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管理2024》013 “成长七要素之一:体质”2/3
成长七要素:体质、情感、文化、知识、能力、作为、思想。
体质要素之所是一个基础,是因为它是使人成为具体一定功能、可以正常运转的机器,而不是一个静态物体,中人类区别于静态物体的标志。只具有体质要素的人也只是一部机器,还不是人类。
二、成长要素中的体质
(四)体能:身体具备的能量
身体具有的能量。力量、速度等。一部分人的成长目标是直接就是体能。如田径项目的运动员等;提升体能的极限就是他们的成长目标或职业方向。
(1)竞技体育项目
在奥运会中,直接体现力量素质的比赛项目主要包括:
1. 举重:举重是一项纯粹考验运动员力量和爆发力的运动,分为抓举和挺举两个部分,有不同的重量级别区分。
2. 力量举重:请注意,力量举重目前并不是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某些特定时期和场合下,比如过去的残奥会曾设立过此项比赛。
3. 体操中的单杠、双杠等项目:虽然不是纯粹的力量型项目,但单杠和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要求运动员有强大的上肢和核心力量。
4. 摔跤、柔道和拳击:这些对抗性项目尽管需要技术和策略,但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
5. 田径中的投掷项目:如铅球、链球、标枪等,这些项目都是对运动员爆发力和力量的考验。
此外,在冬季奥运会上,雪橇、冰壶等项目也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力量,但在夏季奥运会中并未将其归类为典型的力量型比赛项目。随着奥运会项目的调整和发展,具体的力量型比赛项目可能会有所变化,请参照最新的奥运赛事列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奥运会中的速度型比赛项目主要是那些高度依赖于运动员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速度或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比赛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田径项目:
- 短距离赛跑:100米、200米、400米。
- 接力赛: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
- 跨栏:110米跨栏(男子)、100米跨栏(女子)。
2. 游泳项目: - 短距离自由泳: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
- 其他泳姿的短距离项目,如50米蝶泳、100米蝶泳、50米仰泳、100米仰泳、50米蛙泳、100米蛙泳。
3. 短跑道速度滑冰: - 短道速滑的各个距离项目,如500米、1000米、1500米。
4. 冬季项目: - 高山滑雪中的速降(Downhill)项目。
- 冬季两项中的短距离冲刺(Sprint)比赛。
5. 自行车: - 场地自行车中的短距离项目,如争先赛(Sprint)。
6. 赛艇: - 轻量级双人双桨(LM2x)等短距离比赛。
7. 其他可能涉及速度竞争的项目: - 冰球、篮球等团队运动中的快速反击和个人突破。
- 击剑中的佩剑项目,强调速度和反应。
以上列举的是在不同季节奥运会中,以速度为主要竞技特点的部分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反应速度、加速能力和高速运动中的协调控制。
之所以存在这样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是因为体能对人类来说至关重要,是人类做为生命的重要指标,人身体能力的极限。同时,从事这些项目的运行员(不止是奥运会),也是很多人的职业,或者说是主要成长目标。
(2)力量型体力劳动
力量型体力劳动是指那些在工作中主要依赖于人体肌肉力量和耐力来完成任务的职业或活动,常见于建筑、搬运、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力量型体力劳动例子:
- 建筑工人:搬动建材、砌筑墙体、架设脚手架、使用重型工具等施工过程,都需要较大的体力消耗和力量支持。
- 矿工:挖掘、搬运矿石和其他重物,经常在艰苦环境中作业。
- 消防员:在救援行动中抬起或拖动物体,如抢救被困人员或搬运沉重的设备。
- 搬运工人/物流工人:持续进行物品的装载、卸载、打包、码垛等工作,包括手动搬运或使用机械设备辅助搬运重物。
- 家具安装工/搬家工人:频繁举起和移动大型家具或家电。
- 林业工人:伐木、运输木材等作业,需要强大的体力和持久力。
- 渔民:捕捞、拉网、捕鱼等活动,尤其对于传统的手工渔业而言,强度较大。
- 工厂流水线工人:在某些环节,如装配线上搬运重部件或进行连续重复的力气活。
- 农场工人/农业劳动者:犁地、播种、收割庄稼,特别是传统方式下的农事劳动,强度大且耗力。
- 道路维修工人:铺设和修复路面,往往涉及到搬抬重物、使用重型机械等。
总之,任何需要频繁或持续地举起、推动、拉动重物,或者在没有或有限机械帮助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工作的职业,都可以被归类为力量型体力劳动。
从事上述工作,将需要具有良好的体能。
(五)技能:基于身体的技巧或技术能力
身体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也可能是专业技能。如体力劳动、体育竞技的能力。
(1)竞技体育项目
奥运会中的技能型比赛项目主要指的是那些需要高超技术、精确动作、艺术表现以及身体协调性相结合的运动项目。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技能型比赛项目:
1. 体操:
- 竞技体操:包含男子六项(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和女子四项(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
- 艺术体操:包括绳、圈、球、棒和带五个小项的个人全能和团体赛。
- 蹦床:个人赛和同步赛。
2. 花样游泳(又称艺术游泳):单人和集体的技术自选及自由自选项目。
3. 冰上项目: - 花样滑冰:单人滑、双人滑、冰舞,都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 冰上舞蹈:类似花样滑冰的冰舞项目,注重舞蹈编排和技术配合。
- 自由式滑雪:包括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要求选手展示高难度的空中翻转和落地技巧。
4. 跳水:跳板和跳台跳水,要求运动员完成一系列复杂且精确的动作,并在入水时尽量减小水花。
5. 射击和射箭:尽管看似不需身体活动,但它们是技能精准度极高的项目,需要极高心理稳定性和精细动作控制技巧。
6. 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球类运动,虽也包含了力量和耐力成分,但在比赛过程中,战术运用、精确击球、快速反应和移动技巧非常重要。
7. 击剑:尤其是佩剑和花剑项目,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迅速的反应判断。
8. 马术:盛装舞步赛、障碍赛等,骑手与马匹之间需要高度默契和精湛技艺。
每一项运动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技巧性,上述项目则更突出技巧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运会项目的更新,技能型运动的具体类别可能会有所增加或调整。
(2)技能型体力劳动
技能型体力劳动是指那些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既需要一定体力消耗,同时也高度依赖于操作者的熟练技巧、协调性和精确度的劳动形式。这类劳动往往结合了体力与心智能力,要求从业者经过长期训练,形成高效、准确的工作方法。下面列出一些具有代表性技能型体力劳动的例子:
1. 木匠/细木工:设计、切割、组装木材制作家具或其他木制品,不仅需要力气,还要求精确测量和细致的手工技艺。
2. 瓦工/瓷砖工:砌墙、铺瓷砖时,需要精确放置每一块砖或瓷砖,同时保持水平垂直,确保结构稳固美观。
3. 铁匠/金属工艺师:打造金属器具时,要掌握火候、力度和敲击节奏,创作出符合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4. 厨师:烹饪技艺不仅包括切菜、炒菜等基本体力操作,还需要掌握火候控制、调料搭配等高级技巧。
5. 电工:在电线布线、安装电器设备的过程中,需精细操作,保证安全的同时做到布局合理、线路整洁。
6. 裁缝/服装设计师:裁剪布料、缝纫衣物,尤其是高级定制服装,需要高度精确的手工技艺和审美眼光。
7. 焊接工:根据图纸进行金属材料的焊接,确保焊缝牢固、美观,需要掌握多种焊接技术和严格的安全规范。
8. 攀岩教练/登山向导:除了强壮的体魄外,他们还需精通各种攀登技巧、绳结打法、安全设备使用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决策能力。
9. 潜水员/海洋工程技术人员:在水下作业,如安装海底电缆、维护设施等,需要对水下环境适应、潜水技巧和特殊工具的操作非常熟悉。
10. 陶艺家:制作陶瓷作品时,塑造、装饰、烧制等每一个步骤都融合了体力劳动和精细手工技艺。
以上这些职业只是技能型体力劳动的一部分,实际上,许多传统工艺行业、精密制造、服务业等领域的岗位都有此类特征。
从事上述工作,需要具体较好的体能的同时,还需要具体较高水平或一定水平的技能。这些职业不一定只是身体技术,出包括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
(六)脑力
脑力,通常指的是个体进行思考、理解、学习和记忆等认知活动的能力。它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用来描述人类认知功能的一个概念,涉及大脑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决策制定等多个方面。
智商,全称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是一个用来衡量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标准化数值指标。智商测试旨在评估个体在特定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其中包括推理、解决问题、理解复杂概念、快速学习新信息以及适应新情况等方面的能力。智商测试的结果通常会与同龄群体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按照标准尺度转换为智商分数。
智商测试最早由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及其学生一起开发,后来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多种版本的智力测验工具,如斯坦福-比奈智商量表。智商测试中,一般将人口的平均智商设定为100,标准差通常设为15。这意味着大约68%的人群智商得分会在85至115之间,智商高于130的人被认为是智力超常,低于70则可能表明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智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和潜力,因为它仅侧重于某些认知能力,而忽略了诸如情商、社会技能、创造力以及其他非认知能力等多个影响个人成功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智商测试的结果也会受到测试者当时的心理状态、测试环境以及测试本身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
脑力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 注意力:能够集中精神处理信息,忽略无关干扰的能力。
- 记忆力: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能力,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 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抽象思维、概念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 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效率。
- 创造力:产生新想法和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
- 决策能力:在多个选项中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
- 语言能力:理解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脑力的发展受到遗传、教育、环境和个人努力的影响。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增强脑力。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的体育锻炼、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也对脑力的维持和提升有积极作用。脑力是个体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上述内容的综合,是为体质要素。
三、影响体质的内在因素
影响一个人体质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遗传因素:
- 遗传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体质基础,比如体型、身高、肌肉骨骼系统的发育、代谢率、免疫系统功能、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等。有些人可能因为遗传而具有较好的运动能力或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反之也可能继承了家族中不利的健康倾向。
- 生理机能:
- 内在生理状态包括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新陈代谢的速率和效率。这些机能状态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健康状况和体能表现。
- 免疫系统:
- 免疫系统的强弱和反应性也属于内在因素,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维持机体健康。
- 精神及心理因素:
- 情绪、精神压力、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等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体质。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或失眠可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同时也会影响身体恢复和整体健康。
- 疾病与慢性病状态:
- 患有慢性疾病或有过敏体质的人,其体质会受到相应病症的影响。例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营养吸收,进而影响体质;过敏体质则可能导致反复发作的过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 年龄与发育阶段:
- 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生理机能会发生自然衰退,影响体质和健康状况。
- 激素与荷尔蒙水平:
-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青春期、更年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会显著影响个人的体质和健康。
总结来说,内在因素涵盖了从基因遗传到生理、心理各层面的内容,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个体独特的体质特征,并且这些内在因素往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健康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优化内在因素对体质的影响。
- 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青春期、更年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会显著影响个人的体质和健康。
四、影响体质的外在因素
体质要素相包括了教育要素当中的体育,但比体育的范围更大,着重点也不尽相同,更加强调身体的质量结果,教育更重视过程。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让位于考试科目,长期重视不够。大家可以看到,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的操场,多数时间都是空空荡荡的,幼儿园稍好一些。
从影响因素来讲,一个孩子从小开始的体质要素的成长,主要责任在于家长,应按照影响因素逐项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不足,以后可能和语文、数学并列纳入中高考范围。有人可以觉得这对先天身体不好的不公平,都一样才不公平呢。
各位家长可以做一个实验,就是你孩子上课或上自习的时间,你也找把椅子坐上去,下课才能站起来,坐上相同的时间长度;你不用去学校,在家就可以了,没有老师上课可以看课程的视频,注意不能看影视剧,只能看课程;中间一般不上厕所也不能吃东西,现在孩子上课好歹是有喝水了,我们上学的时候是很少喝水的;晚上和孩子做一下相同的作业。连续体验一周的时间,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劳动强度。这方面,实际当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就是说学生因为现在年轻,身体正处于最健康的阶段,实际的负荷强度可能已经处于十分有害的程度。
每天晚上、休息日、寒暑假还有很多作业,还要去课外补习班,身体负担是否已经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这是家长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过大的精神压力也是十分有害的。不少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完成更高的学业的训练目标。
从饮食健康上来讲,食物中的有害物质,已经在严重损害人们的健康:杀虫剂、除草剂、催熟剂、保鮮剂、抗生素、激素等在食物中的残留,已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了。
满血地活着,是成长游戏中持续存在、能够战斗的角色的前提条件。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的环境因素总结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利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
- 家庭氛围:缺乏和谐与支持的家庭氛围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 父母教养方式:过于严厉或忽视的教养方式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 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不利的学校环境因素包括:
-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紧张或不和谐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 同伴关系: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饮酒等。
-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社会舆论等,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产生间接影响。不利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 社会舆论:不良的社会舆论和价值观念可能误导青少年,影响其行为选择。
- 网络环境:网络的过度使用和不健康内容可能对青少年的视力、睡眠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生活方式变化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对青少年健康构成挑战。不利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
- 身体活动减少:由于体力劳动的减少和屏幕时间的增加,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普遍不达标,增加了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 屏幕时间增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可能导致青少年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
- 教育竞争压力
教育竞争和压力可能导致青少年承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其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不利的教育因素包括:
- 课业负担过重:长时间的学习和作业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足够的休息和运动,影响其生长发育。
- 其他环境因素
- 环境污染: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呼吸系统健康。
- 噪音污染: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能影响青少年的听力和心理健康。
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环境。这包括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以及通过政策和法规减少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