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泄漏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

目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 绪论 6
1.1研究背景 6
1.2循环流化床优缺点分析 7
1.2.1 循环流化床优点分析 7
1.2.2 循环流化床缺点分析 8
1.3 研究意义 8
1.4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9
1.5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10
1.6 主要研究内容法及技术路线 12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2
1.6.2 技术路线 13
1.7 本章小结 13
第2章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全面因素分析 14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系统流程分析 14
2.1.1 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流程分析 14
2.1.2 省煤器在整个锅炉系统的分类布置与作用 15
2.2 材料特性详解 16
2.2.1 省煤器材料特性详解 16
2.2.2 省煤器材料在硫酸介质耐腐蚀性分析 18
2.3 省煤器传热特性分析 20
2.3.1 传热系数确定 20
2.3.2 传热系数计算 24
2.4 燃料品质对于磨损泄露的分析 25
2.4.1 燃料煤质特性 25
2.4.2 燃料燃烧后磨损机理 27
2.4.3 飞灰磨损的计算 28
2.5 烟气流速对于磨损泄露的分析 30
2.5.1 烟气流流速模型的建立 30
2.5.1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31
2.6 应力变换对于泄露的分析 33
2.6.1 管壁应力的计算 34
2.6.2 管壁应力模型的构建 36
2.6.3 管壁应力的分析 39
2.7 振动现象对于泄漏的影响分析 41
2.7.1 管束振动的形式 41
2.7.2 省煤器的管束振动 41
2.7 本章小结 42
第3章 预防省煤器泄漏的技术措施和改进方案 42
3.1 技术实施方向 42
3.1.1 控制省煤器给水温度 42
3.1.2 优化省煤器结构 43
3.1.3 减少烟气中的含硫量 44
3.1.4 调整省煤器进水的氧含量 44
3.1.5 提高材料规格 45
3.1.6进口加装护瓦和梳形管 46
3.2 省煤器实际案例及设计方案概述 46
3.2.1 省煤器实际案例的概述 46
3.2.2 省煤器改进方案的简介 47
3.3省煤器具体改进方案 48
3.3.1省煤器的结构方式的选择 48
3.3.2省煤器管道排列方式的选择 49
3.3.3省煤器管道的直径优化设计 49
3.3.4改进优化后省煤器的维修性论述 49
3.3.5省煤器的焊接工艺的要求 49
3.3.5省煤器管道加装外置保护元件 50
3.4 改造后效果分析 50
3.5 本章小结 51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51
4.1 全文总结 51
4.2 展望 52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建设的高速发展,导致我国对消耗性资源越来越重视,而在其中煤炭资源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已成为国家战略性资源。我国现如今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能源储备量非常丰富,在能量资源总储量上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发达国家美国及俄罗斯。并且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量更是丰富,在2015年已探明我国煤炭资源数量为15663.1亿吨。
但在我国能量资源储备十分丰富的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目前,我国国内电力、冶炼、交通等行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受能源格局限制,在未来几年中,煤炭资源依然会占据我国一次能量资源结构的主导地位。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国内能源消耗仍将以煤炭资源为主。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煤炭资源可占76%左右。在我国目前所开采的煤炭资源中,难选煤,含灰分、硫成分多的煤所占比重较大,燃煤行业的盛行,导致周边地区发生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如雾霾及温室效应等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近几年以来各地工业区都逐渐出现的雾霾问题。
随着国内废气物排放及环境保护的要求愈发严苛,能源高效化与低污染的清洁煤技术已是迫在眉睫。根据国家所发布的《中国洁净煤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表明,我国未来将着重发展洁净煤技术成为了我国能源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能源技术选择。洁净煤技术是一项对煤炭进行加工、转化和污染控制技术,是指开发及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及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对降低环境污染与高效利用能源等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进行大量的技术攻关。而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技术手段便是洁净煤技术,其主要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提升燃煤使用效率为根本目的,对煤进行优化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的总称,是资源大国在高新技术手段所竞争的一个重要技术。伴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高速发展,其早已成为火力燃煤发电运行的成熟技术,在洁净煤技术发电领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简称CFB锅炉)是在鼓泡流化床燃煤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成功的攻克了鼓泡流化床燃煤锅炉燃烧效率较低的显著缺点。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烧高硫燃料、劣质燃料和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方面与其他燃烧方式的锅炉(如煤粉炉、链条炉)相比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省煤器是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中利用锅炉尾部烟道的余热将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是布置在锅炉对流烟道的最后或对流烟道下方的换热设备,通常把这两个部件统称为锅炉尾部受热面或低温受热面。省煤器的主要作用一般为:其一,针对低温烟气所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降低排烟时产生的高温,提高锅炉燃煤利用效率,节省燃料用量;其二,使得烟气蒸发时受热面所吸收的热量降低,对其成本进行控制;其三,增加了进入汽包的给水温度,导致给水与汽包壁之间的温差缩小,降低汽包的热应力。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率较高,所产生的NOx污染物较少,在不运行脱硫设备的基础下,就能够将NOx污染物排放量降低至200mg/m³以下。即使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拥有很多普通燃煤锅炉所没有的优点,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解决难题。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所产生的烟气之中普遍含有浓度较高的固体粒子颗粒,这些粒子颗粒长期冲刷炉壁则会导致受热面及耐火浇注材料的损坏。燃煤锅炉内灰浓度一般比常规煤粉炉的高出几十倍,对锅炉受热面造成的损害也要高于常规煤粉炉。
1.2循环流化床优缺点分析
1.2.1 循环流化床优点分析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具有很多一般常规燃煤锅炉所不具备的特性优势,所以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为:
(1)燃烧适应性广。该锅炉基本可以做到将各种煤料进行燃烧,甚至对于洗矸、煤矸石等材料,都能产生极高的资源利用率。其对于劣质燃料充分利用的性质,使得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大作用。
(2)降低环境污染。将脱硫剂加入锅炉内,便能够去除燃煤过程中所产生的硫化物,与鼓泡床锅炉相比脱硫率达到90%以上,很大程度上提升钙元素的利用率;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燃烧温度要控制在850~950℃的范围内,这样更加便于脱去硫化物,并且还能降低氮氧化物(热反应型NOx)的产生,由于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基本运用分段(或分级)送入二次风,亦可控制燃料型NOx的形成。
(3)负荷调节性能好。普通煤粉炉负荷调节范围一般为70%~110%,其负荷调节范围较小,而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负荷调节范围则是在30%~110%,甚至于在20%负荷情况下也能保持燃烧稳定,同时可以压火备用,这样的性能特点使得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在调峰电厂或热负荷变化范围较大的热电厂得到广泛应用。
(4)燃烧热强度大。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燃烧热强度较高,其截面热负荷可达到3~6MW/m2,是鼓泡床锅炉的2~4倍,链条炉的2~6倍。而炉膛容积热负荷则可达到1.5~2MW/m3,是普通煤粉炉的8~11倍,所以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炉腔体积可比常规锅炉小很多,降低制作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5)炉内导热速率快。锅炉炉内通过烟气流和物料间相对运动与炉壁受热面进行对流或辐射产生传热运动,其对水冷壁的传热系数比普通煤粉炉大大提高,通常能达到50~450W/(m2·K)。因为其燃烧时产生的温度较低,使得燃烧所产生的杂渣不会形成在炉内软化和黏结,对其活性有所提高。而产生的杂渣还可以制造成很多工业用品的原料。
1.2.2 循环流化床缺点分析
虽然大部分鼓泡床锅炉的缺陷循环流化床锅炉基本都能解决,但是它与常规煤粉炉相比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大型化发展问题。日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相对较快,在已经投运的单炉容量已经超过700t/h,更大容量的锅炉也处于研制状态,但受到技术和辅机设备的种种限制,目前想要研制超过1000t/h的锅炉还存在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去解决。
(2)风机的耗电量大。因为送风系统的布风板及床层的送风阻力较大,同时在烟气系统中气固分离器的阻力也会出现,所以系统的阻力也会增大,使得风机的耗电量增加。
(3)自动化水平要求高。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风烟系统和灰渣系统比常规锅炉复杂,调整方式各不相同,其中的控制点颇多,导致其采用自动化管理相对于常规锅炉难得多。
(4)磨损问题严重。由于锅炉燃料的粒径相对较大,而且炉膛内物料浓度是煤粉炉的十至几十倍。即使有多种防磨措施的施行,但在实际运行时其受热面的磨损程度相当于常规锅炉来说仍高的多,受热面磨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锅炉长期连续运行的主要原因。
(5)辅机设备要求较高。对于锅炉辅助设备,如冷渣器或高压风机的性能或运行问题都会严重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甚至影响锅炉的使用效率。
1.3 研究意义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具有很多传统燃煤锅炉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采用通过烟气陆携带煤粉固体粒子在炉内产生高速剧烈运动的同时发生燃烧,燃烧后剩余的残料通过再循环装置二次使用,并将未得到充分燃烧的残料再次送进炉内进行再次燃烧,充分利用了煤炭资源,并做到了燃烧高效能化。燃烧所产生的烟气流中含有大量的杂渣,而这些杂渣的剧烈高速运动会对锅炉内壁受热面的装置造成损坏。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灰渣浓度较高,所以对炉内受热面等装置的损坏程度也会加大。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发电厂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一次局部修理最少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而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则需要停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维护时每停炉一天,则会造成发电量降低近30万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万元,并且停电所带来的间接损失将更加难以接受。
在发电厂事故中锅炉所引发的事故可以占到一半以上,而在锅炉事故中省煤器发生泄露导致爆管的事故更是频有发生,达到事故总比的50%左右,所以对省煤器泄露问题应加以高度重视,优化改进省煤器装置,使得锅炉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转。同时烟气流中的固体杂渣于水汽相结合粘管束之间,导致低温腐蚀现象的发生,使得引风机的负荷量提高,需要的电流也随之增大,对锅炉的运转造成严重影响。
省煤器轻微泄漏,如果可以维持运行,可以点火启用备用锅炉,但是点火启炉一般需要8-12小时,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硫、NOx、粉尘等的排放均无法进行有效控制,这将会造成较大环境损失与经济损失,同时锅炉频繁的检修和开、停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如果泄漏严重锅炉无法维持运行,造成不可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
1.4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1990年以来,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目前锅炉单机的容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数量上也有了质的飞跃,参数也随之得到显著提升,从最开始的中压到超高压一直到现在达到的亚临界值。在当下我国循环流化床的数量和蒸发量已经在世界上处于主导位置,运行量更是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在我国发展良好,在技术上仍快速进步着,其技术水平将会等到更大的提高与更好的发展。
自行开发技术、将国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引进之后进行改进是我国循环流化床技术的主要来源。随着我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与研究,我国所能自主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一些重要的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法国ALSTOM公司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上,通过学习、优化,国内众多知名电厂如大唐红河电厂等一批引进型国产化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生产使用,预示着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单机容量成功过渡到200MW-300MW级别。
陡河发电厂使用的锅炉为HG-670/140-9型锅炉,从1987年10月开始投运到1991年9月,四年不到的时间就开始发生省煤器的磨损泄漏,为了继续运行,只好做了堵管处理,1995年11月,又发生省煤器的磨损泄漏,只好停炉大修,大修过程中发现整个省煤器磨损十分严重,管壁多处磨损深度达2mm之深。针对这种情况,1997年,由华北电力大学的于淑梅教授主持,对该省煤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对省煤器的形式进行了改造,延长省煤器的寿命,1998年初改造完成,锅炉恢复正常运行,至今未发生省煤器爆管事故。
就国内来说,因为燃煤品质的问题,煤炭资源开采质量较差,同时开采出的煤资源种类繁多等问题,导致锅炉的省煤器发生腐蚀磨损泄露问题频发,使得省煤器发生爆管事故,其是锅炉事故中的主要问题。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对锅炉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其进行优化改良,并进行各种优化工业性试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循环流化床技术在我国已取得高速的进展,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高校与锅炉制造厂合作开发和研制出多种技术的35t/h、75t/h、130t/h、22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我国在锅炉数量方面在世界上已经趋于首位。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全国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将由2.2亿 KW 增加到5.6亿KW左右, 年均净增装机1700万KW,目前来看超过十分之一的机组都逐渐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正在运行的中小型锅炉也将慢慢过渡到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清华大学的倪维斗、李德英等通过将仿真模拟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锅炉的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根据锅炉运行状态监测情况,分析诊断锅炉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如炉膛灭火,省煤器磨损、泄漏、爆管等,对于锅炉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帮助。
山东大学的黄新元、孙奉仲教授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分析出省煤器管子损坏失效寿命服从威布尔分布和正态分布。通过管子相关数据,总结出管子的理论模型,得到可行性参数统计,对省煤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分析省煤器的特性,提高使用寿命,增加煤炭利用率。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来看这项技术仍有着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目前问题较大的是:锅炉受热面经常发生磨损腐蚀性损坏、、耐火层产生磨损与开裂现象、飞灰中碳元素含量较高等。
1.5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世界上第一台成功运行的流化床是德国人温克勒(Friz Winkler)于1921年12月发明的,并且将流化床应用于工业之中最早也是在德国。在此之后,美国、法国、芬兰和英国等很多发达国家也相继研究流化床技术,最主要的是其在石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应用。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流化床技术便广泛运用在了工业领域之中。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工业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消耗量不断上升,世界能源供应量一直呈现紧张状态,世界各国都加强重视能源资源问题,纷纷开始大力发展流化床技术,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初期,芬兰Ahlstrom公司的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979)和德国 Lurgi公司的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981)相继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燃煤设备投入使用。 在1995年11月,法国Stein公司设计制造的法国普罗旺斯(Provence)电站配250MW机组的700t/h亚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又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国外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其设备基本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1985年9月,世界上第一台96MW再热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德国杜伊斯堡城市电厂投运并获得成功。近二三十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在国外得到了飞速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整合,目前国外循环床锅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Foste:Wheele:&Ahlstrom公司和AIStom公司旗下的几个子公司中。截至2005年底,国外锅炉厂家已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总容量已超过3000万千瓦。
德国杜伊斯堡第一热电厂267t/h CFB锅炉是世界上投用最早的一台较大的CFB锅炉,流化床燃烧室受热面的一根管子磨损发生爆管现象是其在正常运行了约3500h后才发生的。随后也采取了必要的防磨措施,将防磨罩安装在烟气的迎流面和折流处,又运行了25000h时管子被磨穿,造成被迫停炉事故。
日本三菱公司在其自主生产的300-700MW级锅炉中运用螺旋肋片省煤器,使得锅炉尾部的结构变得紧凑,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制造成本。该公司生产的10台锅炉已运行多年,性能保持良好。
由美国Foster Wheefer公司与中国东方锅炉厂联合设计,东方锅炉厂制造的DG220/9.8-5型流化床锅炉,将螺旋肋片省煤器设计到外置烟道内。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检验规程和安全规程现已列入了美国ASME标准,其体现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成熟化。近些年以来,国内外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都往大型化和高参数化方向迅捷发展。
目前世界上200MW级的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500万千瓦。
1.6 主要研究内容法及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国内外省煤器的研究现状分析,结合某公司下属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频繁发生泄漏的问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进行传热计算,分析省煤器管束在不同温度下材质的特性。
(2)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和工况条件,深入研究省煤器的磨损机理。分析燃料性质、煤粉粒径大小、烟气中固体颗粒浓度、烟气流速度等因素对省煤器泄漏的影响,通过计算实际烟气流速,与设计值进行对比,提出烟气流速对省煤器泄漏的影响。
(3)对省煤器管束在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的应力进行分析计算,提出应力集中对省煤器泄漏的影响。
(4)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得出省煤器泄漏的原因,从而提出预防省煤器泄漏的技术措施和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省煤器进行热力、水动力和强度计算。
(5)对比分析改造措施实施前后省煤器的运行状况,分析改造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的问题研究现状及泄漏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综述。最后阐述了本文的技术路线,指出了全文的主线。
第2章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省煤器全面因素分析
2.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系统流程分析
2.1.1 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流程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在21世纪以后飞速发展的一项高效节能低污染的清洁型锅炉燃烧技术。一般情况下,锅炉均采用单锅炉式燃烧方式,单个锅炉的炉膛进行机械化的自然循环。整个锅炉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前部分的竖井,采用总吊结构进行挂装,四周分布膜式水冷管壁进行水冷,主要结构为一次风室(从布风板送入一次加热风并提供后续燃烧的氧气)、密相区(燃料充分燃烧)、稀相区(物料均匀分布调控炉温),高温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降低排烟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低温过热器(与高温功能相同位置不同)及省煤器(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空气预热器(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的设备)由烟气流途径进行依次布置。第二部分为尾部竖井部分,整体采用钢柱支的撑结构。连接两部分的是立式的旋风分离器,并且在分离器的结构下设置回转装置并链接炉灰冷却器用来控制温度进行最后的运行。

燃烧系统中,物料通过进料管进入锅炉内部,一次风室中提供一次风,由风机所提供的风经过初步的预热后,经由相应风道通过布风板进入到物料的燃烧室中。二次风由风机输送直接通过风咀进入炉膛中,弥补一次风机中风量和氧气的不足,通过风的对流加强物料的混合,促进物料的充分燃烧。物料和氧气在锅炉内部的内流循环下进行混合燃烧,在燃烧释放大量的热的过程中通过受热片进行热的交换。烟气在热的蒸腾之下向上升腾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接触氧气进行再次的燃烧放热,然后一部分依然没有燃烧完全的物料将要离开炉膛时,会被旋风分离器进行吸入分离,从而时一部分未充分燃烧的物料进行返炉作业,在此进行燃烧,可以达到充分的物料利用,实现循环燃烧。在整个燃烧系统中镶嵌入烟风系统中的燃烧用风。
汽水系统中,初始水系通过机侧给水系统进行提供,通过水泵输送至水母管,分送至旁路降温水和过热器降温水。转送至锅炉省煤器,从省煤器出来后依然保持之前的水系功能。经过省煤器后进入到汽包中,通过进一步的热交换后,流出汽包进入到下降管,汇聚在下集箱为后续的水冷壁供水做准备。经过水冷壁的升温后,通过上集管把吸热气化的循环水再次注入汽包中,经过过热屏的热蒸汽进入到气冷高温旋风分离器进行初步的热分离,然后两次通过减温减压器,再过热器的作用下通过后续的蒸汽管道向外界提供高压蒸汽以供再次利用.不断的循环使用,以达到最高的使用效率。

2.1.2 省煤器在整个锅炉系统的分类布置与作用
省煤器是安装在锅炉系统中烟气环节的一种收集烟气剩余热量的热交换装置,一般由半径为40到60的316L钢制成,在一定压力情况下有一定价格的耐腐蚀耐冲击能力。一般的省煤器为了进行更大效果的利用会采用并联弯头管子进行构成。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提高能效。一般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管内水存在形式:沸腾式省煤器和非沸腾式省煤器。
二、放置安装形式:垂直式省煤器和水平式省煤器。
三、材料的不同铸造方式:铸铁式省煤器和钢管式省煤器。(其中铸铁常用于非沸腾式的省煤器有一定的压力限制,而钢管式的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进行水汽冲击)
四、按照系统流程顺序:顺序式、逆序式和混合式。
五、结构形式:H型的翅片式省煤器、多管螺旋式翅片省煤器和光管式的省煤器。
六、热传递形式:直接式传递和间接式传递。
其中在锅炉的尾部管道中,锅炉燃烧后的烟气依然有300摄氏度以上,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经济效应的最大化。一般的锅炉系统都会在此处布置省煤器利用剩余烟气热量,进行再次的热交换活动,在对烟气进行降温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锅炉的效率,一定程度下减少物料的浪费、,提高利用率。现代锅炉系统经常采用省煤器进行替代一些蒸发受热面进行热传递。管径小,管壁薄,传热效率高,在温差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传递热量,按照流程或者设计方式进行布置,省煤器已经是现在锅炉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2.2 材料特性详解
2.2.1 省煤器材料特性详解
现行的省煤器制造技术一般使用碳素不锈钢进行制造,一般采用316L钢。316L钢是一种新型的不锈钢材料,国标00Cr17Ni14Mo2,是316钢种的低碳钢系列,主要成分是:碳C在0.03以下,硅Si在1.00以下,锰Mn在2.00以下,硫S在0.030以下,磷P在0.035以下,铬Cr在16.00到18.00之间,镍Ni在12.00到16.00之间,钼Mo在2.00到3.00之间。在316不锈钢的基础成分中加入了Mo(在0.02到0.03之间),是一款良好的基础性不锈钢材料,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耐高温性,耐应变性,同级别强度优秀。其具体特点有以下6点:
1、属于冷轧钢类的产品,具有高光泽度,制作性强,外观属性优秀。
2、在普通316钢的基础上天见了Mo元素,在普通的耐腐蚀性上加强了耐点腐蚀的优秀性能。
3、具有高熔点,耐高温性能好,并且在高温条件下,强度应力抵抗能力好。
4、冷轧钢处理后具有多种加工性,硬化处理性强。
5、在强酸强磁环境中,固溶状态下并无磁性。
6、相对于普通钢材(304系列)和碳素钢系列,具有价格劣势,但是性能优异。
类型 钢号 316L化学成分%
C Cr Ni Mn P S Mo Si
奥氏体 316L 0.03 16.00-18.00 12.00-15.00 2.00 0.035 0.030 2.00-3.00 1.00
性能着重点在于优异的耐腐蚀性,这点便是316L钢广泛应用于工业行业的原因。作为18-8系列奥氏体碳素钢系列中的一种,在基础情况下添加在0.02到0.03之间的Mo元素,虽说会造成造价升高的原因但是极大的提高了钢材的特种效应。现行的316L钢材的制作机制是按照美国标准进行生产的,但是国内厂家在考虑经济基础的成本上,一般会把添加的Mo和Ni的含量进行下调,所以钢材的质量良莠不齐,也会导致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化变化。其中Mo元素就是促使钢种具有特异性的优秀抗点腐蚀性的关键,在Cl-等环境中可以进行安全的使用。氧化物应力腐蚀的能力,以及减少焊接时的热裂倾向性.还有良好的耐氯化物腐蚀的性能。其力学性能如下:
屈服强度(N/mm2)≥480
抗拉强度延伸率(%)≥40
硬度HB≤187 HRB≤90 HV≤200
密度7.87 g·cm-3
比热c(20℃)0.502 J·(g·C)-1
电阻率0.71 Ω·mm2·m-1
熔点1371~1398℃
热导率λ/W(m·℃)-1 (在下列温度/℃)
100 300 500
15.1 18.4 20.9
2.2.2 省煤器材料在硫酸介质耐腐蚀性分析
在工业生产流程中,有一定技术措施进行节能环保处理,但是燃料中依然含有大量的硫成分,这样燃烧后依然会导致烟气流中含有大量的硫氧化成分,当这些烟气流进入省煤器中是,会在省煤器接触壁上形成酸性环境,在热环境下便会对器材进行一定的腐蚀。当然在整个锅炉系统中,作为制作省煤器的主要材料316L钢在硫酸戒指中耐腐蚀性的性能是关键的评价标准。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的运转,在省煤器这个环节中,考虑到经济效应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有效的材料,减缓材料的腐蚀。所以列出相关钢种的进行对比分析,ND钢,316L钢和20号碳钢,针对其耐腐蚀性进行研究。
采用失重法进行材料腐蚀速率的检测,设置对照组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实验分析,实验A组控制实验温度和时间,改变不同的硫酸浓度进行实验分析;实验B组控制硫酸浓度和时间,改变不同温度进行实验分析;实验C组控制实验时间和温度以及硫酸浓度,不断改变冲击速率进行实验分析。得出以下分析:

从上图可知,保持70℃放置5小时的环境中,通过不断改变硫酸浓度进行的实验测试。当硫酸浓度较低(小于50%)的时候,ND钢和20号碳钢的腐蚀速率基本一致处于相对较低的速率,316L钢这是腐蚀率较高,最高在30.5%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