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eans++聚类算法(matlab实现)

K-means++聚类算法


前言

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K-means算法的改进版,其在选择初始质心时采用了一种更加聪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局部最优解。具体来说,K-means++算法的初始质心是根据距离数据点最远的原则来选择的,这样可以保证初始质心的分布更加广泛,从而使得算法更容易找到全局最优解。

K-means算法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0276082/article/details/130231301?spm=1001.2014.3001.5501


一、算法简介

k-means++ 是一种改进的 k-means 聚类算法,它可以更好地初始化聚类中心,从而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 k-means 中,初始的聚类中心通常是随机选择的,这可能会导致聚类结果不稳定,因为聚类中心的位置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聚类结果。k-means++ 算法通过一种启发式的方式选择初始聚类中心,使得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远,从而提高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K-means++算法步骤

K-means++算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1.从数据集中随机选择一个数据点作为第一个质心。

2.对于每个数据点x,计算它与已选取的质心中距离最近的距离D(x),并将D(x)的值累加起来得到一个累积距离S。

3.从剩余的数据点中随机选择一个数据点y,使得每个数据点被选中的概率与它与已选取的质心中距离最近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即P(y) = D(y)^2 / S。这样选择的质心距离已选取的质心较远,从而保证了初始质心的分布更加广泛。

4.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选取k个质心为止。

5.运行K-means算法,将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质心,并更新质心的位置。

6.重复运行步骤5,直到质心的位置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三、K-means++算法matlab实现

% 生成数据
X = [randn(100,2); randn(100,2)+5; randn(100,2)+10];

%聚类种类
K = 3;
max_iters = 10;
centroids = init_centroids(X, K);

% 迭代更新簇分配和簇质心
for i = 1:max_iters
    % 簇分配
    labels = assign_labels(X, centroids);
    % 更新簇质心
    centroids = update_centroids(X, labels, K);
end

% 绘制聚类结果
colors = ['r', 'g', 'b'];
figure;
hold on;
for i = 1:K
    plot(X(labels == i, 1), X(labels == i, 2), [colors(i) '*']);
    plot(centroids(i, 1), centroids(i, 2), [colors(i) 'o'], 'MarkerSize', 10, 'LineWidth', 3);
end
title('K-means++ ');
legend('类别1', '质心1', '类别 2', '质心 2', '类别 3', '质心 3');
hold off;
% 初始化簇质心函数
function centroids = init_centroids(X, K)
    % 随机选择一个数据点作为第一个质心
    centroids = X(randperm(size(X, 1), 1), :);
    % 选择剩余的质心
    for i = 2:K
        D = pdist2(X, centroids, 'squaredeuclidean');
        D = min(D, [], 2);
        D = D / sum(D);
        centroids(i, :) = X(find(rand < cumsum(D), 1), :);
    end
end

% 簇分配函数
function labels = assign_labels(X, centroids)
    [~, labels] = min(pdist2(X, centroids, 'squaredeuclidean'), [], 2);
end

% 更新簇质心函数
function centroids = update_centroids(X, labels, K)
    centroids = zeros(K, size(X, 2));
    for i = 1:K
        centroids(i, :) = mean(X(labels == i, :), 1);
    end
end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K-means++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选择初始质心时考虑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使得初始质心的分布更加广泛,从而避免了K-means算法的局部最优解问题。实践证明,K-means++算法的聚类效果优于K-means算法,特别是在较大的数据集上。

需要注意的是,K-mean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因为需要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已选取的质心中距离最近的距离,而这个计算是O(kn)的,其中k是簇的数量,n是数据点的数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数据集的大小和计算资源的限制进行调整和优化

  • 19
    点赞
  • 9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3
    评论
### 回答1: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它可以更好地初始化聚类中心,从而提高聚类的准确性和效率。在Matlab中,可以使用自带的kmeans函数来实现k-means++聚类算法。该函数的语法如下: [idx, C] = kmeans(X, k, 'Distance', distance, 'Start', start) 其中,X是数据矩阵,每行表示一个样本,每列表示一个特征;k是聚类数;distance是距离度量方式,可以选择'cityblock'、'cosine'、'correlation'、'euclidean'等;start是聚类中心的初始值,可以选择'plus'表示使用k-means++算法初始化。 使用kmeans函数进行k-means++聚类算法的示例代码如下: % 生成随机数据 X = randn(100, 2); % 使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聚类 [idx, C] = kmeans(X, 3, 'Distance', 'cityblock', 'Start', 'plus'); % 可视化聚类结果 scatter(X(:,1), X(:,2), 10, idx, 'filled'); hold on; scatter(C(:,1), C(:,2), 50, 'k', 'filled'); hold off; 上述代码生成了一个随机数据矩阵X,然后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其聚为3类,并可视化聚类结果。 ### 回答2: k-means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图像分割、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在此过程中,k表示将数据分成的簇的数量。算法将数据分为多个簇,使得每个簇的数据点都获得尽可能相似的特征。 Matlab是一款常见的科学计算软件,可以方便地实现k-means聚类算法。在Matlab中,可以使用kmeans函数来实现算法。 在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以便能够成功聚类。通常需要进行数据缩放和标准化处理,以避免数据的差异影响聚类结果。 k-means算法的主要步骤是: 1. 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 将所有的数据点分配到最近的聚类中心中 3. 计算每个簇的中心点,即新的聚类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到达了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 在Matlab中,可以通过调用kmeans函数来执行这些步骤。例如,下面的代码演示了如何将一个包含n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有m个特征的矩阵进行聚类,并将其分为k个簇: idx = kmeans(data, k); 其中,data为包含数据点的矩阵,k为需要分的簇的数量。kmeans函数将返回一个长度为n的向量,其中的值表示每个数据点所属的簇的索引号。 另外,k-means算法聚类结果通常需要通过可视化来进行分析和解释。Matlab中有许多可视化工具,如scatter函数可用于显示数据点的聚类分布情况。例如: scatter(data(:,1), data(:,2), 10, idx, 'filled'); 这将显示一个散点图,其中每个数据点的颜色代表其所属的簇。通过可视化,可以更清晰地了解k-means算法聚类结果,以帮助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数据。 ### 回答3: k-means聚类算法可以用于将数据分为k个不同的组,从而实现数据分类的目的,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中常用的算法之一。在实际使用时,我们需要先确定k值,然后将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赋予一个初始的类别(将其随机分配给k个初始类别中的一个),接着迭代地进行以下两个步骤: 1. 分析类别中心:每个数据点属于一个类别,因此我们更新每个类别的中心点,即计算该类别中所有点的均值,以确定类别的中心。 2. 重新分配数据点到类别:接下来我们根据数据点距离类别中心的距离,来重新将数据点划分到最近的类别中。 以上两个步骤交替进行,知道类别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而在MATLAB中,我们可以用kmeans()函数实现k-means聚类算法,其基础语法格式如下: [idx,C] = kmeans(X,k) 其中: - X表示数据集,每一行表示一个数据点 - k表示期望的类别数目 - idx是数据集中每个数据点所属类别的一个向量,长度为数据点数目,即idx(i)表示X(i,:)所属的类别 - C是各个类别中心点的坐标 除了上述基本格式外,MATLAB还提供了许多其他调用方式,以及用于可视化聚类结果的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k-means聚类算法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对数据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数据清洗、标准化等操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寸光阴不可轻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