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笔记】华中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P7-基因的结构 1

基本上就是郑老师PPT手抄再转博客……很多PPT呈现得很方便并且一目了然,手抄也可以很还原,但转成博客就有难度了,所以一些图示这里也会尝试转成文字,希望自己的笔记能够尽量准确完整地描述这些知识点。PPT截图会同时贴上来,但是这玩意儿在上课时毕竟是动态的而我截图是静态……可能也许要拼一下搞个动图?但是动图不和老师的讲解一起看也没卵用啊就我这点笔记顶毛用……而且好费流量好卡……
视频传送门:华中农业大学-分子生物学:P7-基因的结构 1

基因是DNA的片段

基因的组成结构:

聚合
核酸 Nucleic Acid
多聚核苷酸链 Polynucleotide Chain
基本单位 :
核苷酸
Mono-phosphate Mp:
磷酸
Nuclieoside Ns:
核苷
Deoxy-ribose Ribose:
脱氧核糖
Base:碱基
Purin Pu:
嘌呤
Pyrimidine Py:
嘧啶
Adenine A:
腺嘌呤
Guanine G:
鸟嘌呤
Cytosine C:
胞嘧啶
Thymine T:
胸腺嘧啶
Uracil U:
尿嘧啶

核苷酸的结构(Nt)

聚焦嘌呤和嘧啶的化学结构差异。在2号位上嘧啶比嘌呤多了一个酮基。
另外,嘌呤9号位是糖苷键所在位置,嘌呤间的区别主要在6号位
腺嘌呤(A)为氨基(-NH 2 _2 2),故又称为6氨基嘌呤
鸟嘌呤(G)为酮基(=O),故又称为6酮基嘌呤
嘧啶1号位是糖苷键所在位置,三种嘧啶间的区别主要在4号位
胞嘧啶(C)为氨基(-NH 2 _2 2),故又称为4氨基嘧啶
胸腺嘧啶(T)为酮基(=O),故又称为4酮基嘧啶,且其5号位带有一个甲基(-CH 3 _3 3);
尿嘧啶(U)也是酮基(=O),但其五号位没有甲基。
氨基和酮基之间的反应造就了大家熟知的AT和CG配对。
以下为郑老师PPT截图。

核苷酸结构图

核苷的构象(conformation of nucleoside)

在核苷的结构中,碱基与核糖之间存在夹角,嘌呤和嘧啶与核糖之间的夹角可用如下公式描述。
嘌呤构象公式:

x = C 4 _4 4 - N 9 _9 9 - C 1 1 ^1_1 11 - O 4 1 ^1_4 41

嘧啶构象公式

x = C 2 _2 2 - N 1 _1 1 - C 1 ^1 1 - O 4 1 ^1_4 41

其中 C 1 1 ^1_1 11 都是0°。
碱基(Base)的转动会导致与核糖的C 1 1 ^1_1 11 - O 4 1 ^1_4 41平面形成夹角,角度变化导致DNA结构出现差异,这种差异大体上分为两类:反式构象(Anti)正式构象(Syn)
反式构象即是嘧啶环(对嘌呤)和酮基(对嘧啶)在核糖的外侧,俯视其结构时可计算二者夹角位 180°±90°
正式构象即是嘧啶环(对嘌呤)和酮基(对嘧啶)在核糖的内侧,俯视其结构时可计算二者夹角位 0°±90°

核苷的构象-看嘧啶环/酮基的位置核苷的构象-看夹角

DNA的双螺旋结构(DNA Double Helix Model)

1950年,Erwin Chargaff 法则:(A+G) / (T+C) = 1 , A+T ≠ G+C
1952年,Alexander Todd:3’,5’ phosphodiester bond 磷酸二酯键串联核苷酸。
1953年,Waston & Crick:右盘旋的DNA双螺旋结构。

螺旋挤压的中间时碱基,DNA整体是一个碱基堆积的棒状实体。
AT和CG这样的碱基配对是靠氢键建立起来的,氢键是在共价键束缚的氢原子和带负电的受体原子之间建立的。其中,AT之间靠两个氢键连接,而GC需要靠三个氢键维系。

氢键

DNA双螺旋的结构特点

因为碱基除了用于配对的氢键受体外仍有多余的氢键受体,双螺旋间存在有大沟和小沟的结构,所以整体上有了以下几个特点:

  1. 碱基顶部基团裸露在DNA大沟内;
  2. 蛋白质因子与DNA的特异结合依赖于氨基酸与DNA(即上述供体与受体)间的氢键的形成;
  3. 蛋白质因子沿大沟(启动子即落在大沟内)与DNA形成专一性结合的机率与多样性高于沿小沟的结合;
  4. 大沟的空间更有利于蛋白质的结合,因为蛋白质也是大分子。

阶段总结

  1. 每一条单链都具有5’→3’极性;
  2. 两条单链间以氢键连接;
  3. 两条单链,极性相反,反向平衡;
  4. 以中心为轴,向右盘旋(B-form);
  5. 双螺旋中存在大沟、小沟。

影响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碱基堆积的棒状实体

1、氢键 Hydrogen bond 4~6kc/mol

  • 氢键,可加热解链;氢键堆积,有序排列(线性、方向)

2、磷酸二酯键 Phosphodiester bond 89~90 kc/mol

  • 强键,需酶促解链

3、0.2 mol/L Na + ^+ + 生理盐条件

  • 消除DNA但脸上的磷酸基团间的静电斥力

4、碱基堆积力(非特异性结合力)

  1. 磷酸骨架、氨基、酮基周围水分子间的有序排列;
  2. 范德华力 Van de wals force;
  3. 疏水作用力
    3.1 极性 →熵增
    3.2 非极性→熵减
  4. 磷酸基团之间的静电斥力
  5. 碱基间挤压、抵御使其内能增加,碱基间有序排列的状态被破坏(氢键作用力被减弱)
  • 其中 4 和 5 是不稳定的力量

DNA分子变性(DNA denaturation)

即双链 DNA(D.S.DNA)通过加温、极端PH、尿素、酰胺等方法处理后解链为单链 DNA(S.S.DNA)

变性过程的表现

  1. **单链DNA粘度降低。**因为溶液粘度取决于分子流动过程中的内摩擦力和阻力。溶液粘度大体上呈以下趋势:
    · 高分子溶液 > 普通溶液;
    · 线状分子 > 不规则线团 > 球形分子。
    双链 DNA 刚性较强,结构较为舒展;
    单链 DNA 没有氢键的支撑,由螺旋结构向折叠和线团结构转变。
  2. 单链 DNA 沉降速度加快(需使用超速离心机进行超速离心方可查看变化);
  3. 单链 DNA 分子的A260 nmUV 值上升(增色效应);
    ·A260 nmUV:对260nm紫外线的吸收值。
    吸收紫外线的芳香环的效率比较:D.S.DNA < S.S.DNA < dNTPs。

Tm值(melting temperature)变性温度=OD增加值的中点温度(一般为85~95℃)
变性温度

Marmur-Doty formula 公式:
在1*SSC(0.15mol NaCl + 0.015mol 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环境下且GC%在30~70%之间时,
Tm = 69.3 + 0.41 * ( G + C )%
等于说,在这个前提下,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增色效应的跳跃现象(Jump of Hyperchromicity 增色跃迁)

高分子量的DNA分子在热变性的过程中,富含AT区域首先发生变性,然后逐步拓展,表现增色效应的跳跃现象,使变形过程加快。有这个现象产生时,便不可简单根据Tm值来判断GC含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