示使用 IPv4 地址族。
  2.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将套接字地址结构中的 IPv4 地址设置为 INADDR_ANYINADDR_ANY 是一个特殊的 IPv4 地址常量,表示接受来自任意网络接口的连接请求。htonl() 函数用于将主机字节序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因为 sin_addr.s_addr 是以网络字节序存储的。
  3.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将套接字地址结构中的端口号设置为命令行参数 argv[1] 中指定的端口号。argv[1] 是一个字符串,需要通过 atoi() 函数将其转换为整数形式,然后再使用 htons() 函数将端口号转换为网络字节序,因为 sin_port 是以网络字节序存储的。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将服务器套接字地址结构 serv_addr 初始化为一个特定的值,以便后续在代码中使用该地址结构绑定到服务器套接字上,从而指定服务器监听的地址和端口。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这行代码调用了 bind() 函数,将服务器套接字 serv_sock 绑定到指定的地址上。

  • bind() 函数用于将一个套接字绑定到一个特定的地址和端口上。
  • serv_sock 是要绑定的套接字,即服务器套接字。
  •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将服务器套接字地址结构 serv_addr 强制转换为 struct sockaddr* 类型的指针,这是因为 bind() 函数接受的地址参数类型为 struct sockaddr*
  • sizeof(serv_addr) 给出了套接字地址结构的大小,即要绑定的地址结构的字节数。
3、调用listen函数转换为可接受请求状态
listen(serv_sock, 5);

这行代码调用了 listen() 函数,用于设置服务器套接字 serv_sock 开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 listen() 函数用于将一个套接字设置为被动模式,开始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 serv_sock 是要监听的服务器套接字。
  • 5 是一个参数,表示服务器套接字的连接队列的长度。连接队列用于存放等待被服务器接受的客户端连接请求。如果连接队列已满,新的连接请求将被拒绝。通常情况下,这个参数的值会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通常取值为 5 或 10。
4、调用accept函数受理连接请求
clnt_addr_size = sizeof(clnt_ad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size);

这段代码调用了 accept() 函数,用于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clnt_sock 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1.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size);
    • 这行代码调用了 accept() 函数,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 clnt_sock 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 serv_sock 是服务器套接字,用于监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是一个指向客户端地址结构的指针,clnt_addr 是用于存储客户端地址信息的变量。accept() 函数将会把客户端的地址信息填充到 clnt_addr 中。
    • &clnt_addr_size 是一个指向整数的指针,用于传递客户端地址结构的大小给 accept() 函数。在函数调用完成后,clnt_addr_size 将被更新为客户端地址结构的实际大小。

通过这段代码,服务器将会阻塞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一旦有客户端连接进来,accept() 函数将会返回一个新的套接字 clnt_sock,用于与客户端进行通信,并且客户端的地址信息将会填充到 clnt_addr 中。

完整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rv_sock;
    int clnt_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lnt_addr;
    socklen_t clnt_addr_size;

    char msg[] = "Hello world!\n";
    serv_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1]));

    bind(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listen(serv_sock, 5);

    clnt_addr_size = sizeof(clnt_addr);
    clnt_sock = accept(serv_sock, (struct sockaddr*)&clnt_addr, &clnt_addr_size);

    write(clnt_sock, msg, sizeof(msg));
    close(clnt_sock);
    close(serv_sock);

    return 0;
}
客户端创建套接字

客户端的套接字只有创建和发送连接请求两个步骤

1、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

2、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

(创建socket前边已经介绍,这里只介绍connect函数)

2、调用connect函数向服务器端发送连接请求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sock 是客户端套接字,即客户端用于与服务器通信的套接字。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是指向服务器地址结构的指针,即服务器的地址信息。

sizeof(serv_addr) 给出了服务器地址结构的大小,即要连接的地址结构的字节数。

通过调用 connect() 函数,客户端套接字 sock 将会尝试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地址 serv_addr 上。如果连接成功,客户端将会与服务器建立起连接,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如果连接失败,则通常会返回一个错误码,表示连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connect() 函数通常会阻塞等待,直到连接成功建立或者连接过程中出现错误。因此,如果需要非阻塞地发起连接,可以使用非阻塞的套接字操作或者使用多线程/多进程技术。

完整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arpa/inet.h>
#include <sys/socket.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
    struct sockaddr_in serv_addr;
    char msg[30];
    int str_len;
    sock = socket(PF_INET, SOCK_STREAM, 0);
    memset(&serv_addr, 0, sizeof(serv_addr));
    serv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serv_addr.sin_addr.s_addr = inet_addr(argv[1]);
    serv_addr.sin_port = htons(atoi(argv[2]));
    
    connect(sock, (struct sockaddr*)&serv_addr, sizeof(serv_addr));

    read(sock, msg, sizeof(msg) - 1);
    printf("%s", msg);
    close(sock);
    return 0;
}
打开两个终端,分别编译和运行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
# 先编译和运行服务器端
gcc hello_server.c -o hserver
./hserver 10087  # 端口号随便填,但是两边要一致

# 然后编译运行客户端
gcc hello_client.c -o hclient
./hclient 127.0.0.1 10087  # 端口号随便填,但是两边要一致

运行完客户端的程序,就能看到打印 Hello world!了。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unsir_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