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基于身份加密体制的认证

        要想了解基于身份加密体制的认证方案,肯定得先学习什么是基于身份的加密技术(IBE)。简单说呢,IBE它简化了公钥基础设施(PKI)中的密钥管理和认证过程。本文我们先从提出IBE是什么入手,再说说为什么要使用IBE,最后再介绍基于身份的密钥体制认证技术。

一、基于身份的加密方案(IBE)

(1)IBE的概念

        基于身份的加密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IBE) 是一种公钥加密机制,也可以叫做“身份基加密”。IBE 的基本思想是简化公钥基础设施 (PKI) 中的密钥管理和分发过程。

        在传统的 PKI 中,每个用户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公钥和对应的私钥,并且公钥需要通过数字证书来验证其真实性。这涉及到复杂的密钥管理和证书管理过程。

        IBE 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将用户的标识符(如电子邮件地址)直接用作公钥。这样,任何知道用户标识符的人就可以使用该标识符来加密消息,而不需要获取数字证书。

(2)IBE的架构

IBE 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用户、密钥生成中心、公共参数。

  • 用户:使用IBE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 密钥生成中心 (Key Generation Center, KGC)负责生成和分发私钥材料。具体展开如下:
    • 密钥生成:KGC生成全局的IBE系统参数和主密钥;
    • 密钥派生:当用户注册时,使用主密钥为每个用户生成私钥;
    • 密钥分发:KGC安全地分发私钥给相应的用户;
    • 密钥撤销:在必要时,KGC可以撤销用户的私钥;
  • 公共参数:一组公开的数学参数,用于IBE算法的实现。

【注】图中“PKG”是“Private Key Generator”的缩写,在基于身份的加密 (IBE) 系统中,PKG 指的就是密钥生成中心KGC。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个实体,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二、IBE方案的组成

一个IBE方案由一下四个算法组成(Setup、Encrypt、KeyGen、Decrypt)

(1)初始化(Setup)

        初始化算法是一个随机化算法,输入是安全参数k,输出为系统参数params(为公开的全程参数)和主密钥msk。表示为(params,msk)\leftarrow Init(\kappa )

  • 输入:安全参数 1^k,其中 k 是安全参数的长度,通常用来控制密钥的大小和计算的安全强度。
  • 输出:全局系统参数 params 和主密钥 msk
    • params 包含用于IBE操作的所有公共信息,如算法参数、哈希函数等,这些参数对于所有的用户都是相同的,并且是公开的。
    • msk 是一个秘密值,用于生成用户的私钥,并且只有密钥生成中心知道它。

(2)加密(Encrypt)

        加密算法也是一个随机化算法,输入是消息M、系统参数params以及接收方的身份ID,输出密文CT,仅当接收方具有相同身份ID时,才能解密。表示为 CT=E _{ID}(M)

  • 输入:消息 M、系统参数 params 以及接收方的身份标识 ID
  • 输出:针对特定接收者 ID 的密文 CT
    •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使用 ID 和 params 来生成一个公钥,然后使用这个公钥来加密消息 M

(3)密钥生成(KeyGen)

        密钥生成算法也是一个随机化算法,输入是系统参数params,接收方的身份ID以及主密钥msk,输出会话密钥sk。表示为sk\leftarrow IBEGen(ID)

  • 输入:系统参数 params、接收方的身份标识 ID 以及主密钥 msk
  • 输出:与身份标识 ID 相关联的私钥 sk
    • 这个私钥是由 PKG 使用 msk 来生成的,并且只对持有相应身份标识的用户有效。

(4)解密(Decrypt)

        解密算法是确定性算法,输入会话密钥sk及密文CT,输出消息M,表示为M=D_{sk}(CT)

  • 输入:会话密钥 sk 及密文 CT
  • 输出:原始消息 M
    • 只有持有与密文 CT 中指定身份标识相匹配的私钥 sk 的用户才能够解密出原始消息 M

三、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认证方案

(1)背景问题

        身份基加密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公钥基础设施中的诸多问题的,下面我们用个表格快速回顾一下这些背景问题和传统PKI的系统架构。

PKI架构
问题PKI 中的问题描述IBE 如何解决
公钥分发需要安全地分发公钥,确保公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无需预先分发公钥;密钥由身份标识直接导出
密钥管理复杂性大量密钥需要维护,更新和撤销减少了密钥的数量;密钥生成中心统一管理
证书管理需要维护证书链,验证证书的有效性没有证书管理的需求;减少了证书管理的负担
密钥撤销密钥撤销后需要更新证书密钥生成中心可直接撤销密钥,无需更新证书
性能瓶颈在大规模部署时,证书的验证和管理成为性能瓶颈减少了证书验证的需要,提高了效率
用户身份验证需要额外机制来验证用户身份身份标识作为加密和解密的一部分,内置了身份验证
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密钥和证书的有效期管理复杂简化了密钥生命周期管理,密钥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和撤销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到 IBE 相对于传统的 PKI 在多个方面提供了更简便的解决方案,尤其是简化了密钥管理和分发的过程。

(2)具体方案

        本文用一篇车联网领域V2G场景下的论文来简单介绍一下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的具体认证方案。论文链接:《V2G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研究》

① 系统模型(System Model

一个身份认证方案,首先得说清楚系统中有哪些实体,这些实体的概念和行为都得定义清楚。 

1. 可信中心 (Trusted Authority, TA)

  • 对应IBE实体:密钥生成中心 (Key Generation Center, KGC)
  • 功能描述:选择、发布和维护系统参数。为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生成私钥。负责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注册和初始化。

2. 充电桩 (Charging Station, CS)

  • 对应IBE实体:用户 (User)
  • 功能描述:在初始化阶段,在TA中进行实体注册。使用自身的标识符作为公钥。与电动汽车进行相互认证。与电动汽车进行信息和电能的双向交换。

3. 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EV)

  • 对应IBE实体:用户 (User)
  • 功能描述:在初始化阶段,在TA中进行实体注册。使用自身的标识符作为公钥。与充电桩进行相互认证。与充电桩进行信息和电能的双向交换。

② 威胁模型(Adversary Model)

        威胁模型有助于明确可能面临的攻击类型和攻击者的潜在目标,从而指导设计者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是设计任何安全系统(包括身份认证方案)的一个关键步骤。下面简单介绍论文中的威胁模型,先定义了攻击类型再做出安全假设。

攻击类型1:外部攻击者

  • 窃听重放攻击:攻击者可能监听通信并记录数据,之后重放这些数据以欺骗合法实体。
  • 假冒攻击:攻击者伪装成合法的电动汽车或充电桩,以获取服务或发起攻击。
  • 中间人攻击:攻击者插入到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之间的通信中,拦截和篡改数据。
  • 基于流量的DoS攻击:攻击者通过大量无效或恶意请求来消耗合法实体的资源,使其无法正常服务。

攻击类型2:内部攻击者

  • 假冒身份:内部攻击者(如恶意注册的电动汽车或充电桩)利用协议漏洞伪造身份,与合法实体通信。
  • 协同攻击:内部攻击者可以与外部攻击者合作,共同实施攻击行为。

安全假设

  • TA 完全可信:可信中心(TA)被视为完全可信的第三方机构,不会被攻击者入侵或篡改。这意味着TA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整个系统的基石。
  • EV 中的防篡改装置:电动汽车中的防篡改装置(TRD)可以阻止系统相关密钥信息的泄露。攻击者无法获取到该装置上存储的密钥信息。
  • 安全的注册过程:电动汽车(EV)和充电桩(CS)在注册过程中都通过安全通道与TA进行交互。这确保了注册过程中交换的信息不会被窃听或篡改。 

【注】不是所有的身份认证都这样定义威胁模型的细节,但它们都有攻击类型和安全假设。

③ 安全目标(Security Goals)

        身份认证方案还得清楚的说明设计目标(又叫安全目标),这些目标有助于指导方案的设计,并确保最终方案能够有效地抵御各种攻击。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论文的安全目标具体说了什么。

  1. 满足安全认证要求:确保电动汽车 (EV) 加入V2G网络时,与充电桩 (CS) 实现相互认证;认证消息应完整无损,防止攻击者伪造V2G网络中的实体进行交互。
  2. 满足密钥协商共享要求:EV和CS完成安全认证后,能够根据相关参数独立计算出相同的会话密钥,确保即使窃听攻击者也无法获取该密钥。
  3. 满足车辆匿名要求:确保只有TA才能获得EV的真实身份信息,即使攻击者能够窃取EV与CS之间的通信数据,也无法获得EV的身份隐私信息。
  4. 满足高效认证要求:考虑到V2G网络中的EV和CS计算能力有限,认证过程应该简单高效,减少计算和通信开销。

④ 具体认证方案设计(Specific Scheme)

        具体的认证方案设计时,通常将方案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很多确定的步骤构成。在这里所引论文中作者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系统参数建立、实体注册、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由于每一个论文所提的身份认证方案都不同,所以这里省略举例说明,建议大家自己去看论文原文。

⑤ 安全性分析(Security Anylasis)

        任何安全认证方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分析来确保其能够抵御各种可能的攻击。一般安全性分析中要做的事情通常包括理论上的证明和实际的攻击场景模拟。在这里我没办法给大家列出来并做解释,这得自己去看论文,抱歉啦!

⑥ 实验分析(Experiment Anylasis)

        实验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验证论文所提的方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且对比其他文献所提方案要更加出色。那么既然是对比就又有对比的指标,一般在V2G场景下的身份认证中,主要有三个对比指标:安全性、计算开销、通信开销。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展示。

 【注】使用BAN逻辑或其他形式化证明方法来验证认证协议的安全属性。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证明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

【注】评估方案在实际环境下的计算开销。 

 【注】分析方案所需的通信流量和延迟。

(3)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认证方案的优势和不足

        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认证方案(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 IBC) 有着显著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下面用个表格直观展示:

描述
优势简化密钥管理用户的身份标识(如电子邮件地址)直接用作公钥,无需预先分发公钥证书。
增强互操作性不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证书颁发机构(CA),IBE方案可以在不同的组织和系统之间实现更好的互操作性。
提高安全性IBE方案可以设计成在某些方面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如紧密的安全归约和较低的运算量。
适应移动和分布式环境更适合移动设备和分布式系统,因为它们简化了密钥管理和证书管理。
不足信任集中IBE方案依赖于一个可信的密钥生成中心(KGC),这意味着如果KGC被攻破,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将受到威胁。
密钥撤销问题密钥撤销在IBC方案中比在传统PKI中更加复杂,因为用户的私钥是由KGC派生的。
性能开销IBC方案中的某些操作可能比传统的公钥加密方案更耗时,尤其是在使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如双线性配对)时。
安全性证明的复杂性IBC方案的安全性证明通常较为复杂,这增加了方案设计和分析的难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