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f性能分析

目录

一、perf安装

1.安装perf

2.查看perf版本

3.perl和FlameGraph安装 

二、快速上手指南

1.perf指令详解

2.测试代码

3.使用perf对系统CPU事件做采样

4.打印调用栈

5.生成火焰图

三.火焰图含义

1.基本概念

2.鼠标悬停

3.点击放大

四、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perf安装

 1.安装perf

# Ubuntu系统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tools-common linux-tools-generic linux-tools-`uname -r`
# Centos系统
yum install -y perf

2.查看perf版本

$ perf --version
perf version 5.4.44

3.perl和FlameGraph安装 

利用这个开源工具可以将报告生成可视化的svg图片,更容易查看对应的CPU开销时间和调用栈深度。

git clone --depth 1 https://github.com/brendangregg/FlameGraph.git
# 安装perl
yum install -y perl
# Ubuntu
apt install  -y perl

二、快速上手指南

1.perf指令详解

让我们从 perf 命令(performance 的缩写)讲起,它是 Linux 系统原生提供的性能分析工具,会返回 CPU 正在执行的函数名以及调用栈(stack)。

通常,它的执行频率是 99Hz(每秒99次),如果99次都返回同一个函数名,那就说明 CPU 这一秒钟都在执行同一个函数,可能存在性能问题。

sudo perf record -F 99 -p 13204 -g -- sleep 30

上面的代码中,perf record表示记录,-F 99表示每秒99次,-p 13204是进程号,即对哪个进程进行分析,-g表示记录调用栈,sleep 30则是持续30秒。

运行后会产生一个庞大的文本文件。如果一台服务器有16个 CPU,每秒抽样99次,持续30秒,就得到 47,520 个调用栈,长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行。

2.测试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void long_test() {
    int i, j;
    for (i = 0; i < 1000000; i++) j = i;
}

void long_test2() {
    int i, j;
    for (i = 0; i < 10000; i++) j = i;
}


void foo2() {
    int i;
    for (i = 0; i < 1000; i++) long_test2();
}

void foo1() {
    int i;
    for (i = 0; i < 1000; i++) long_test();
}
int main(void) {
    foo1();
    foo2();
}

 3.使用perf对系统CPU事件做采样

采样60s,会生成一个perf.data文件。

# 方式一:对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进行采样
perf record -p PID -g -- sleep 60
# 方式二:全新运行一个二进制文件main,进行采样
sudo perf record -F 99 -g ./test -- sleep 60

4.打印调用栈

 为了便于阅读,perf record命令可以统计每个调用栈出现的百分比,然后从高到低排列。

sudo perf report -n --stdio

5.生成火焰图

生成火焰图的脚本
对二进制文件main进行10秒的采样,然后生成火焰图
非root用户需要加sudo

perf script -i perf.data &> perf.unfold
./FlameGraph/stackcollapse-perf.pl perf.unfold &> perf.folded
./FlameGraph/flamegraph.pl perf.folded > perf.svg

在浏览器中打开

三.火焰图含义

1.基本概念

y 轴表示调用栈,每一层都是一个函数。调用栈越深,火焰就越高,顶部就是正在执行的函数,下方都是它的父函数。

x 轴表示抽样数,如果一个函数在 x 轴占据的宽度越宽,就表示它被抽到的次数多,即执行的时间长。注意,x 轴不代表时间,而是所有的调用栈合并后,按字母顺序排列的。

火焰图就是看顶层的哪个函数占据的宽度最大。只要有"平顶"(plateaus),就表示该函数可能存在性能问题。

颜色没有特殊含义,因为火焰图表示的是 CPU 的繁忙程度,所以一般选择暖色调。

2.鼠标悬停

火焰的每一层都会标注函数名,鼠标悬浮时会显示完整的函数名、抽样抽中的次数、占据总抽样次数的百分比。下面是一个例子。

Function:fool(1757575740 samples, 99.43%)

3.点击放大

在某一层点击,火焰图会水平放大,该层会占据所有宽度,显示详细信息。

左上角会同时显示"Reset Zoom",点击该链接,图片就会恢复原样。

四、局限性

两种情况下,无法画出火焰图,需要修正系统行为。

(1)调用栈不完整

当调用栈过深时,某些系统只返回前面的一部分(比如前10层)。

(2)函数名缺失

有些函数没有名字,编译器只用内存地址来表示(比如匿名函数)。

参考文献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17/09/flame-graph.html

火焰图介绍论文

火焰图官方主页

google-perftools 简介 google-perftools 是一款针对 C/C++ 程序的性能分析工具,它是一个遵守 BSD 协议的开源项目。使用该工具可以对 CPU 时间片、内存等系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分析,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进行 CPU 时间片的剖析。 google-perftools 对一个程序的 CPU 性能剖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编译目标程序,加入对 google-perftools 库的依赖。 2. 运行目标程序,并用某种方式启动 / 终止剖析函数并产生剖析结果。 3. 运行剖结果转换工具,将不可读的结果数据转化成某种格式的文档(例如 pdf,txt,gv 等)。 安装 您可以在 google-perftools 的网站 (http://code.google.com/p/google-perftools/downloads/list) 上下载最新版的安装包。为完成步骤 3 的工作,您还需要一个将剖析结果转化为程序员可读文档的工具,例如 gv(http://www.gnu.org/software/gv/)。 编译与运行 您需要在原有的编译选项中加入对 libprofiler.so 的引用,这样在目标程序运行时会加载工具的动态库。例如本例中作者的系统中,libprofiler.so 安装在"/usr/lib"目录下,所以需要在 makefile 文件中的编译选项加入“-L/usr/lib -lprofiler”。 google-perftools 需要在目标代码的开始和结尾点分别调用剖析模块的启动和终止函数,这样在目标程序运行时就可以对这段时间内程序实际占用的 CPU 时间片进行统计和分析。工具的启动和终止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a. 使用调试工具 gdb 在程序中手动运行性能工具的启动 / 终止函数。 gdb 是 Linux 上广泛使用的调试工具,它提供了强大的命令行功能,使我们可以在程序运行时插入断点并在断点处执行其他函数。具体的文档请参照 http://www.gnu.org/software/gdb/,本文中将只对用到的几个基本功能进行简单介绍。使用以下几个功能就可以满足我们性能调试的基本需求,具体使用请参见下文示例。 命令 功能 ctrl+c 暂停程序的运行 c 继续程序的运行 b 添加函数断点(参数可以是源代码中的行号或者一个函数名) p 打印某个量的值或者执行一个函数调用 b. 在目标代码中直接加入性能工具函数的调用,该方法就是在程序代码中直接加入调试函数的调用。 两种方式都需要对目标程序重新编译,加入对性能工具的库依赖。对于前者,他的好处是使用比较灵活,但工具的启动和终止依赖于程序员的手动操作,常常需要一些暂停函数(比如休眠 sleep)的支持才能达到控制程序的目的,因此精度可能受到影响。对于后者,它需要对目标代码的进行修改,需要处理函数声明等问题,但得到的结果精度较高,缺点是每次重新设置启动点都需要重新编译,灵活度不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采用有效的方式。 示例详解 该程序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文中有两处耗时的无用操作,并且二者间有一定的调用关系。 清单 1. 示例程序 void consumeSomeCPUTime1(int input){ int i = 0; input++; while(i++ < 10000){ i--; i++; i--; i++; } }; void consumeSomeCPUTime2(int input){ input++; consumeSomeCPUTime1(input); int i = 0; while(i++ < 10000){ i--; i++; i--; i++; } }; int stupidComputing(int a, int b){ int i = 0; while( i++ < 10000){ consumeSomeCPUTime1(i); } int j = 0; while(j++ < 5000){ consumeSomeCPUTime2(j); } return a+b; }; int smartComputing(int a, int b){ return a+b; }; void main(){ int i = 0; printf("reached the start point of performance bottle neck\n"); sleep(5); //ProfilerStart("CPUProfile"); while( i++ MyProfile.pdf 转换后产生的结果文档如下图。图中的数字和框体的大小代表了的某个函数的运行时间占整个剖析时间的比例。由代码的逻辑可知,stupidComputing,stupidComputing2 都是费时操作并且它们和 consumeSomeCPUTime 存在着一定的调用关系。 图 1. 剖析结果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一个 Linux 平台上的性能剖析工具 google-perftools,并结合实例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使用该工具配置、使用及分析性能瓶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