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率相关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高清电视系统中常见的分辨率标准,包括360P、720P、1080P(全高清)、2K(约2000像素水平)以及4K(超高清,3840x2160)的定义和发展,主要聚焦于UHD在消费电子和电视广播行业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重点:
1.高清电视系统采用的标准分辨率之一,其宽高比同样为16:9(1.77:1)。
2.
360P : 480x360
720P(高清) : 1280x720
1080P(全高清):1920x1080
2K: 2560x1440   (720p的两倍)      2K的定义是一般认为只要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接近2000就可以被称作2K分辨率。
4k(超高清):3840x2160  (1080p的两倍)

3.通常指的分辨率一般采用的是消费电子领域和电视广播行业采用的UHD(Ultra High Definition)标准

<think>嗯,用户让我写一个Shell脚本来打印九九乘法表。首先,我得回忆一下九九乘法表的结构。通常它是一个9行9列的表格,每一行中的列数等于当前行号,比如第一行有1列,第二行有2列,依此类推。每个元素是行号乘以列号的结果。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如何在Shell脚本中实现这个结构。Shell脚本通常使用Bash,所以得用Bash的语法。首先想到的是使用两个嵌套的for循环,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每行的列数。外层变量是i,从1到9;内层变量是j,从1到i。这样每行打印i*j的结果。 然后,如何格式化输出呢?每个算式应该像“1x1=1”这样的形式,并且同一行的不同算式之间用制表符或者空格分隔。在Shell中,可以用echo命令的-n选项来禁止换行,然后在每行结束后再换行。可能需要使用printf来更好地控制格式,比如对齐的问题,不过简单的乘法表可能不需要太严格的对齐,用制表符应该足够。 再想,变量替换的时候要注意在双引号中使用${i}和${j},或者用双括号括起来。比如echo -ne "${i}x${j}=$((i*j))\t"。这里-n表示不换行,-e允许解释转义字符,比如\t。每行内循环结束后,用一个echo来换行。 然后,把这些组合成一个脚本。第一行是shebang,#!/bin/bash。然后外层循环for i in {1..9},内层循环for j in {1..$i}?不过Bash的大括号展开可能不支持变量,所以可能需要用seq命令或者C风格的for循环。比如用for ((j=1; j<=i; j++))。 测试一下,如果i=2,内层循环应该是j从1到2。这时候使用C风格的for循环会更可靠。所以外层循环是: for ((i=1; i<=9; i++)); do 内层循环: for ((j=1; j<=i; j++)); do 然后,在每次内层循环中,打印i*j的结果,用制表符分隔,不换行。内层循环结束后,打印一个换行符。 所以完整的脚本大概是: #!/bin/bash for ((i=1; i<=9; i++)); do for ((j=1; j<=i; j++)); do echo -ne "${j}x${i}=$((i*j))\t" done echo done 不过这里注意,通常乘法表是i行j列,但有时候习惯是行号在前,比如第i行第j列是i*j。不过用户可能希望显示为j x i = i*j,这样排列更整齐,比如第一行是1x1=1,第二行是1x2=2 2x2=4,这样每一行的第二个数字是固定的i,第一个数字是j。或者是否应该是j从1到i,而显示j x i?这样的话,每一行的第二个数都是i,第一个数是j,这样每一行都是i作为乘数,比如: 1x1=1 1x2=2 2x2=4 1x3=3 2x3=6 3x3=9 这样排列的话,可能更符合常见的乘法表格式。所以上面的脚本是正确的,因为外层循环i是行号,从1到9,内层j从1到i,每个元素是jxi= i*j。所以显示是正确的。 测试一下,当i=3的时候,j=1,2,3,显示1x3=3,2x3=6,3x3=9,这样第三行是这三个结果。这符合常见的下三角形式的九九乘法表。不过通常我们看到的九九乘法表是上三角,比如从1x1到9x9,每个i和j的组合都出现,但可能用户需要的是下三角,即每个i行有i个式子。不过根据用户的需求,可能就是要下三角的。所以这个脚本是正确的。 另外,注意在echo中使用-e选项来识别\t制表符,这样每个式子之间会有一定的间距,看起来更整齐。最后的echo不带参数就是输出换行符。 所以最终的脚本应该没问题。用户只需要保存为.sh文件,比如multiply.sh,然后赋予执行权限chmod +x multiply.sh,运行./multiply.sh即可。 可能的错误点:如果用户的Shell不支持C风格的for循环,比如用的是旧版本的Bash或者其他Shell,可能需要调整循环的写法。但现代大多数系统应该没问题。另外,检查是否忘记使用双括号进行算术运算,或者变量替换是否正确。 总结步骤: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内层循环控制每行的列数,每次打印一个算式,用制表符分隔,内层循环结束后换行。这样就能生成九九乘法表了。</think>以下是分步编写Shell脚本打印九九乘法表的详细过程: **1. 创建脚本文件** ```bash vim 99table.sh ``` **2. 编写脚本内容** ```bash #!/bin/bash # 外层循环控制行数 (1-9) for (( i=1; i<=9; i++ )); do # 内层循环控制每行列数 (当前行数决定列数) for (( j=1; j<=i; j++ )); do # 格式化输出算式,使用制表符分隔 echo -ne "${j}x${i}=$((i*j))\t" done # 每行结束后换行 echo done ``` **3. 关键要素解释** - `for ((...))`:C语言风格循环,更直观控制数字范围 - `echo -n`:禁止自动换行实现同行输出 - `\t`:制表符保证对齐格式 - `$(( ))`:进行算术运算 - 变量位置:`${j}x${i}`保持传统乘法表格式 **4. 设置执行权限** ```bash chmod +x 99table.sh ``` **5. 运行脚本** ```bash ./99table.sh ``` **6. 示例输出结果** ``` 1x1=1 1x2=2 2x2=4 1x3=3 2x3=6 3x3=9 ...(中间行省略)... 1x9=9 2x9=18 3x9=27 ... 9x9=81 ``` **扩展改进建议** 1. 对齐优化:使用`printf "%2d"`实现右对齐 2. 彩色输出:添加ANSI颜色代码 3. 倒序输出:修改外层循环为`for (( i=9; i>=1; i-- ))` 这个脚本通过双重循环结构,使用Shell的基本特性实现了清晰的逻辑流程,是学习Shell编程的经典入门案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