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
电容器是一种可储存电能的元件(储能元件),通常简称为电容。它与电阻器一样,几乎每种电子产品中都有电容器。
分类
电容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电容量是否可调,主要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大类;根据电容器引脚的极性,可分为无极性电容器和有极性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归纳起来,电容器可分为普通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
电容可以根据其结构、材料、用途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1. 结构分类:电容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和可变电容。固定电容是指电容值不可调节的电容器,可变电容是指电容值可以调节的电容器。
2. 材料分类:电容可以分为电解电容、陶瓷电容、塑料电容、金属膜电容、纸介电容等。不同材料的电容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3. 用途分类:电容可以分为直流电容和交流电容。直流电容主要用于直流电路中,交流电容主要用于交流电路中。
4.容量分类:电容可以按照其容量大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微型电容、小型电容、中型电容和大型电容等。容量大小决定了电容器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场合。
普通电容器
常见的普通电容器主要有色环电容器、纸介电容器、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等
色环电容器
色环电容器是指在电容器的外壳上标识有多条不同颜色的色环,用以标识电容量。
普通电容器也称为无极性电容器,是指电容器的两引脚没有正、负极性之分,使用时,两引脚可以交换连接。在大多情况下,普通电容器由于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特点,在生产时电容量已经被固定,因此也属于电容量固定的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是以纸为介质的电容器,用两层带状的铝或锡箔中间垫上浸过石蜡的纸卷成筒状,再装入绝缘纸壳或金属壳中,两引出脚用绝缘材料隔离。
在实际应用中,有一种金属化纸介电容器,在涂有醋酸纤维漆的电容器纸上再蒸镀一层厚度为0.1μm的金属膜作为电极,然后将这种金属化的纸卷绕成芯子,装上引线并放入外壳内封装而成,如下图所示。该电容器比普通纸介电容器体积小,但其容量较大,且受高压击穿后具有自恢复能力,广泛应用于自动化仪表、自动控制装置及各种家用电器中,不适于高频电路。
瓷介电容器
瓷介电容器以陶瓷材料作为介质,在其外层常涂以各种颜色的保护漆,并在陶瓷片上覆银制成电极,如图所示。这种电容器的损耗较小,稳定性好,且耐高温、高压,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是以云母作为介质的电容器,通常以金属箔作为电极,外形通常为矩形,如图所示。
云母电容器的电容量较小,只有几皮法(pF)至几千皮法,具有可靠性高、频率特性好等特点,适用于高频电路。
涤纶电容器
涤纶电容器是一种采用涤纶薄膜为介质的电容器,又可称为聚酯电容器,如图所示。
涤纶电容器的成本较低,耐热、耐压和耐潮湿的性能都很好,但稳定性较差,通常适用于稳定性要求不高的电路中,例如,在彩色电视机或收音机的耦合、隔直流等电路中常有应用。
玻璃釉电容器
玻璃釉电容器是一种使用玻璃釉粉压制的薄片为介质的电容器,如图所示。这种电容器的电容量一般为10~3300pF,耐压值有40V和100V两种,具有介电系数大、耐高温、抗潮湿性强、损耗低等特点。
聚苯乙烯电容器
聚苯乙烯电容器是以非极性的聚苯乙烯薄膜为介质制成的电容器,内部通常采用两层或三层薄膜与金属电极交叠绕制,如图所示。这种电容器的成本低、损耗小、绝缘电阻高、电容量稳定,多应用于对电容量要求精确的电路中。
不同类型电容器的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值的规格不同。下表为普通电容器电容量的规格。
电解电容器
常见电解电容器与上述几种普通电容器不同,引脚有明确的正、负极之分,因此也称为有极性电容器。在使用该类电容器时,两引脚的极性不可接反。
常见电解电容器按电极材料的不同,主要有铝电解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两种。
铝电解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液体电解质电容器,根据介电材料的状态不同,分为普通铝电解电容器(液态铝质电解电容器)和固态铝电解电容器(简称固态电容器)两种,如图所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较大,与无极性电容器相比,绝缘电阻低、漏电流大、频率特性差,容量和损耗会随周围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温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下,长时间不用还会失效,因此,铝电解电容器多用于低频、低压电路中。
铝电解电容器的规格多种多样,外形也根据制作工艺有所不同,常见的有焊针型铝电解电容器、螺栓型铝电解电容器、轴向铝电解电容器,如图所示。
钽电解电容器
钽电解电容器是采用金属钽作为正极材料制成的电容器,主要有固体钽电解电容器和液体钽电解电容器两种。其中,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根据安装的形式不同,又分为分立式钽电解电容器和贴片式钽电解电容器,如图所示。
钽电解电容器的温度特性、频率特性和可靠性都比铝电解电容器好,特别是漏电流极小、电荷储存能力好、寿命长、误差小,但价格较高,通常用于高精密的电子电路中。
关于电容器的漏电电流:
当电容器加上直流电压时,由于电容介质不是完全的绝缘体,因此电容器就会有漏电电流产生,若漏电电流过大,电容器就会发热烧坏。通常,电解电容器的漏电电流会比其他类型的电容器大。因此,常用漏电电流表示电解电容器的绝缘性能。
关于电容器的漏电电阻:
由于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不是绝对的绝缘体,电阻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很精确,如534kΩ、652kΩ。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也叫漏电电阻,大小是额定工作电压下的直流电压与通过电容的漏电电流的比值。漏电电阻越小,漏电越严重。电容漏电会引起能量损耗,这种损耗不仅影响电容的寿命,而且会影响电路的工作。因此,电容器的漏电电阻越大越好。
贴片电容
电容NPO、COG、X7R、X5R、Y5V和Z5U之间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介电材料。不同的电介质类型具有不同的主极化类型,它们对电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和极化率也不同。相同体积下的电容量不同,电容器介质损耗和电容稳定性也不同。
根据容量的温度稳定性,介质材料可分为三类:
超稳定水平(I类)的介质材料为COG或NPO;
稳定水平(II级)的介质材料为X7R和X5R;
可用等级(III)的介电材料Y5V和Z5U;
NPO(COG)是具有温度补偿特性的最常用单片陶瓷电容器之一。其填充介质由铷、钐和一些其他稀有氧化物组成。NPO电容器是电容和介质损耗最稳定的电容器之一。当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0±30ppm/℃,容量随频率的变化小于±0.3ΔC NPO电容的漂移或滞后小于±0.05%。
X7R电容器称为温度稳定陶瓷电容器。当温度从-55℃到+125℃时,容量变化为15%。应当注意,此时电容器的容量变化是非线性的。
X5R电容器被称为温度稳定陶瓷电容器。当温度为-55℃至+85℃时,容量变化15%。
Y5V电容器是具有一定温度限制的通用电容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30℃-+85℃,相应的电容变化为+22~-82%,最大介电损耗为4%。
Z5U电容器是具有一定温度限制的通用电容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10℃-+85℃,相应的电容变化为+22~-56%,最大介电损耗为4%。
贴片封装规格
CBB电容
又可以称为金属化聚丙烯电容。
以下具体介绍四种CBB电容的特性跟具体用途:
1.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电容器(高压)
型号:PPS
常规电容容量:0.001UF~0.033UF
常规工作电压:1000VDC,1200VDC1600VDC,2000VDC
特性与用途:PPS为非感应式,用聚丙烯电介质和镀金属聚丙烯薄膜串联以铝箔为电极绕制而成,镀锡铜包钢线,环氧树脂包封,本产品用于高频率,高脉冲上升时间电路十分理想,在缓冲器,转换开关和高压电源器以及电子照明镇流器重得到广泛应用。
2.聚丙烯薄膜电容器
型号:PPN
常规电容容量:0.001UF~0.47UF
常规工作电压:250VDC,400VDC,630VDC
特性与用途:PPN 为非感应式,用聚丙烯薄膜电介质和铝箔为电极绕制成,镀锡铜包钢线,具有环氧树脂包封,本品用于无线通讯,数据处理,工业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设备。
3.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
型号:MPR
常规电容容量:0.001UF~10UF
常规工作电压:100VDC,250VDC,400VDC,630VDC
特性与用途:MPF是非感应式,用镀金属聚丙烯电介质/电极,绕制而成,镀锡铜包钢线,用环氧树脂包封,本品应用于要求高频率下高电流,高稳定性的电路中,尤其用于CRT 电路的S 校正中。
4.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器
型号:MKP
特性与用途:MKP 是金属化聚丙烯电容,引出损耗小,内部温升小,负电容量温度系数,优异的阻燃性能。广泛应用于高压高频脉冲电路中,电视机中S校正和行逆程波形和显示器中,照明电路中电子整流吸收和SCR整流电路。用于安规方面。RC 降压时也有用到。用于音响电容,以黑色胶膜包覆,适用于分音器与前后级的放大线路中。
可变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是指电容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的电容器。一般由相互绝缘的两组极片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一组极片称为定片,可动的一组极片称为动片。通过改变极片间的相对有效面积或片间距离使电容量相应地变化。可变电容器主要用在无线电接收电路中选择信号(调谐)。
可变电容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微调可变电容器、单联可变电容器、双联可变电容器和四联可变电容器。
微调可变电容器
微调可变电容器又叫半可调电容器,电容量调整范围小,常见的有瓷介微调电容器、管形微调电容器(拉线微调电容器)、云母微调电容器、薄膜微调电容器等,电容量一般为5~45pF,主要用于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下图为典型微调可变电容器的实物外形。
单联可变电容器
单联可变电容器是用相互绝缘的两组金属铝片对应组成的,如图所示。其中一组为动片,另一组为定片,中间以空气为介质。调整单联可变电容器上的转轴时,可带动内部动片转动,由此可以改变定片与动片的相对位置,使电容量作相应变化。这种电容器的内部只有一个可调电容器。
双联可变电容器
双联可变电容器可以简单理解为由两个单联可变电容器组合而成,如图所示。调整时,两联电容同步变化。这种电容器的内部结构与单联可变电容器相似,只是一根转轴带动两个电容器的动片,两个电容器的动片同步转动。
四联可变电容器
四联可变电容器的内部包含有四个单联可同步调整的电容器。图为四联可变电容器的实物外形。
通常,对于单联可变电容器、双联可变电容器和四联可变电容器的识别可以通过引脚和背部补偿电容的数量来判别。
以双联电容器为例,下图为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双联可变电容器中的两个可变电容器都各自附带有一个补偿电容。该补偿电容可以单独微调。一般在双联可变电容器背部可以看到两个补偿电容;四联可变电容器则可以看到四个补偿电容;而单联可变电容器则只有一个补偿电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变电容器的引脚数并不完全统一。通常,单联可变电容器的引脚数一般为2~3个(两个引脚加一个接地端),双联可变电容器的引脚数不超过7个,四联可变电容器的引脚数为7~9个。这些引脚除了可变电容的引脚外,其余的引脚都为接地引脚,以方便与电路连接。
可变电容器按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薄膜介质的可变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的可变电容器两种。其中,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是指在动片与定片(动片、定片均为不规则的半圆形金属片)之间加上云母片或塑料(聚苯乙烯等材料)薄膜作为介质的可变电容器,外壳为透明塑料,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容量较小、易磨损的特点,如单联、双联可变电容器等。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的电极由两组金属片组成。其中,固定不变的一组为定片,能转动的一组为动片,动片与定片之间以空气作为介质,多应用于收音机、电子仪器、高频信号发生器、通信设备及有关电子设备中。常见的空气可变电容器主要有空气单联可变电容器(空气单联)和空气双联可变电容器(空气双联)两种,如图所示。
电容器的识别
电容器在电路中用字母“C”表示。电容量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实际中使用更多的是“微法”(用“μF”表示)、“纳法”(用“nF”表示)或皮法(用“pF”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F=10^6μF=10^9nF =10^12pF 。
识别电容器是检测电容器之前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电容器电路标识的识别,电容器直标标识、数字标识、色环标识的识别和电解电容器引脚极性的区分。
电容器电路标识的识别
电容器在电路中的标识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路图形符号,表示电容器的类型;一部分是字母+数字,表示该电容器在电路中的序号及主要参数,如图所示。
电容器直标标识的识别
电容器通常使用直标法将一些代码符号标注在电容器的外壳上,通过不同的数字和字母表示容量值及主要参数。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容器型号标识由6部分构成。
下图为电容器直标标识信息的识别方法。
电容器直标法中代表材料的相关字母含义见表,允许偏差字母含义见表。掌握这些符号对应的含义,便可顺利完成直标电容器的识读。
电容器数字标识的识别
数字标识是指使用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相结合的方式标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值。下图为电容器参数数字标注法的识读方法。
电容器的数字标注法与电阻器的直接标注法相似。其中,前两位数字为有效数字,第3位数字为倍乘数,后面的字母为允许误差,默认单位为pF。具体允许偏差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可参考前面电阻器允许偏差。
电容器色环标识的识别
有些电容器外观和色环电阻器相同,这类电容器称为色环电容器。这些色环通过不同颜色标注电容器的参数信息。在一般情况下,不同颜色的色环代表的含义不同,相同颜色的色环标注在不同位置上的含义也不同。
下图为电容器色环标识的识别方法。几种常见电容器参数的识读案例。
电容器参数标识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有些电容器的参数采用直接标注法,即直接在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注出电容量、额定工作电压、允许偏差值等参数,直接根据标注识读即可。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有标称容量(电容量)、允许偏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温度系数及频率特性。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是指加上电压后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在相同电压下,储存电荷越多,则电容器的容量越大。
◇电容器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一定偏差。电容器的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的允许最大偏差范围称为电容量的允许偏差。电容器的允许偏差可以分为3个等级:Ⅰ级±5%;Ⅱ级±10%;Ⅲ级±20%。
◇额定电压指电容器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连续可靠工作的最高电压,有时又分为额定直流工作电压和额定交流工作电压(有效值)。额定电压是一个参考数值,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工作电压大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易损坏,呈被击穿状态。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等于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电容器漏电流的比值。电容器的绝缘电阻与电容器的介质材料和面积、引线的材料和长短、制造工艺、温度和湿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同一种介质的电容器,电容量越大,绝缘电阻越小。如果是电解电容器,则常通过介电系数来表示电容器的绝缘能力特性。
◇ 温度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量的相对变化值。电容器的温度系数用字母αC表示,主要与电容器的结构和介质材料的温度特性等因素有关。
温度系数有正、负之分,正温度系数表明电容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负温度系数则是电容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在使用中,无论是正温度系数还是负温度系数,都是越小越好。
◇频率特性是指电容器在交流电路或高频电路的工作状态下,其电容量等参数随电场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性质。
电容器引脚极性的识别
区分电解电容器的引脚极性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种是根据外壳上的颜色或符号标识识别;另一种是根据电容器引脚长短或外部明显标识识别;第三种是根据电路板符号或电路图形符号识别。
一些电解电容器外壳上明显标注有负极性引脚标识,如“-”符号或黑色标记,通常带有这些标识的一端为电解电容器的负极性引脚,如图所示。
电解电容器未进行安装之前,其引脚长度并不一致,其中引脚较长的为正极性引脚。有些电解电容器在正极性引脚附近会有明显的缺口,根据该类特征区别电容器的引脚极性十分简单,如图所示。
若电解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在其附近通常会印有极性符号或电路图形符号,根据电路图形符号标识可以很容易识别出该电容器的引脚极性,如图所示。
电容器的功能应用
电容器的工作特性
电容器是一种可储存电能的元件(储存电荷)。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是由两个互相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构成的。两块金属板相对平行放置,不相接触,就可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电容器具有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因为构成电容器的两块不相接触的平行金属板是绝缘的,直流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流可以通过电容器。
下图为电容器的充、放电原理及基本工作特性示意图。
基本特性
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它的基本特性是存储电荷和储存电能。当电容器两端施加电压时,电荷会在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积累,形成电场,这个电场会储存电能。电容器的大小决定了它能够储存的电荷量和电能量的大小。电容器的电容量用法拉第(F)来表示,1法拉第等于1库仑/伏。
电容器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电压响应。当电容器两端施加电压时,电容器会在一定时间内充电或放电,这个时间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和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是一种存储和释放电能的过程,这种过程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滤波、定时、振荡等。
电容器的两个重要特性
① 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允许交流电流通过;
② 电容器的阻抗与传输的信号频率有关,信号的频率越高,电容器的阻抗越小。
电容器的滤波功能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需要一个过程,电压不能突变。根据这个特性,电容器在电路中可以起到滤波或信号传输的作用。电容器的滤波功能是指能够消除脉冲和噪波功能,是电容器最基本、最突出的功能。
电容器的耦合功能
电容器对交流信号的阻抗较小,易于通过,而对直流信号的阻抗很大,可视为断路。在放大器中,无极性电容器常作为交流信号输入和输出传输的耦合器件,即将前级电路的交流信号耦合至后级电路。
可变电容器的功能应用
如图所示,由于可变电容器电容量可调的特性,其主要应用于需要调整电容量电路中,如收音机调谐电路、选频电路等。
常用规格
1. 电容量:以法拉(F)为单位,表示电容器可以存储的电荷量。
2. 工作电压:以伏特(V)为单位,表示电容器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
3. 电容精度:以百分比或小数表示,表示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与标称电容值之间的误差。
4. 电容温度系数:以ppm/℃为单位,表示电容器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5. 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电容器的外形尺寸。
6. 极性:有极性电容和非极性电容之分,极性电容有正负极,非极性电容没有正负极。
影响采购价格的参数
1. 容量:电容的容量是指它可以存储的电荷量,通常用单位法拉(F)来表示。容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2. 电压:电容的电压是指它可以承受的最大电压值,通常用单位伏特(V)来表示。电压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3. 尺寸:电容的尺寸也会影响价格,通常用直径、高度等来表示。尺寸越大,价格也就越高。
4. 精度:电容的精度是指它的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之间的误差,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精度越高,价格也就越高。
5. 温度系数:电容的温度系数是指它的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程度,通常用ppm/℃来表示。温度系数越小,价格也就越高。
6.寿命:电容的寿命是指它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通常用小时或年来表示。寿命越长,价格也就越高。
总之,电容的规格参数越好,价格也就越高。采购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参数,以达到性价比最优的效果。
可靠性评估
1. 电容的寿命评估:电容的寿命是指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电容的寿命评估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工作温度、电压等因素,通常采用加速寿命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2. 电容的温度特性评估:电容的温度特性是指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容值变化情况。电容的温度特性评估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工作温度等因素,通常采用温度循环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3. 电容的电压特性评估:电容的电压特性是指其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容值变化情况。电容的电压特性评估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工作电压等因素,通常采用电压循环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4. 电容的湿度特性评估:电容的湿度特性是指其在不同湿度下的电容值变化情况。电容的湿度特性评估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工作湿度等因素,通常采用湿热循环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5. 电容的机械特性评估:电容的机械特性是指其在不同机械应力下的性能变化情况。电容的机械特性评估需要考虑其使用环境、机械应力等因素,通常采用机械冲击测试方法来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电容的可靠性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其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寿命、温度特性、电压特性、湿度特性和机械特性等因素,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评估。
该文内容部分整理来自《电子元器件从入门到精通》-韩雪涛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