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易错知识点查漏补缺)

知识点大部分来自于王道课后习题中易出错知识及薄弱内容,有问题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指出,一起讨论学习。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1、截至目前,计算机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原因是由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的;
2、翻译程序中的两种方法:一种编译程序一次性翻译成目标代码文件,而解释程序一句一句翻译,翻译一句执行一句,不生成目标文件;
3、系统结构、指令集、计算机组织、算法、编译语言都会影响CPI;而时钟频率并不会影响CPI,但可加快指令的执行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吞吐率(多核CPU只增加的吞吐率,并没有使任务完成的更快);
4、数据字长指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信息位数;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同时处理的信息位数;
5、MIPS = 主频 / CPI,其中主频单位常为M Hz;MIPS值越高的不一定性能越好,反而可能执行时间还长(因为执行时间=指令数CPI时钟周期);

第二章 数据表示

1、用1位奇偶校验能检测出1位错误的百分比是100%(与检测能力为50%区分开,因为只能检测出奇数个数据位出错);
2、计算CRC冗余码时,若多项式为1101,相除之前记得先将原数据低位补3个0,再进行模2除法;
3、使用双符号位加减运算时,若结果为01表示两个正数(或正 - 负)相加溢出;若结果为10表示两个负数(或负 - 正)相加溢出;
4、原码乘法,符号位不参与运算,单独“异或”处理;
5、使用补码一位乘法时,n位数值位最多需要n+1次加法运算,乘积为2n+1位;
6、使用原码不恢复余数法,仅当最后一步不够减时,才恢复一次余数;
7、浮点运算中,下溢是指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
8、浮点数运算中只有右规和对阶时才有可能舍入(舍入不一定产生误差);
9、阶码上溢有两种情况:右规和尾数舍入;
10、计算机浮点数不满足结合律的例子:x = -1.510^38,y = 1.510^38,z = 1,则x+(y+z) = 0,而(x+y)+z = 1;

第三章 存储系统

1、直接存取方式的存储器(DAM)既可以随机存取 + 也可以顺序存取,如磁盘;(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区分开)
2、计算机的内存储器由RAM(主存)+ ROM(存放BIOS程序)组成;
3、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OS负责实现页面置换算法,及部分地址映射等)共同完成的,仅对应用级程序员透明;而cache和主存之间的数据由硬件自动完成,对所有程序员均透明;
4、区分高位和低位多体交叉存储器,由于高位多体交叉存储器中字是连续存放在同一个模块的,故不能保证程序的局部性(指一次并行取出来的数据/指令可能属于不同的程序);
5、页式虚拟存储器的页面若很小,导致页表过大,从而使操作速度变慢;若页面很大,导致每次将页面装入到内存的时间变长,从而使速度变慢;
6、虚拟存储器中段式、页式、段页式在与主存交换信息时,均采用“页”的单位;

第四章 指令系统

1、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的语言系统,与机器语言有关;
2、堆栈计算机中,两个参加运算的操作数来自堆栈的栈顶和次栈顶单元;
3、为了便于取指,指令的长度通常为存储字长的整数倍;
4、按字寻址时,程序计数器的位数取决于存储器的字数(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范围,即PC位数与MAR位数一致);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指令字长;通用寄存器位数取决于机器字长;
5、机器周期通常以“从存储器中读取一个指令字的最短时间”为准;

第五章 CPU

1、n位CPU是指数据总线数为n;
2、间址周期的操作是不同的,因为间址周期分有一次、二次、三次间址;另有寄存器间址和存储器间址之分;
3、所有指令的取指操作都是相同的,(错)例如双字长指令需要取指2次;而指令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说取指操作都是相同的;
4、指令字长一般取存储字长的整数倍(或字节的整数倍),若等于存储字长的2倍,则需要访存两次,取指周期等于机器周期(也称CPU周期)的2倍;指令字长取决于操作码长度、操作数个数长度等,与机器字长没有必然联系;
5、并不是每个指令周期都包含中断周期,而是会先判断是否有中断请求,有则进入中断周期,无则没有;
6、在微程序控制当中,各个微程序的入口地址由机器指令的操作码字段指出;一条微指令存放在控制器的一个控制存储器单元中;
7、组合逻辑控制器中,速度快,但逻辑线路较复杂,检查调试较困难;
8、硬布线控制器的时序系统更复杂,它需要结合各微操作的节拍设计出逻辑电路;而微程序控制器只需根据节拍按顺序执行微指令即可;
9、微程序控制器中,控制部件向执行部件发出的控制信号叫微命令,微命令执行的操作叫微操作;
10、水平型微指令中一条微指令包含多个可并行的微命令,因此微指令较长,执行速度快,微程序短;
11、若将计算机划分成两大部分:控制部件和执行部件,运算器、存储器、外围设备相对于控制器来说就是执行部件;
12、流水线按序流动,在RAW、WAR、WAW中,只可能出现RAW(read after write)的数据相关的错误;

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1、I/O总线分为3类:数据线、控制线、地址线。数据缓冲寄存器和命令/状态寄存器的内容都是通过数据线传送的;地址线用于传送与CPU交换数据的端口地址;控制线用于给I/O端口发送读/写信号,即只用来进行读/写控制;
2、统一编址中,存储单元和I/O设备通过不同的地址码(非地址线)来区分的;独立编址中使用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
3、磁盘驱动器向盘片磁道记录数据时采用串行方式写入;
4、I/O接口中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成同一个寄存器;
5、I/O指令实现的数据传送是发生在CPU通用寄存器和I/O端口之间的(I/O端口是I/O接口中用于缓冲信息的寄存器,在执行一条指令时,CPU通过地址总线选择所请求的I/O端口,使用数据总线在CPU寄存器和I/O端口之间传输数据);
6、单级中断系统的中断处理过程:关中断、保护断点(保存原PC值)、识别中断源(引出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中断向量)、保护现场(将通用、状态寄存器等内容压入栈中)、中断事件处理、恢复现场、开中断、中断返回;其中1-3步由硬件完成,4-8步由中断服务程序(OS)完成;
7、判断中断优先级的总线仲裁方式中,计数器定时方式下,n个I/O接口需要「log n」根设备地址线;
8、中断向量的方法是由硬件产生相应向量地址,按照向量地址查询中断向量表,因此识别中断源的速度比软件查询更快;
9、只有具有DMA接口的设备才能产生DMA请求;
10、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指令是中断返回指令,不需要无条件跳转指令;
11、指令优先级由高到低:访管 - 程序性 - 重新启动;
12、主存故障属于内中断(与当前指令有关),是由机器校验中断引起的;
13、在配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程序需要输入/输出时,引起的中断是访管中断;
14、将中断触发器置为0是由硬件自动完成,即中断隐指令完成的(程序计数器内容的保护和更新也是由此硬件自动完成),而不是关中断指令;通用寄存器的保护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
15、中断屏蔽标志的一个作用是实现中断升级,即改变中断处理的次序(注意与中断响应次序的区别,中断响应次序由硬件排队电路决定),因此可改变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的次序(总结:中断优先级由中断屏蔽字决定,中断响应次序由硬件排队电路决定); 多重中断(中断嵌套)是用于响应优先级更高的中断请求;
16、在轮询方式中,CPU和外设串行工作,传送和主程序串行工作;中断方式中,CPU和外设并行工作,传送和主程序串行工作;在DMA方式中,CPU和外设并行工作,传送和主程序并行工作;
17、在DMA方式中,外部设备向DMA控制器发出DMA请求,然后由DMA控制器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传送期间DMA掌控总线控制权;
18、响应DMA请求是在每个机器周期之后(注意与总线周期区分,见下条);
19、由于存储器和I/O是挂接在总线上的,故CPU对存储器和I/O的访问是通过总线进行的。通常把CPU通过总线对微处理器外部(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访问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
20、总线周期与存储周期的区别:总线周期是对于总线来说的,是总线的性能,指总线的传输周期,包括申请、寻址、传输、结束4阶段;存储周期(存取周期)是对主存连续两次独立的读/写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时间间隔;存储周期 = 存取时间 + 恢复时间,一般存储周期 > 总线周期;
21、DMA请求优先级要比非屏蔽中断和屏蔽中断的优先级都高;
22、内中断是不可被屏蔽的中断,即使不开中断,仍需响应内中断(缺页、除0等);
23、中断方式中,某设备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为32位,即一次中断可以传输4B的数据,若设备数据传输率为50kB/s(它和CPU传输的数据量是50kB),则共需要12.5k次中断,然后后序再计算该设备输入/输出占整个CPU时间的百分比;

  • 4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