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整理自汤国安、钱柯健、熊礼阳等教授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 基础实验操作100例》。感谢!
- 栅格计算器计算nodata栅格数据最后结果依然是nodata。例如两条栅格线段进行相加结果只有两条线段的交点。
文章目录
- 1、多图层叠加查询
-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创建闭合线内部缓冲区
- 4、灾害影响缓冲区分析
- 5、气体扩散空间分析
- 6、按网格统计点要素
- 7、按要素分区统计路网
- 8、按栅格分区统计路网
- 9、分区统计降雨量
- 10、随机采样统计
- 11、创建最小边界几何
- 12、聚集点空间特征分析
- 13、查找点集中最近最远点
- 14、查找面到直线的最近点位置
- 15、创建线要素间的最近垂线
- 16、矢量面重叠分析
- 17、计算矩形方向
- 18、按距离分配空间
- 19、创建面要素的Voronoi
- 20、创建点、线、面要素混合的Voronoi
- 21、栅格欧式分配
- 22、以图形与表格构建趋势面
- 23、插值模型的精度分析
- 24、计算栅格图层总和值
- 25、平滑处理栅格数据
- 26、创建地形剖面图
- 27、计算河道方向坡度
- 28、计算上游集水区污染值
- 29、三维爆炸分析
- 30、三维可视化分析
1、多图层叠加查询
基于位置的查询是进行多图层叠加分析的常用功能,突出了地理数据最关键的属性——位置。
按位置查询 | 目标图层 | 源图层 | 空间选择方法 | 实例 |
---|---|---|---|---|
需要导出数据选择的图层 | 标识导出哪些数据的图层 | ![]() |
查询河流经过的网格,目标图层为河流,源图层为网格,选择方法为“与源图层要素相交” |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查询并导出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位置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执行标识操作 | 标识 | 【分析工具】>【叠加分析】>【标识】 | 两个土地利用图层 | 结果两个图层的属性字段都会被保留 | ||
2 | 提取土地利用变化区域 | 按属性选择 | 【属性表】>【表选项】>【按属性选择】 | 1_ID<>2_ID | 导出所选要素 |
3、创建闭合线内部缓冲区
首先要将线的方向进行符号化,确定缓冲区侧方向的参数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位置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符号化线的方向 | 符号选择器 | 选择“Arrow at end”符号 | 线的方向为顺时针,则线内部缓冲区范围在沿线方向的右侧 | |||
2 | 创建内部缓冲区 | 缓冲区 | 【分析工具】>【邻域分析】>【缓冲区】 | line | buffer | 侧类型选择“RIGHT”或“LEFT”,末端类型选择“FLAT” | |
3 | 将线要素转为面要素 | 要素转面 | 【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面】 | line | polygon | ||
4 | 裁剪缓冲区 | 裁剪 | 【分析工具】>【提取】>【裁剪】 | buffer | buffer_clip | 裁剪要素为“polygon” |
4、灾害影响缓冲区分析
将受灾范围缓冲区数据属性赋予道路数据进行符号化得出不同影响级别的道路数据。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计算潜在影响范围数据 | 多环缓冲区 | 灾害范围数据 | buffer | 若实际操作的数据具有坐标系单位,请务必选择该坐标系下的距离单位 | |
2 | 叠加分析各影响区内的道路 | 标识 | 受灾害影响的道路数据 | buffer_affect | 标识要素为“buffer” | |
3 | 符号化显示不同影响下的道路 | 符号系统>类别 |
5、气体扩散空间分析
开敞空间:建筑物以外的空间,即道路、绿地等。
密闭空间:建筑物内部。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符号化显示土地利用 | 符号系统>类别>唯一值 | landuse | |||
2 | 计算扩散范围 | 缓冲区 | 气体泄漏地点spot | affected | 距离设为300米 | |
3 | 提取密闭空间建筑物 | 按属性选择 | TYPE=Building | |||
4 | 提取开敞区域 | 擦除 | affected | open | 擦除要素设为土地利用类型数据landuse | |
5 | 计算开敞空间面积 | 添加字段、计算几何 |
6、按网格统计点要素
空间点分布分析中应用样方分析方法时需要用到。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创建公里网格统计单元 | 创建鱼网 | grid | 行数和列数根据模板范围和像元宽度高度计算得到 | ||
2 | 格网统计 | 连接数据,另一个基于空间位置的图层的连接数据 | statistic | 连接数据为点数据,汇总属性为总和 | ||
3 | 制作用户登陆人数的空间分布图 | 符号系统,唯一值 | 值字段为“count_”个数,添加所有值 |
7、按要素分区统计路网
标识得到被省份分区所标识的公路数据,同一公路数据在边界处被分割。(矢量格式分区图层)
序号 | 步骤 | 工具 | 输入要素 | 输出要素 | 参数设置 | 备注 |
---|---|---|---|---|---|---|
1 | 标识公路数据 | 标识 | roads | marked_line | 标识要素为province | 得到被省份分区所标识的公路数据,同一公路数据在边界处被分割 |
2 | 计算公路长度 | 属性表、添加字段、计算几何 | ||||
3 | 统计各省公路长度 | 汇总 | 汇总字段“PROVINCE”,统计字段“road_len”,汇总属性“总和” | |||
4 | 绘制统计直方图 | 视图 |
8、按栅格分区统计路网
欧氏距离求栅格数据分区,再转矢量。(栅格格式分区图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