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向量容器不但能向数组一样对元素进行随机访问, 还能在尾部插入元素
vector具有内存自动管理的功能, 对于元素的插入和删除, 可动态调整所占的内存空间,自动改变vector向量的大小
vector容器的下标是从0开始计数的, 也就是说, 如果vector容器的大小是n, 那么, 元素的下标是0~n-1
对于vector容器的容量定义, 可以事先定义一个固定的大小, 事后, 可以随时调整其大小;
也可以事先不定义, 随时使用push_back()方法从尾部扩张元素, 也可以使用insert()在某个元素位置前插入新元素。
1.vector的初始化:可以有五种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1) vector a(10); //定义了10个整型元素的向量(尖括号中为元素类型名,它可以是任何合法的数据类型),但没有给出初值,其值是不确定的。
(2)vectora(10,1); //定义了10个整型元素的向量,且给出每个元素的初值为1
(3)vectora(b); //用b向量来创建a向量,整体复制性赋值
(4)vectora(b.begin(),b.begin+3); //定义了a值为b中第0个到第2个(共3个)元素
(5)intb[7]={1,2,3,4,5,9,8};vector a(b,b+7); //从数组中获得初值
2.vector对象的几个重要操作,举例说明如下:
(1)a.assign(b.begin(), b.begin()+3);//b为向量,将b的0~2个元素构成的向量赋给a
(2)a.assign(4,2);//是a只含4个元素,且每个元素为2
(3)a.back();//返回a的最后一个元素
(4)a.front();//返回a的第一个元素
(5)a[i]; //返回a的第i个元素,当且仅当a[i]存在2013-12-07
(6)a.clear();//清空a中的元素
(7)a.empty();//判断a是否为空,空则返回ture,不空则返回false
(8)a.pop_back();//删除a向量的最后一个元素
(9)a.erase(a.begin()+1,a.begin()+3);//删除a中第1个(从第0个算起)到第2个元素,也就是说删除的元素从a.begin()+1算起(包括它)一直到a.begin()+3(不包括它)
(10)a.push_back(5);//在a的最后一个向量后插入一个元素,其值为5
(11)a.insert(a.begin()+1,5);//在a的第1个元素(从第0个算起)的位置插入数值5,如a为1,2,3,4,插入元素后为1,5,2,3,4
(12)a.insert(a.begin()+1,3,5);//在a的第1个元素(从第0个算起)的位置插入3个数,其值都为5
(13)a.insert(a.begin()+1,b+3,b+6);//b为数组,在a的第1个元素(从第0个算起)的位置插入b的第3个元素到第5个元素(不包括b+6),如b为1,2,3,4,5,9,8,插入元素后为1,4,5,9,2,3,4,5,9,8
(14)a.size();//返回a中元素的个数;
(15)a.capacity();//返回a在内存中总共可以容纳的元素个数
(16)a.rezize(10);//将a的现有元素个数调至10个,多则删,少则补,其值随机
(17)a.rezize(10,2);//将a的现有元素个数调至10个,多则删,少则补,其值为2
(18)a.reserve(100);//将a的容量(capacity)扩充至100,也就是说现在测试a.capacity();的时候返回值是100.这种操作只有在需要给a添加大量数据的时候才 显得有意义,因为这将避免内存多次容量扩充操作(当a的容量不足时电脑会自动扩容,当然这必然降低性能)
(19)a.swap(b);//b为向量,将a中的元素和b中的元素进行整体性交换
(20)a==b; //b为向量,向量的比较操作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