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管理之内存池

在编程实践中,不可避免的要大量的用到堆上的内存。

例如我们在维护一个链表的数据结构的时候,每次新增或者删除一个新的节点的时候,就会在内存堆上进行内存的申请和释放;例如我们在维护一个动态的数组的时候,如果动态数组的大小不能满足程序需要的时候,那么也要在堆上分配新的内存。

系统默认的内存管理函数及其不足之处:

    new/delete/malloc/free  等。当我们在使用这些系统默认的内存管理函数在堆上进行内存的释放或者开辟的时候,会造成内存的一些过度开销。

  内存管理原理: 当系统受到分配一定内存大小的请求时,首先要在内存维护的内存空闲块表中查询,并且根据一定的算法(例如分配最先找到不小于申请大小的内存块给请求者,或者找到最适合申请大小的内部块给申请者,或者找到最大空闲大小的内存块给请求者)找到合适大小的空闲内存块给请求者。如果说这个内存块过于大的话,还需要进行切割成适合请求大小的部分和剩余的小的部分。然后系统更新内存空闲块表,完成一次内存分配。类似地,在释放内存的时候,系统将释放的内存块在重新加入到空闲内存块表中。在回收内存过程中,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把相邻的空闲内存块合并成新的较大的内存块。

默认的内存管理函数还需要考虑多线程的应用,需要在每次分配或者释放内存的时候加锁,同样也增加了开销。

可见,如果应用程序频繁的在堆上分配或者释放内存,也增加了性能的损失。并且会使系统中出现大量的内存碎片,降低内存的利用率。

默认的分配和释放内存算法也考虑了性能,然而这些内部管理算法基本上是为应对更复杂,更广泛的情况,需要做额外工作。 对于一个具体的应用程序来说,适合自己特定的内存分配释放模式的自定义内存池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

内存池概念:

        内存池就是一种内部分配方式。

        在真正使用内存前,先申请好一定大小,一定数量的连续的内存块留作备用,然后当有内存分配请求的时候,就会从内存池中分出一部分内存块,如果说内存块不够的话,就再申请新的内存进行扩充。 这样有一个显著优点,使得内存的分配效率得到提升。

       在内核中,有不少的内存分配不允许失败,作为一个在这些情况下确保分配的方式,内核开发者就创建了一个“内存池”。一个内存池只是作为一个后备缓存,它尽力一直保持一个空闲的内存列表给紧急情况下使用。

使用内存池的优点:

    (1)速度比new/malloc快,因为减少了调用系统的次数,不用频繁的去申请或者释放内存。

    (2)对于内存分配的效率的提高,避免了频繁申请或者释放内存,造成系统的大量的内存碎片。

    (3)节省空间

内存池的分类

       根据线程安全的角度可以分为多线程和单线程内存池。对于单线程内存池,它整个的生命周期都是被一个线程所占用,所以就不用考虑互斥访问的问题;对于多线程内存池,有可能被多个线程共享,因此则需要在每次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时候加锁。相对而言,整个单线程内存池性能更高,而多线程内存储使用范围更广,因为更安全。

      根据可分配内存单元的大小可以分为 定长内存池和可变内存池。

      定长内存池: 是指应用程序每次从内存中分配的内存单元大小都是事先已经确定的,是固定不变的。释放内存块的时候,则需要简单地挂回内存池链表中就OK了。常规的做法就是:把不同的 until size 的内存池整合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内存块大小的使用需求。

      可变内存池: 内存的分配只是在一大块空闲的内存上滑动,是指应用程序每次分配的内存单元大小都是不固定的,会根据具体的内存分配请求进行变化,这样它的适用范围更广,分配效率很高,而性能则要比固定内存池要低。缺点是成批的回收内存的 时候,因为释放的内存无法直接重复利用。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