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试中的W模型---测试和开发相结合

软件测试的V模型
以“编码”为黄金分割线,将整个过程分为开发和测试,并且开发和测试之间是串行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单元测试:是模块测试,验证软件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是白盒测试
集成测试:是模块间的测试,测试接口(软件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是灰盒测试(白盒和黑盒结合)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冒烟测试 系统测试 回归测试
(1)冒烟测试:主干流程测试,确认软件的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测试工作
(2)系统测试:是检测系统的功能、质量、性能能否满足系统的要求,包括功能、性能、界面、可靠性、兼容性等等,是黑盒测试
(3)回归测试:修改了旧代码之后重新进行测试,确认修改后的代码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新的错误
验收测试:是确保软件的实现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局限性:V模型是基于瀑布模型的,V模型有一个缺点,就是将测试放在整个开发的最后阶段,没有让测试今早介入开发,没有在需求阶段就进入测试。
测试与开发串行

软件测试的W模型
W模型是由两个V模型组成,一个是开发阶段,一个测试阶段
可以看出,在W模型中开发和测试是并行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测试与开发并行,让测试今早介入开发环节,使测试今早发现问题今早解决。
局限性:虽然开发与测试并行了,但是在整个开发阶段,仍然是串行的,上一阶段未完全完成无法进入下一阶段,不支持敏捷模式的开发。

测试和开发需要怎么结合才能使软件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测试和开发应该按照W模型的方式进行结合,测试和开发同步进行,能够尽早发现软件缺陷,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在V模型中,测试过程被加在开发过程的后半部分,单元测试所检测代码的开发是否符合详细设计的要求。集成测试所检测此前测试过的各组成部分是否能完好地结合到一起。系统测试所检测已集成在一起的产品是否符合系统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而验收测试则检测产品是否符合最终用户的需求。V模型的缺陷在于仅仅把测试过程作为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编码之后的一个阶段,忽视了测试对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验证,因此需求阶段的缺陷很可能一直到后期的验收测试才被发现,此时进行弥补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相对于V模型,W模型增加了软件各开发阶段中应同步进行的验证和确认活动。W模型由两个V字型模型组成,分别代表测试与开发过程,图中明确表示出了测试与开发的并行关系。
W模型强调: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设计等同样要测试,也就是说,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W模型有利于尽早地全面的发现问题。例如,需求分析完成后,测试人员就应该参与到对需求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中,以尽早地找出缺陷所在。同时,对需求的测试也有利于及时了解项目难度和测试风险,及早制定应对措施,这将显著减少总体测试时间,加快项目进度。

W模型中测试的活动与软件开发同步进行,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还包括需求和设计,因此能够尽早发现软件缺陷,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椒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