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式
一. 关系模式研究内容
一个关系就是一个Table
关系模型就是处理Table的,有三个部分:
- 描述DB各种数据的基本结构形式(Table/Relation)
- 描述Table与Table之间所可能发生的各种操作(关系运算)
- 描述这些操作所应该遵循的约束条件(完整性约束)
就是要学习:Table如何描述?有什么操作?结果是什么?有哪些约束等?
二. 关系模型三个要素
- 基本结构:Relation/Table
- 基本操作:∪,−,×,δ,∏,∩,⋈,÷∪, -, ×, \delta, \prod, ∩, ⋈, ÷∪,−,×,δ,∏,∩,⋈,÷
- 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
三. 关系模型与关系数据库语言的关系
关系运算
-
分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
关系演算又可分为:元组演算和域演算
-
关系运算是基于集合的运算,而非关系型数据库操作通常是一次一记录的操作。
关系代数
转换为数据库语言(ISBL)

元组演算:基于逻辑的运算

转换为数据库语言(Ingres系统的QUEL)

域演算:基于示例的运算

转换为数据库语言(QBE)

四. 关系(Relation)与表(Table)
表的基本构成要素

表的严格定义
域(Domain)
列的取值范围
- 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值的集合
- 如整数集合,字符串集合,全体学生的集合等
- 集合元素的个数为域的基数(Cardinality)
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元组及所有可能组合成的元组
- 一组域 D1,D2,...,DnD_1,D_2,...,D_nD1,D2,...,Dn 的笛卡尔积为 D1×D2×...Dn={ (d1,d2,...,dn)∣di∈Di,i=1,...,n}D_1×D_2×...D_n = \{(d_1, d_2,..., d_n) | d_i∈D_i, i=1,... ,n\}

本文介绍了关系模型的基础结构、基本操作及完整性约束等内容。探讨了关系(Table)与表(Relation)的区别,解释了关系模式的概念,并详细阐述了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98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