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
所谓过程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一步步按照流程走,有先后之分。
整个设计就好比流水线,思维上比较机械化。
优缺点:
-
优点:
- 复杂的问题流程化,将问题分解简化。
-
缺点:
- 拓展性不好。
面向对象
核心是对象。
- 对象是一个数据以及相关行为的集合
- 面向对象是功能上指向建模对象
通过数据和行为方式来描述交互对象的集合。
在python中,一切皆为对象。
面向对象的优缺点:
-
优点:
- 解决程序的拓展性
-
缺点:
- 就是复杂度远高于面向过程。
- 交互式解决问题,无法准确预测结果。
在现实世界中,以我们为例
object1:
Tom
特征:
school = zucc
name = Tom
age = 20
gender = male
技能:
学习(study)
吃饭(eat)
睡觉(sleep)
object2:
Jack
特征:
school = zucc
name = Jack
age = 21
gender = male
技能:
学习(study)
吃饭(eat)
睡觉(sleep)
唱歌(sing)
类就是类别、种类
对象就是特征和技能的统一体。
类则是这一系列相似对象的特征和技能的结合
对于现实世界,先有个体(即对象),才有类别;但对于程序,必须先有类,然后才有对象的。
面向对象编程
OOP(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是一种程序设计思想。OOP把对象作为程序的一个基本单元,一个对象就包含了数据和操作数据的函数。
在Python中,所有数据类型都可以视为对象,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定义对象
自定义的对象的数据类型就是面向对象中类(class)的概念
Demo:
假如要处理我们的成绩。为了表示学生的成绩
:
- 面向过程的方式
stu1 = {"name":"Tom","socre":99}
stu2 = {"name":Jack,"score":82}
用函数来实现
def find_score(stu):
print(stu['name']+':'+stu[score])
- 面向对象的方式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find_score(self):
print(self.name,':',self.score)
stu1 = Student("Tom",99)
stu1.find_score()
类的定义和使用
面向对象设计的思想,先抽象出类,再根据类创建实例。
类的定义
class ClassNaem(object):
"""dicstring"""
class_statement
-
类的命名,大驼峰式
- 所谓大驼峰就是变量名称的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
创建一个类
class MyFirstClass:
pass
类的作用是一个模板。我们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一些我们认为必须要绑定的属性填写进去。这时就通过特殊的__init__
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绑定相关的属性。比如前面的name,score
class Student:
school = "ZUCC"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stu1 = Student("Tom",99) #实例化
print((stu1.name,stu1.score,stu1.school))
<__main__.MyFirstClass object at 0x02F61F50>
<__main__.MyFirstClass object at 0x02F61890>
('Tom', 99, 'ZUCC')
和普通函数相比,在类中定义方法时,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除第一个参数外,其他的和普通函数没有什么区别。
self代表的是实例,而非类。
__init__
方法
- 为对象初始化自己独有的特征
- 该方法中可以有任意的代码,但是一定不可以有返回值
数据封装
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提供公共访问的方式。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 可以将变化隔离
- 便于使用
- 提高安全性
- 提高复用性
封装的原则是:
- 将不需要对外提供的内容隐藏起来;
- 隐藏属性,提供公共方法对其进行访问
—>私有方法,私有变量—>私有属性
用双下划线开头的方式将属性隐藏,设置为私有的。
我们通过__init__()
让stu1实例本身就拥有了相关数据,如果要访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相关的函数来访问数据,以此“封装”数据。
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和Student类本身是关联起来的,他们被称之为方法。
类的两个作用:
- 属性引用
类名.属性
- 实例化
- 类名加上一个括号就是实例化,它能够自动触发
__init__
函数的运行,进而为每个实例定制自己的特征。
- 类名加上一个括号就是实例化,它能够自动触发
类属性的补充:
- 类属性的查看
- dir(类名) —> 返回一个列表
- 类名._dict_ —> 返回一个字典,key为属性名,value为属性值
特殊的类属性
类名.__name__ #返回类的名字
类名.__doc__ #类的文档字符串
类名.__base__ #类的第一个父类
类名.__bases__ #类的所有父类构成的元组
类名.__module__ #类定义所在的模块
类名.__class__ #实例所对应的类
类名.__dict__ #类的字典属性
总结:
class ClassName:
def __init__(self,para1,apra2,...)
self.对象属性1 = para1
self.对象属性2 = para2
def 方法名1(self):
pass
def 方法名2(self):
pass
obj = ClassName(para1,para2)
#对象的实例化代表具体的东西
#ClassName():调用__init__
#括号内传参无需传入self,参数一一对应
#结果是返回对象obj
对象之间的交互
假如说现在定义两个类,Person,Dog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ttack,HP):
self.name = name
self.attack = attack
self.HP = HP
def beat(self,dog):
dog.HP -= self.attack
class Dog:
def __init__(self,name,breed,attack,HP):
self.name = name
self.breed = breed
self.attack = attack
self.HP = HP
def bite(self,people):
people.HP -= self.attack
per = Person("Jack",10,1000)
dog = Dog("Jerry","Husky",8,1000)
print(dog.HP)
per.beat(dog)
print(dog.HP)
1000
990
类命名空间与对象、实例的空间
创建一个类就会创建一个类的名称空间,用来储存我们定义的所有的变量名。这些名字就是属性。
类的属性有两种:
- 静态属性
- 直接在类中定义的变量
- 动态属性
- 定义在类中的方法
静态属性是共享给所有对象的(实例化对象与类本身的静态变量id地址均一样)
动态属性是绑定到所有对象的(实例化对象与类本身的动态变量的id地址不一样,不同对象的相同方法id地址一样)
类的三大特性
- 继承
- 多态
- 封装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当我们定义一个新类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类继承,新的类就被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类则被称为基类,父类,超类(Base Class,Father Class,Super Class)
比如,我们定义一个动物类(Animal),其有一个run()方法,如下: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Animal is runing.")
class Dog(Animal):
pass
class Cat(Animal):
pass
dog = Dog()
cat = Cat()
dog.run()
cat.run()
Animal is runing.
Animal is runing.
继承的查看
ClassName.__bases__
如果不指定基类,Python类会默认继承object类,object是所有Python类的基类,提供一些常见方法的实现。
多态
当子类和父类存在相同的方法时,子类的方法会覆盖父类的方法,在运行代码时,总会调用子类的方法。
这样就是继承的另一个好处,多态。理解多态,首先要对数据类型进行再说明。定义一个类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我们自定义的数据类型和Python自带的,没什么区别
class Animal(object):
def run(self):
print("Animal is runing.")
class Animal2:
pass
class Dog(Animal):
def run(self):
print("Dog is runing.")
class Cat(Animal):
def run(self):
print("Cat is runing.")
dog = Dog()
cat = Cat()
dog.run()
cat.run()
Dog is runing.
Cat is runing.
用isinstance()来判断某个变量是否是某个类型
对于一个变量,我们只要知道他的父类型,无需确切知道子类型,就可以放心调用相关的方法。运行时具体的方法是作用在子类型上还是父类型上,由我们运行的对象决定。
也就是说,调用时只管调用,不管细节。
当我们新增一个子类时,只要保证相关的方法编写正确,就不用管原来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
—>“开闭”原则
- 对拓展开放:允许新增子类
- 对修改封闭:不需要修改依赖父类类型的函数
总结:
继承可以一级一级的继承下来,类比人类,就好比,爷爷奶奶到父母,再到子女任何类都可以追溯到根类(object)
私有属性
在类的内部,可以有属性和方法,而外部代码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实例变量的方法来操作数据。这样,隐藏内部的复杂逻辑。
比如Student类: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find_score(self):
print(self.name, ':', self.score)
stu1 = Student("Tom", 99)
stu1.find_score()
从这可以看出,外部代码可以自由修改一个实例的属性
如果要让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我们可以在属性名称前加两个下划线__
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名如果以双下划线开头,就变成了一个私有变量,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score = scor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get_score(self):
return self.__score
def set_score(self,score):
if 0 <= score<= 100:
self.__score = score
else:
raise ValueError("Bad Score.")
def find_score(self):
print(self.__name, ':', self.__score)
stu1 = Student("Tom", 99)
stu1.find_score()
stu1.set_score(97)
stu1.find_score()
Tom : 99
Tom : 97
print(stu1._Student__score)
97
鸭子类型
class Test:
def run(self):
print("多态测试")
test = Test()
test.run()
def run_twice(animal):
animal.run()
animal.run()
run_twice(test)
鸭子类型不要求有严格的继承关系,一个对象,只要“看起来像鸭子,走起路来还是像鸭子”也就是说,如果要编写现有对象的自定义版本,可以继承该对象,也可以创建一个外观和行为像的,但与其无任何关系的全新对象。
比方说,利用标准库中定义的各种“与文件类似的”对象,尽管这些对象的工作方式像文件,但他们并没有继承内置文件对象的方法
class TestFile:
def read(self):
pass
def write(self):
pass
class OperFile:
def read(self):
pass
def write(self):
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