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欺骗干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作用距离、高分辨成像等优点,其在资源遥感、地理测绘等民用领域与战场侦查、精确制导等军事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而随着SAR的日益广泛应用,针对SAR的对抗技术也引起了国际雷达界的重点关注。例如,在日益紧张的乌克兰局势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哨兵一号星载SAR卫星图像在乌克兰东部区域受到严重干扰,使得俄罗斯在战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此前,俄罗斯的电子对抗部队就曾对于这颗侦察卫星发动攻击,使得,哨兵一号卫星突然失去了信号,而且北约雷达上俄乌边境地区也是一片漆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SAR干扰主要集中在压制干扰上,压制干扰的研究较多,但是欺骗干扰的研究不足,但是欺骗干扰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小不言而喻,在战争中其致命性比压制干扰更为可怕,往往对于某个SAR图像判断出现失误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战争结果,因此对于SAR欺骗干扰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下图展示了SAR电子对抗中主要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AR欺骗干扰作为SAR对抗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干扰功率低、灵活性强、逼真度高等优点,是目前雷达信号处理与电子对抗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SAR欺骗干扰是为了产生有效的虚假场景回拨,需要对虚假场景中的散射点进行精细调制,以保证各虚假散射点干扰自身的相干性以及不同的虚假散射点之间的幅相特性差异。SAR平台由于其运动的自由性较大,因此需要对SAR工作信号参数和平台运动参数进行实时的侦察,从而及时调整欺骗干扰调制参数,以确保干扰质量。
在SAR欺骗干扰中主要可以研究的方向主要有提高SAR欺骗干扰的质量、提高欺骗干扰算法的实现性能两个方向,而提高欺骗干扰的质量又可以分为扩大欺骗干扰的保护范围、提高虚假目标的逼真度两点,提高算法性能主要可以分为增强算法的适用性和算法的快速实现。

二、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SAR欺骗干扰的研究主要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周峰团队、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周峰团队从一开始考虑到平台存在运动误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虚假场景合成孔径雷达欺骗式干扰的实时性方法.该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分步处理的虚假场景信号的快速生成方法,保证了虚假场景生成的实时性。此后又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场景的实时欺骗干扰算法,该算法在对 SAR 欺骗干扰几何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场景干扰图像模板进行分块并行调制,从而保证了大场景欺骗干扰算法的实时性。
其团队培养的硕士王刚将博弈论应用于SAR欺骗干扰中,结合博弈论,建立干扰赢得矩阵,将干扰和抗干扰有效地联系起来,分析 SAR 干扰与抗干扰的资源配置及其最优化的对抗策略选择,把 SAR 对抗双方的博弈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博士王金伟针对常规 SAR-GMTI 技术主要考虑静止杂波对运动目标检测的影响,当场景中存在欺骗干扰时,欺骗式干扰将严重影响真实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标定,提出了一种具有欺骗式干扰抑制能力的频率分集阵列SAR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降低了在干扰抑制过程中造成 SAR 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另外该团队还研究了SAR基于多通道干扰抑制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通道欺骗式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中提出利用场景回波的多普勒谱具有固定相位差来构造通道的导向矢量,进而达到对欺骗式干扰进行抑制。
该团队较新的研究成果为针对圆周SAR的航迹参数难以获取,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接收机的圆周SAR欺骗干扰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侦察圆周SAR的具体参数信息,直接从多接收机的斜距差中求解敌方SAR系统的参数整体,进而进行干扰调制。
2.2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团队较早提出SAR欺骗干扰是李伟针对星载SAR系统中虚假场景干扰的信号形式和产生方法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双站定位的欺骗干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雷达进行无源定位,并对其轨迹进行平滑,然后再产生干扰信号,满足了欺骗干扰对被干扰源准确位置信息的要求,消除了定位时随机误差对成像的影响。
此后王雪松等人提出了两种有源假目标欺骗干扰实施方案,都采取频域处理,并且只需要测量干扰机相对于雷达的角度信息即可。此后,其又立足于干扰机天线收发分时体制,研究了方位向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方法。另外,在静态虚假目标的基础上,利用有源运动调制干扰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动调制的SAR新型复合有源干扰方法。建立了基于微动调制的复合有源干扰信号模型,该方法可对SAR在方位向上实现多个匀(加)速虚假运动目标的欺骗干扰效果。
此外林晓烘等人针对静止虚假场景覆盖干扰无法有效对抗 SAR-GMTI 雷达系统,提出了一种能将静止虚假场景干扰信号快速转换为匀速运动虚假场景干扰信号的方法,最后实现可对SAR-GMTI 形成匀速运动虚假场景的干扰效果,能同时保护静止场景和运动目标。
最后刘永才等人做了一些基于延迟-移频的 SAR 有源欺骗干扰有效区域研究的工作,得出了基于延迟-移频的 SAR 有源欺骗干扰适用于干扰机附近小范围区域的防护。
2.3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团队主要是最开始的王建国等人提出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欺骗干扰算法一般的算法是逐个计算目标点的信号, 然后再累加。 通过推导, 改成先调制相位再计算信号, 得到相应的矩阵运算方式,极大的提高了运算效率。另外其还在双基SAR欺骗式干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双基SAR欺骗式干扰的散焦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可容忍散焦条件,由此可确定雷达接收机的允许设定范围并生成欺骗式干扰信号。此外其还提出利用脉间调频斜率抖动的复杂调制LFM信号,实现对数字储频欺骗干扰的抑制。
2.4 其他
最后是现在比较多人尝试将深度学习应用于SAR欺骗干扰的研究中,如传统 SAR 抗欺 骗式干扰通过对发射信号进行复杂调制抑制干扰回波积累成像,无法对已经受欺骗式干扰的图像进行抗干扰。本文首先将 SAR 图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时完成对图像的分类,此时图像边缘信息明显,能够较好的分辨出目标类型。但是真实目标阴影特征相对较弱,难以被学习和区分。接下来结合大津法和形态学运算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多值化处理,多值化后的目标边缘信息有所损失但阴影特征得到了增强,这时将图像通过新的网络实现真假目标的判定从而判断 SAR 图像是否已经受到干扰并标记出欺骗目标。

三、主要步骤

3.1原理概述
干扰机通过侦测 SAR 的运动平台及雷达信号参数,将虚假目标或场景通过调制后生成干扰回波并发射至接收机。接收机收到的回波信号为干扰回波和真实回波的叠加,通过成像处理后干扰信号在图像域表现为在真实 SAR 图像的基础上叠加了干扰机生成的虚假图像。
3.2信号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关键技术
典型的 SAR 假目标欺骗干扰可以分为直达波欺骗干扰和散射波欺骗干扰两类。直达波欺骗干扰指的是,干扰机截获敌方SAR信号之后,将接收的雷达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直接发射向对方的接收机所在的范围,敌方雷达接收到干扰信号后再进行图 2.2 所示的成像处理;散射波欺骗干扰指的是,干扰机截获敌方 SAR 信号之后,对接收的雷达信号进行调制,然后,将其发射到某一场景区域,经该区域的散射后进入敌方接收机,敌方雷达接收到干扰信号后再进行成像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点目标模型
点目标欺骗干扰实现起来相对简单,然而从原理和仿真图像可以看出点目标模型的局限性。由于其不能充分模拟不同姿态、不同运动状态以及不同频段下的虚假目标,以致其不能产生更加逼真的干扰效果,因此通常会基于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进行欺骗干扰。雷达发射电磁波,电磁波照射目标经过散射后形成回波,因此,要想弥补点目标欺骗干扰模型所存在的局限性,就必须在进行欺骗干扰调制时充分考虑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这样便可以使假目标回波更接近真实目标回波,才能在对方 SAR 的后处理中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基于目标电磁特性调制的欺骗干扰方法可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平动调制;第二步,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及姿态调制。平动调制可以获得所需位置的虚假点目标信号;电磁散射特性与姿态调制首先需要在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模型,然后对经过上一步处理后的信号进一步调制,得到虚假目标的干扰回波信号。
3.5、散射波欺骗干扰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 S 代表 SAR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沿理想路线以速度 v 匀速直线飞行,SAR天线相位中心坐标为(vta,0,H)。O 表示坐标原点,为慢时间 ta= 0 时刻载机在水平面的投影。 x 轴与载机飞行速度 v 方向相同,y轴垂直于x轴并且与地面平行, z 轴垂直于地面向上。 P 点表示慢时间 ta= 0 时刻波束中心所指位置,坐标为(xp,yp,zp),同时也是被保护场景的中心。J为干扰机的位置,被放置在水平面的高塔,坐标为(XJ,YJ,ZJ)。I点为干扰机截获 SAR 信号之后,对其进行调制并转发后所照射的场景中心点,坐标为(XI,YI,ZI)。F 点为经过 I 点散射后的干扰回波被SAR接受,并经过成像处理之后所呈现的虚假点。经过精确调制后,可以实现点F与点P的重合。从而达到点 P 被虚假目标点 F 所覆盖的目的,实现散射波欺骗干扰。
射波欺骗干扰的几何模型表明了散射波欺骗干扰是由被照射的场景中心到被保护的场景中心的干扰,即针对点到点设计的干扰,所以其对于场景中心而言是精确干扰,不存在误差的,但是对于中心点之外的其它区域是存在一定误差的,严格来说,距离中心点越远误差越大,这将会导致距离中心点较远的区域成像质量下降,甚至无法成像,不能有效地欺骗干扰。
影响干扰范围的主要有对距离畸变、方位畸变以及多普勒调频率失配这三个方面,因此在实施欺骗干扰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三这个方面对于干扰范围的影响。

四、展望

二十一世纪的战争,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SAR 作为获取敌方信息的有效工具,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必将日益突出。我们不仅要防止地方雷达有效获取我方各项重要信息,还要向对方传达错误的情报,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研究更高精度的 SAR 欺骗式干扰显得尤其重要。但是目前的SA 欺骗式干扰技术还只能生成相似度较低的干扰信号,生成的虚假目标或场景与真实的 SAR 图像有很大差异, 不能体现 SAR 图像真实目标或场景的复杂特征,容易被识别,很难达到有效的干扰。因此,研究 SAR 图像的构成及模型,分析 SAR 场景及目标的不同特性,生成高相似度的 SAR 干扰场景,是欺骗式干扰的一个重要课题。

  • 1
    点赞
  • 4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