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产品经理面试攻略》
应届生求职过程中,除了一份优秀的个人简历,还可以准备一些作品,比如说产品体验报告、竞品分析报告、市场分析报告、用户调研报告、产品分析报告、个人项目总结报告等。
对于其中的产品分析报告,有以下两种方式撰写:
一、层次分析法
战略层:产品目的,用户需求,经营者和用户想从产品中得到什么。
范围层:规格功能,某个功能是否应该成为该产品的功能之一,各种功能的组合方式是什么样的。
结构层:流程结构,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他们走完流程后能去哪里。
框架层:页面布局,按钮,表格和文本区域的位置,是否达到这些元素的最大效果。
表现层:视觉设计,产品图片,文字的表现样式、交互形式。
二、递进分析法
- 产品的定位是什么?(产品定位)
- 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
- 用户使用的场景是什么?(使用场景)
- 对应场景下的需求是怎样的?(需求分析)
- 该需求的实现步骤闭环是什么样的?每个步骤下都有哪些维度?
- 产品发展前景如何,产品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 市场容量、市场变化趋势、技术基础是什么样的?(产品市场分析)
- 产品的易用性、功能完整性、用户体验怎么样?(产品的易用性)
- 如果做改进方案,需要添加什么功能?优化哪些功能?优先级如何?(产品优化)
虽然第一种层次分析法逻辑上更完整,但有套模板的嫌疑,故选择第二种递进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