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垃圾回收算法以及垃圾回收器

一、什么样的对象可以被标记为垃圾?

1、Java中的四种引用: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

强引用:new出来的对象
软引用:发生GC后,内存够用,不会回收软引用
弱引用:不管内存够不够用,都会回收
虚引用:只是提醒发生过GC操作

2、JVM如何检测对象是否可以回收(检测对象为垃圾)
1)、引用计数法
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一个地方引用一个对象,引用计数器+1;每当一个引用无效时,引用计数器-1,当计数器为0时,说明对象没有引用,可以被回收。
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相互引用问题
2)、可达性分析
所有引用的对象想象成为一棵树,从树的根节点GC Roots出发,遍历所有的树枝对象,这些对象称之为可达对象,其他的对象称之为不可达对象
可以作为GC Roots的对象: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对象;本地方法栈中JNI(java native API)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二、垃圾回收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分标记和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处所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标记阶段:利用可达性分析过程,遍历所有GC Roots对象,对可以到达的对象添加标识。
清除阶段:对堆内存进行遍历,如果发现对象没有被标记,则当前对象可以被回收。

它有两点不足:一个效率问题,标记和清除过程都效率不高;一个是空间问题,标记清除之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类似于我们电脑的磁盘碎片),空间碎片太多导致需要分配大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而不得不提前触发另一次垃圾回收动作。

2、复制算法

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需要使用其中一块。当一块内存用完了,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上面,然后再把刚刚用完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就解决了内存碎片问题,但是代价就是可以用内容就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3、标记-整理算法

复制算法在对象存活率较高时就会进行频繁的复制操作,效率将降低。因此又有了标记-整理算法,标记过程同标记-清除算法,但是在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都向一侧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4、分代回收算法

根据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方法区称为永久代(在新的版本中已经将永久代废弃,引入了元空间的概念,永久代使用的是JVM内存而元空间直接使用物理内存)。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收集算法。

从一个object1来说明其在分代垃圾回收算法中的回收轨迹。

1>、object1新建,出生于新生代的Eden区域。

2>、minor GC,object1 还存活,移动到Fromsuvivor空间,此时还在新生代。

3>、minor GC,object1 仍然存活,此时会通过复制算法,将object1移动到ToSuv区域,此时object1的年龄age+1。

4>、minor GC,object1 仍然存活,此时survivor中和object1同龄的对象并没有达到survivor的一半,所以此时通过复制算法,将fromSuv和Tosuv 区域进行互换,存活的对象被移动到了Tosuv。

5>、minor GC,object1 仍然存活,此时survivor中和object1同龄的对象已经达到survivor的一半以上(toSuv的区域已经满了),object1被移动到了老年代区域。

6>、object1存活一段时间后,发现此时object1不可达GcRoots,而且此时老年代空间比率已经超过了阈值,触发了majorGC(也可以认为是fullGC,但具体需要垃圾收集器来联系),此时object1被回收了。fullGC会触发 stop the world。

在新生代的时刻,会用到复制算法,在老年代时,有可能会用到标记-清楚算法(mark-sweep)算法或者标记-整理算法

三、垃圾收集器

主要说一下CMS收集器、G1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一种以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停顿时间短。

基于“标记清除”算法,并发收集、低停顿,运作过程复杂,分4步:

1)初始标记:仅仅标记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速度快,但是需要“Stop The World”

2)并发标记:就是进行追踪引用链的过程,可以和用户线程并发执行。

3)重新标记:修正并发标记阶段因用户线程继续运行而导致标记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比初始标记时间长但远比并发标记时间短,需要“Stop The World”

4)并发清除:清除标记为可以回收对象,可以和用户线程并发执行

由于整个过程耗时最长的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都可以和用户线程一起工作,所以总体上来看,CMS收集器的内存回收过程和用户线程是并发执行的。

CSM收集器有3个缺点:

1)对CPU资源非常敏感

并发收集虽然不会暂停用户线程,但因为占用一部分CPU资源,还是会导致应用程序变慢,总吞吐量降低。

2)无法处理浮动垃圾(在并发清除时,用户线程新产生的垃圾叫浮动垃圾),可能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失败。

3)产生大量内存碎片:CMS基于"标记-清除"算法,清除后不进行压缩操作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这样会导致分配大内存对象时,无法找到足够的连续内存,从而需要提前触发另一次Full GC动作。

G1是面向服务端应用的垃圾收集器。它的使命是未来可以替换掉CMS收集器。

G1收集器特性:

并行与并发:能充分利用多CPU、多核环境的硬件优势,缩短停顿时间;能和用户线程并发执行。

分代收集:G1可以不需要其他GC收集器的配合就能独立管理整个堆,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新生对象和已经存活一段时间的对象。

空间整合:整体上看采用标记整理算法,局部看采用复制算法(两个Region之间),不会有内存碎片,不会因为大对象找不到足够的连续空间而提前触发GC,这点优于CMS收集器。

可预测的停顿:除了追求低停顿还能建立可以预测的停顿时间模型,能让使用者明确指定在一个长度为M毫秒的时间片段内,消耗在垃圾收集上的时间不超N毫秒,这点优于CMS收集器。

为什么能做到可预测的停顿?

是因为可以有计划的避免在整个Java堆中进行全区域的垃圾收集。

G1收集器将内存分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新生代和老年代概念保留,但是已经不再物理隔离。

G1跟踪各个Region获得其收集价值大小,在后台维护一个优先列表;

每次根据允许的收集时间,优先回收价值最大的Region(名称Garbage-First的由来);

这就保证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获取尽可能高的收集效率。

回收过程可以分为4个步骤(与CMS较为相似):

1)初始标记:仅仅标记GC Roots能直接关联到的对象,并修改TAMS(Next Top at Mark Start)的值,让下一阶段用户程序并发运行时能在正确可用的Region中创建新对象,需要“Stop The World”

2)并发标记:从GC Roots开始进行可达性分析,找出存活对象,耗时长,可与用户线程并发执行

3)最终标记:修正并发标记阶段因用户线程继续运行而导致标记发生变化的那部分对象的标记记录。并发标记时虚拟机将对象变化记录在线程Remember Set Logs里面,最终标记阶段将Remember Set Logs整合到Remember Set中,比初始标记时间长但远比并发标记时间短,需要“Stop The World”

4)筛选回收:首先对各个Region的回收价值和成本进行排序,然后根据用户期望的GC停顿时间来定制回收计划,最后按计划回收一些价值高的Region中垃圾对象。回收时采用复制算法,从一个或多个Region复制存活对象到堆上的另一个空的Region,并且在此过程中压缩和释放内存;可以并发进行,降低停顿时间,并增加吞吐量。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