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相较于官网原版,进行了排版整理,层次更加清晰,重点突出。
- 一、考查目标
- 《数字媒体基础综合》考试涵盖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 2、答题方式
-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 3、试卷内容结构
- 算法与数据结构 60分
- 数字图像处理 50分
- 计算机图形学 40分
- 4、试卷题型结构
- 单项选择题 60分 (30小题,每小题2分)
- 综合应用题 90分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 三、考查内容
- 算法与数据结构
- 【考查目标】
- 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算法的能力。
- 【考查内容】
- 线性表
- 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 线性表的两种实现
- 线性表的应用
- 栈、队列和数组
- 栈和队列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 栈和队列的实现
- 栈和队列的应用
- 树与二叉树
- 树的基本概念
- 二叉树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 二叉树的实现
- 二叉树的遍历
- 二叉树的应用
- 二叉排序树(BST)
- 霍夫曼编码
- 优先队列
- 森林和树的转换
- 森林和树的遍历
- 图
- 图的基本概念
- 图的实现
- 图的遍历算法
- 最短路径算法
- 最小生成树算法
- 图的应用
- 查找
- 查找的基本概念
- 基于线性表的查找算法
- 基于哈希表的查找算法
- 排序
- 排序的基本概念
- 排序算法
- 插入排序
- 起泡排序
- 选择排序
- 快速排序
- 堆排序
- 归并排序
- 排序算法性能比较
- 算法
- 递归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贪心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线性表
- 【考查目标】
- 数字图像处理
- 【考查目标】
- 掌握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像灰度变换、空域滤波、频域滤波、图像复原、图像几何变换、图像形态学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考查内容】
- 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 人眼视觉特性
- 图像数字化
- 图像分辨率
- 比特深度
- 边界处理
- 图像空间域处理
- 灰度变换
- 灰度变换函数
- 对比度拉伸
- 直方图概念
- 直方图均衡
- 空间滤波
- 图像空间滤波概念及实现
- 线性空间滤波
- 非线性空间滤波
- 灰度变换
- 图像频率域处理
- 傅里叶变换与频率滤波
-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 信号卷积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 取样定理的时域表示与频域表示
- 图像频域滤波
- 图像复原
- 图像复原模型
- 常用噪声模型
- 图像去噪
- 图像几何变换与配准
- 几何变换原理
- 图像的仿射变换及表示
- 图像的投影变换及表示
- 图像配准问题
- 几何变换中的内插处理
- 最近邻内插
- 双线性内插
- 双三次插值
- 彩色图像处理
- 颜色模型
- 颜色通道
- 彩色分割
- 形态学图像处理
- 二值图像
- 膨胀与腐蚀
- 开闭运算
- 形态学重建
- 灰度图像
- 膨胀与腐蚀
- 开闭运算
- 形态学重建
- 二值图像
- 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
- 【考查目标】
- 计算机图形学
- 【考查目标】
- 了解计算机图形的生成原理及算法; 熟悉三维图形变换及观察的方法与应用;掌握三维对象的表示方法;熟悉真实感图形的相关模型及算法。
- 【考查内容】
- 一、计算机图形的生成
- 逐点比较法生成直线、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 二、 三维图形变换及应用
- 三维图形的矩阵变换方法及应用
- 三、 三维图形观察及应用
- 矩形窗直线段的裁剪算法
- 窗口-视图区变换算法
- 投影变换
- 透视变换
- 四、三维对象的表示
- 自由曲线与曲面的基本概念
- 常用自由曲线曲面的几何特性
- 拼接方法
- 分形图形的基本性质
- 分形图形的递归模型和L系统模型表示
- 三维几何模型的CSG树和B-rep表示
- 常用的三维几何建模方法
- 欧拉公式
- 五、 真实感图形
- 平面外法线法消除隐藏线
- 画家算法消除隐藏面
- 光照模型
- 材质模型
- 纹理映射与贴图
- 一、计算机图形的生成
- 【考查目标】
- 算法与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