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NR信道

广义的讲,发射端信源信息经过层三、层二、物理层处理,通过无线环境到接收端,再经过物理层、层二、层三的整个处理过程就是信道。

(注意:寻呼和广播只适用于下行信道,随机接入信道适用于上行信道)

但这样描述太过笼统,所以按照不同的层之间的环节,信道又分为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 物理信道是物理层实际传输信息的信道。
  • 传输信道是物理层与MAC子层之间的信道。
  • 逻辑信道是MAC子层和RLC子层之间的信道。

一、逻辑信道

引用协议中的原文:

The MAC sublayer provides data transfer services on logical channels. To accommodate different kinds of data transfer services, multiple types of logical channels are defined i.e. each supporting transfer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information.
Each logical channel type is defined by what type of information is transferred.

也就是说逻辑信道只关注传输的信息是什么,根据传输的是控制信息还是业务信息,逻辑信道分为:

  • 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和配置信息)
  • 业务信道(用于用户数据的传输)

控制信道用于 传输 控制面信息:

  1. 广播控制信道(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用于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信道。它在用户的实际工作开始之前,传送一些必要的通知信息。用于传送系统信息从网络到小区覆盖用户端的传输。 在接入网络前,用户需获取系统信息来获取系统配置。 BCCH信道用于5G(NR) 的独立(SA)组网方式,对于非独立组网(NSA),系统信息由LTE小区提供,没有BCCH。(广播一些小区的系统信息,以便UE进行了解并伺机接入)下行
  2. 寻呼控制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用于传输寻呼信息和系统信息变化通知的下行信道。寻人启事类消息的入口,一般用于被叫流程。这是用来寻呼终端的信道,其所属小区网络侧并不知道。 因此,寻呼消息在多个小区中发送。 与BCCH相同,PCCH用于独立(SA)组网,对于非独立组网(NSA) ,寻呼消息由LTE小区提供,没有PCCH.
  3. 公共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在UE和网络之间还没有建立RRC连接时,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类似于主管和员工间协调工作用的渠道。
  4. 专用控制信道(DCCH,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用于在RRC连接建立之后,UE和网络之间发送一对一的专用控制信息。类似于主管和亲信之间协调工作的渠道。
  5. 多播控制信道(MCCH,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点对多点的下行控制信息的传送信道。类似于领导给多个下属下达搬运货物的指示的渠道。(5G并没有该信道)

业务信道仅用于传输用户面信息:

  1. 专用业务信道(DTCH,Dedicated Traffic Channel):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用户信息传输的信道,上下行链路中都有。按照控制信道的命令或指示,把货物从这里搬到那里。
  2. 多播业务信道(MTCH,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点对多点的下行数据传送渠道(5G中没有该信道)

 侧重看左边一列,目前5G也基本遵循该信道类型。

二、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不关心传输的是什么,而是怎么传。
UMTS的传输信道分为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而LTE的传输信道都属于公共信道

MIB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主系统信息块

SIB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系统信息块

SB  scheduling blocks  调度块

下行:

  1. 广播信道(BCH,Broadcast Channel):通过广播的方式,传输下行控制信息。它用于传输BCCH系统信息,也就是主信息块(MIB)。根据规范它有一个固定的传输格式;
  2. 下行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规定了待搬运货物的传送格式。用于传送业务数据。:这是5G(NR)传输下行数据的主要传输信道。它支持动态速率自适应和信道调度、HARQ和空间复用等关键特性。DL-SCH还用于传输某些部分没有映射到BCH的BCCH系统信息。每个设备连接的小区都有一个DL-SCH。
  3. 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用于传输寻呼信息。用于从PCCH逻辑信道下发寻呼信息。

上行:

  1. 上行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规定了待搬运货物的传送格式。用于传送业务数据。方向为从终端到网络。
  2. 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规定了终端接入网络时的初始协调信息格式。

三、 物理信道

物理信道就是信号实际传输的通道。
在LTE中,物理信道是由特定的子载波、时隙、天线口确定的。
物理信道一般要进行两大处理过程:比特级处理(在二进制比特数字流上添加CRC校验;进行信道编码、交织、速率匹配、加扰)和符号级处理(调制、层映射、预编码、资源块映射、天线发送等)。
在发送端,先进行比特级处理,再进行符号级处理。在接收端,顺序反过来。

下行:

  1. 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并不是所有广而告之的消息都从这里广播。部分是通过PDSCH传的。PBCH承载的是小区ID等系统信息,用于小区搜索过程。
  2.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承载下行用户的业务数据。主要干活的就是这个信道。
  3.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承载资源分配的控制信息。对PDSCH发号施令。寻呼指示以及随机接入响应需要用这个信道。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用于为UE提供下行接收和上行传输的必要信息;

上行:

  1.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承载UE想接入网络时的信号 -- 随机接入前导。终端随机接入时发送preamble信息,基站通过PRACH接收,确定接入终端身份并计算该终端的延迟。
  2.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承载上行用户数据。上行主要干活的信道。
  3.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是上行方向对PUSCH发号施令的。承载着HARQ的ACK/NACK,调度请求,信道质量指示等信息。承载上行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向基站上报UE的状态

  • 4
    点赞
  • 5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为什么要随机接入? 简单的说,是为了请求接入资源。随机接入是UE向网络发送的第一条消息,尽管在不同系 统中,请求名字不一样,但作用是相似的。在 GSM 中,称为“Channel Request”;在 CDMA中,称为“Access Probe”;在WCDMA和 LTE中,称为“RACH”—— NR 沿 用了这个名字。RA是Random Access的缩写。从宏观的角度看,UE行为不可预知(比 如说,UE什么“时候”会开机),对网络而言,请求具有一定的“随机性”(Random); 从微观的角度看,网络又必须对 UE 行为做一些约束(比如说,UE 在哪个“时隙”发送请 求),否则系统复杂度会大幅提高。 在 LTE 和 NR 中,为了在 Uu 接口发送和接收业务数据(比如说,HTTP 请求和 HTTP 响 应),网络需要为 UE 建立 DRB(Data Radio Bearer),承载用户面数据(User Plane Data)。为了建立 DRB,网络又需要为 UE 建立 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承载 控制面数据(Control Plane Data,RRC消息和NAS 消息)。不过,这是高层(应用层) 的视角。从底层(PDCP、RLC、MAC、PHY)的角度看,承载数据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需要映射到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UL-SCH 和 DL-SCH,再映射到物 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PUSCH 和 PDSCH —— 不过,UE 使用 PUSCH 和 PDSCH, 是有前提条件的。 PUSCH和 PDSCH 都是共享信道(Sharing Channel),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动态分配给 用户的(半静态调度长时间看也是动态的)。这意味着两件事:一、UE 收到下行调度 (Schedule)或上行授权(UL Grant),才可以在对应时频资源接收或发送数据;二、NR 是多用户系统,网络和 UE 需要进行用户识别,才不会“张冠李戴”。如果 UE 处于 RRC CONNECTED 状态,使用 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监听 PDCCH,从而获得 PDSCH的信息。随机接入的作用之一,就是从网络获得UL Grant。 同时,如果UE还没有C-RNTI,可以通过随机接入获得(准确的说是TC-RNTI,随后升级 为 C-RNTI)。 打个比方,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就像学生(UE)发言前要先举手,如果老师(基 站)没有点到你的名字(Random Access Response),你就别作妖了(这位同学你坐下 ~)。在后续交互中(RRC CONNECTED),老师用“临时学号”(C-RNTI)指代学生, 如果学生还没有“临时学号”,会在点名时获得(但不一定是给你的)。学生没有固定教室 (Cell),老师才有(和大学相似),学生每次换老师,会从新的老师获得新的“临时学号” — — “临时学号”(C-RNTI)只在老师(Cell)范围内有效。 除了上行授权,随机接入还有另一个作用:上行同步。在LTE和NR中,不同UE在时频上 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同一小区的不同 UE 上行传输互不干扰。 为了保证上行的正交性,同一子帧上,不同UE(使用不同频域资源)发送的信号,到达基 站的时间要求“基本对齐”,基站在 CP(Cyclic Prefix)范围内接收到 UE 信号 —— 这 需要通过 TA(Timing Advance)实现。 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是对齐的,由于不同UE和基站的距离不同,信号在空中传输的时长不 同,信号到达UE的时间也不同(示图中,UE1和UE2分别延迟t1和t2)。如果UE的上 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timing是相同的,不同UE的上行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也不同(示图 中,UE1和UE2分别延迟t1 x 2 和t2 x 2),这就破坏了上行的正交性,需要进行对齐。 UE行为无法预测,和谁对齐都不合适,基站说:还是向我看齐吧。 基站的上行子帧和下行子帧的timing是相同的,如果UE提前发送上行信号,消除传输时 延的影响,就可以在实现上行信号对齐。这个时间提前量,称为TA,是UE上行子帧相对 下行子帧的时间负偏移(Negative Offset)。显然,TA 是UE粒度的参数 —— 不同UE 和基站的距离不同,TA 的取值也不同,UE 离基站近一点,TA 就小一点,UE 离基站远一 点,TA就大一点。 打个比方,你在西城上班,公司要求8:30~9:00 打卡,住东城得 7:30 出门,住朝阳得7:00 出门,住通州得06: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