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热学宏观与微观描述方法练习题
- 下列哪些物理量是宏观量,哪些是微观量?
a) 温度
b) 压强
c) 体积
d) 分子动能
e) 分子平均动能
f) 内能
-
理想气体模型的三个基本假设是什么?这些假设如何将微观量与宏观量联系起来?
-
两块温度不同的金属块接触后,热量会从高温金属块传递到低温金属块,直至两者温度相同。请分别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强会增大。请用分子运动论解释压强增大的原因。
-
请解释什么是自由度,并说明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的自由度分别是多少?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内能如何变化?为什么?
-
什么是玻尔兹曼分布?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能量的什么规律?
-
如何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它对我们认识自然界有什么意义?
-
请用统计物理学的观点解释,为什么不可能制造出一种能将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的热机?
-
试比较经典力学和统计物理学在研究热现象时的异同点。
答案与解析
**1. **
宏观量: 温度(a),压强(b),体积©,内能(f)
微观量: 分子动能(d),分子平均动能(e)
解析: 宏观量是用来描述整个系统整体性质的物理量,而微观量是描述系统内部单个粒子或少数粒子性质的物理量。
**2. **
理想气体模型的三个基本假设:
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与气体所占据的容器体积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气体分子之间除了相互碰撞以外,没有其他的相互作用力。
气体分子与容器壁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这些假设将气体分子的微观运动简化,使得我们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将大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系统的宏观量(如温度、压强)联系起来。
**3. **
宏观解释: 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这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体现。
微观解释: 高温金属块中的分子具有更高的平均动能,与低温金属块中的分子碰撞时,会将部分动能传递给后者,最终达到热平衡状态,两者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宏观上表现为温度相同。
**4. **
分子运动论解释: 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导致其运动速率加快,撞击容器壁的频率和冲量都会增大,从而导致压强增大。
**5. **
自由度: 指的是一个物体能够独立运动的数目。
单原子分子: 3 个自由度 (x, y, z 三个方向的平动自由度)
双原子分子: 5 个自由度 (3 个平动自由度 + 2 个转动自由度)
多原子分子: 6 个自由度 (3 个平动自由度 + 3 个转动自由度)
**6. **
内能不变。
原因: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等温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内能也不变。
**7. **
玻尔兹曼分布: 描述了处于热平衡状态下,不同能量微观状态的粒子数的分布规律。
反映的规律: 能量越高的微观状态,粒子数越少,反之亦然。
**8. **
熵增原理: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直到达到最大值。
意义: 熵增原理反映了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方向性,表明自然界总是自发地朝着更加混乱和无序的方向发展。
**9. **
统计物理学解释: 热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的温差,将部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而,由于微观粒子的热运动具有随机性,不可能将所有粒子的热运动都完全转化为有序的机械运动,因此不可能制造出效率100%的热机。
**10. **
经典力学: 将物体看作质点,研究其宏观的运动规律,不考虑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微观粒子的运动。
统计物理学: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出发,解释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热现象的本质。
相同点: 都以能量守恒定律为基础。
不同点: 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经典力学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采用动力学方法;而统计物理学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采用统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