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前言

  • 掌握策略模式的应用场景
  • 通过学习策略模式来消除程序中大量的if…else和switch语句

一、定义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它是将定义的算法家族、分别封装起来,让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从而让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用户。

二、应用场景

  • 一个系统需要动态的在几种算法中选择一种时,可以将每个算法封装到策略类中
  • 一个类定义了多种行为,并且这些行为在这个类的操作中以多个条件语句的形式出现,可将每个条件分支移入他们各自的策略类中以替代这些条件语句
  • 系统中个算法彼此完全独立,且要求对客户隐藏具体算法的实现细节时
  • 系统要求使用算法的客户不应该知道其操作的数据时,可使用策略模式来隐藏于算法相关的数据结构
  • 多个类只区别在表现行为不同,可以使用策略模式,在运行时动态选择具体要执行的行为

三、基本结构

  • 抽象策略角色(Strategy): 定义一个公共接口,各种不同的算法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个接口,环境角色使用这个接口调用不同的算法,一般使用接口或抽象类实现
  • 具体策略角色(Concrete Strategy):实现了抽象策略定义的接口,提供具体的算法实现
  • 环境角色(Context):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
  • 策略工厂角色(Strategy Factory):创建具体策略角色
  • 客户端角色(Client):通过环境角色调用具体策略角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基本使用

1. 抽象策略角色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void strategyMethod();
}

2. 具体策略角色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1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rategy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策略1的策略方法被访问");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2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rategy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策略2的策略方法被访问");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3 implements 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void strategyMethod() {
        System.out.println("具体策略3的策略方法被访问");
    }
}

3. 环境角色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Strategy getStrategy() {
        return strategy;
    }

    public void setStrategy(Strategy 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rategy;
    }

    public void strategyMethod() {
        strategy.strategyMethod();
    }
}

4. 策略工厂角色

public class StrategyFactory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 Strategy> STRATEGY_FACTORY = new HashMap<>();

    static {
        STRATEGY_FACTORY.put("1", new ConcreteStrategy1());
        STRATEGY_FACTORY.put("2", new ConcreteStrategy2());
        STRATEGY_FACTORY.put("3", new ConcreteStrategy3());
    }

    private StrategyFactory() {
    }

    public static Strategy getStrategy(String key) {
        return STRATEGY_FACTORY.get(key);
    }
}

5. 客户端角色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
        context.setStrategy(StrategyFactory.getStrategy("1"));
        context.strategyMethod();
        context.setStrategy(StrategyFactory.getStrategy("2"));
        context.strategyMethod();
        context.setStrategy(StrategyFactory.getStrategy("3"));
        context.strategyMethod();
    }
}

总结

1. 优点

  • 多重条件语句不易维护,而使用策略模式可以避免使用多重条件语句,如if…else语句、 switch…case语句
  • 策略模式提供了一系列的可供重用的算法族,恰当使用继承可以把算法族的公共代码转移到父类里面,从而避免重复代码
  • 策略模式可以提供相同行为的不同实现,客户端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或空间要求选择不同的算法
  • 策略模式提供了对开闭原则的完美支持,可以在不修改原代码的情况下,灵活增加算法
  • 策略模式把算法的使用放到环境类中,而算法的实现移到具体策略类中,实现了二者的分离

2. 缺点

  • 客户端必须理解所有策略算法的区别,以便适时选择恰当的算法类
  • 策略模式造成很多的策略类,增加维护难度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Java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型模式,它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相替换。这样可以使得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端。 在策略模式中,有三个主要角色: 1. 环境类(Context):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用于调用具体的策略。 2. 抽象策略类(Strategy):定义了一个公共接口或抽象类,用于具体策略类的统一调用。 3. 具体策略类(Concrete Strategy):实现了抽象策略类定义的接口或抽象类,提供具体的算法实现。 使用策略模式可以实现算法的动态切换,增加新的算法也不会影响到已有的代码。例如,假设我们需要实现一个排序算法,可以定义一个抽象策略类 SortStrategy,然后具体的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分别实现 SortStrategy,并在环境类中持有 SortStrategy 的引用。这样,通过更换不同的 SortStrategy 对象,就可以在运行时选择不同的排序算法。 策略模式能够有效地解耦策略的定义和使用,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它也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中的"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和"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引起变化的原因)。 希望这个简要的介绍能够帮助到你对策略模式的理解。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继续提问!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