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整理

一、简答题

1. 请系统结构的含义,分几层。

从使用语言的角度,可以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按功能划分为六层,层次结构由高到低分别为应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微操作机器级。其中前5-2级为虚拟机器级,后两级为实际机器级。

应用语言程序经应用程序包翻译成高级语言程序

->高级语言程序经编译程序编译成汇编语言(或是某种中间语言程序,或是机器语言程序)

->汇编语言程序经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

->一般用机器语言程序解释作业控制语句

->用微操作程序解释机器指令

->微指令由硬件直接执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请简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结构和计算机实现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括机器级内部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结构:研究的是软硬件之间的功能分配以及对传统机器级界面的确定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

一种体系结构可以有多种组成,一种组成可以有多种实现

它们之间的关系:三者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影响,结构可以影响组成,组成也会影响结构。组成设计向上决定于结构,向下受限于实现技术,但是,组成是可以与实现折中权衡的。

在设计主存系统时,确定主存容量、编址方式、寻址范围等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
确定主存周期、逻辑上是否采用并行主存、逻辑设计等属于计算机组成。
选择存储芯片类型、微组装技术、线路设计等属于计算机实现。

3. 请简述软硬件取舍的原则。
  • 考虑在现有硬件、器件条件下,系统要有高性价比,主要从实现费用、速度和其他性能要求来综合考虑
  • 考虑准备采用和可能采用的组成技术,使之尽可能不要过多获不合理地限制各种组成、实现技术的采用
  • 软硬件层面综合考虑,从硬件方面看,要便于应用组成技术的成果和便于发挥器件技术的进展;从软件层面看,要为编译和操作系统的实现以及高级语言程序的设计提供更多更好的硬件。
4. 简述Amdahl定律以及对它的评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快某部件执行速度所获得的系统性能加速比,受限于该部件在系统中的所占的重要性。

这个定律表明了:性能提高量的递减规律,如果只对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行性能改进,则改进的越多,整体系统性能提高的量越少;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更高性能的系统,就要从各部分性能平衡地得到提高。

5.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Flynn分类法是按什么来分类的?共分为哪几类?

按照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进行分类。Flynn分类法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4类:

  •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是传统的单处理器计算机
  •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比如阵列处理及和相连处理机
  •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很少见
  •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全面并行的多机系统。
6. 浮点数下溢处理
  • 0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1、翻译和解释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翻译是整个程序转换,解释是低级机器的一串语句仿真高级机器的一条语句。   联系:都是高级机器程序在低级机器上执行的必须步骤。   2、为什么将计算机系统看成是多级机器构成的层次结构?   可以调整软、硬件比例;可以用真正的实处理机代替虚拟机器;可以在1台宿主机上仿真另一台。   3、计算机系统结构用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各自的优缺点?   硬件优点:速度快,节省存储时间;缺点:成本高,利用率低,降低灵活性、适用性。   软件优点:成本低,提高灵活性、适用性;缺点:速度慢,增加存储时间、软件设计费。   4、就目前通用机来说,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属性主要包括哪些?   数据表示、寻址方式、寄存器组织、指令系统、存储系统组织、中断系统、管态目态定义与转换、   IO结构、保护方式和机构。   5、试述由上往下、由下往上设计思路和存在的问题?   由上往下:先考虑应用要求,再逐级往下考虑怎样实现。适用于专业机   由下往上:根据已有器件,逐级往上。六七十年代通用机设计思路。   以上方法存在的问题是软、硬件脱节。   6、采用统一高级语言方法、适用场合、存在问题和应采取的策略。   定义:是指为所有程序员使用的完全通用的高级语言。   适用场合:软件移植方便。   存在问题:目前语言的语法、语义结构不同;人们的看法不同;同一语言在不同机器上不通用;程序员的习惯   应采取的策略:可一定范围内统一汇编语言,结构相同机器间搞系列机。  7、由中间开始的设计思路及优点   既考虑应用也考虑现有器件,由软硬件分界面向两端设计。   优点:并行设计,缩短周期。 系统结构简答题总结
计算机系统结构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题库含答案 1.看下述程序段:( C ) k: R5=R2 k+1: R0=R1×R4 k+2: R2=R5+1 k+3: R4=R0×R3 k+4: R3=R4-1 K+5: …… k和k+2之间发生的是什么数据相关 I. 先写后读相关 II.写-写相关 III. 先读后写相关 A.只有I B.只有I、II C.只有I、III D.以上都不对 2.开发并行的途径有( D ),资源重复和资源共享。 A、多计算机系统 B、多道分时 C、分布式处理系统 D、时间重叠 3.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比较好的方法是(D )。 A、从上向下设计 B、从下向上设计 C、从两头向中间设计 D、从中间开始向上、向下设计 4.执行微指令的是(C) a.汇编程序 b.编译程序 c.硬件 d.微指令程序 5. 软件和硬件在(B)意义上是等效的。 A. 系统结构 B.功能 C. 性能 D. 价格 6. 实现汇编语言源程序变换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是由(D ) A.编译程序解释 B.编译程序翻译 C.汇编程序解释 D.汇编程序翻译 7. 按照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等指令应属于(A)级机器语言。 A. 传统机器语言机器 B.操作系统机器 C. 汇编语言机器 D.高级语言机器 8.对汇编语言程序员,下列(A)不是透明的。 A. 中断字寄存器 B.乘法器 C. 移位器 D.指令缓冲器 9.在采用基准测试程序来测试评价机器的性能时,下列方法按照评价准确性递增的顺序排列是(B )。(1)实际的应用程序方法 (2)核心程序方法 (3)玩具基准测试程序(小测试程序) (4)综合基准测试程序 A.(1)(2)(3)(4) B.(2)(3)(4)(1) C.(3)(4)(1)(2) D.(4)(3)(2)(1) 10. 下列体系结构中,最适合多个任务并行执行的体系结构是( D) A、流水线的向量机结构 B、堆栈处理结构 C、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结构 D、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结构 11. 从用户的观点看,评价计算机系统性能的综合参数是( B ): A、指令系统 B、吞吐率 C、主存容量 D、主频率 12. 设指令由取指、分析、执行 3 个子部件完成,每个子部件的工作周期均为△t,采用常规标量单流水线处理机。若连续执行 10 条指令, 则共需时间 ( C )△t。 A.8 B.10 C. 12 D. 14 13. 系统响应时间和作业吞吐量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持续处理 业务的系统而言, ( C ) ,表明其性能越好。 A. 响应时间越短,作业吞吐量越小 B. 响应时间越短,作业吞吐量越大 C. 响应时间越长,作业吞吐量越大 D. 响应时间不会影响作业吞吐量 14. 若每一条指令都可以分解为取指、分析和执行三步。已知取指时间t 取指=4△t,分 析时间t 分析=3△t,执行时间t 执行=5△t。如果按串行方式执行完100 条指令需要( C )△t。 A. 1190 B. 1195 C. 1200 D. 1205 15. 如果按照流水线方式执行,执行完100 条指令需要 (B)△t。 A. 504 B. 507 C. 508 D. 510 16. 并行访问存储器最大的问题就是访问冲突大,下面不属于并行访问存储器的缺点的是:( D ) A、取指令冲突 B、读操作数冲突 C、写数据冲突 D、译码冲突 17. 一条4段流水线,每段执行时间为1ns,求该流水线执行100条指令最大效率为(C) A.100% B.96.2% C.97.1% D.388% 18. 假设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取指令”、“分析”和“执行”三段,每一段的执行时间均为 ,连续执行n条指令所需要花费的最短时间约为(B)(假设仅有“取指令”和“分析”可重叠并假设n足够大): A. B. C. D. 19. MISD是指(C) A.单指令流单数据流 B.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C.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D.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20. 星形网络的网络直径和链路数分别为(A)和(D)。 A.N-1 B.N/2 C.2 D.N(N-1)/2 21. 软件和硬件在(B)意义上是等效的。 A.系统结构 B.功能 C.性能 D.价格
第一章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引论 1.2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 1.2.1 计算机系统中的层次概念 1.2.2 计算机体系结构 1.2.3 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技术 1.3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 1.3.1 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发展 1.3.2 计算机的分代和分型 1.3.3 应用需求的发展 1.3.4 计算机实现技术的发展 1.3. 5 体系结构的生命周期 1.4 计算机体系结构中并行性的发展 1.4.1并行性概念 1.4.2 提高并行性的技术途径 1.5 定量分析技术基础 1.5.1 计算机性能的评测 1.5.2 测试程序 1.5.3 性能设计和评测的基本原则 1.5.4 CPU的性能 1.6 影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成本和价格因素 1.6.1 集成电路的成本 1.6.2 计算机系统的成本和价格 1.7 小结习题一第二章 计算机指令集结构设计 2.1 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2.1.1 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2.1.2 通用寄存器型指令集结构分类 2.2 寻址技术 2.3 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1 CISC计算机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2 RISC计算机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 2.3.3 控制指令 2.4 操作数的类型、表示和大小 2.5 指令集格式的设计 2.5.1 寻址方式的表示方法 2.5.2 指令集格式的选择 2.6 编译技术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 2.6.1 现代编译器的结构和相关技术 2.6.2 现代编译技术对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影响 2.6.3 计算机体系结构对当前编译技术的影响 2.7 DLX指令集结构 2.7.1 DLX指令集结构 2.7.2 DLX指令集结构效能分析 2.8 小结习题二第三章 流水线技术 3.1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3.1.1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 3.1.2 流水线的分类 3.2 DLX的基本流水线 3.2.1 DLX的一种简单实现 3.2.2 基本的DLX流水线 3.2.3 流水线性能分析 3. 3 流水线中的相关 3.3.1 流水线的结构相关 3.3.2 流水线的数据相关 3.3.3 流水线的控制相关 3.4 流水线计算机实例分析(MIPS R4000) 3.4.1 MIPS R4000整型流水线 3.4.2 MIPS R4000浮点流水线 3.4.3 MIPS R4000流水线的性能分析 3.5 向量处理机 3.5.1 向量处理方式和向量处理机 3.5.2 向量处理机实例分析 3.6 小结习题三第四章 指令级并行 4.1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 4.1.1 循环展开调度的基本方法 4.1.2 相关性 4.2 指令的动态调度 4.2.1 动态调度的原理 4.2.2 动态调度算法之一:记分牌 4.2.3 动态调度算法之二:Tomasulo算法 4.3 控制相关的动态解决技术 4.3.1 减少分支延迟:分支预测缓冲技术 4.3.2 进一步减少分支延迟:分支目标缓冲 4.3.3 基于硬件的推断执行 4.4 多指令流出技术 4.4.1 超标量技术 4.4.2 多指令流出的动态调度 4.4.3 超长指令字技术 4.4.4 多流出处理器受到的限制 4.5 小结习题四第五章 存储层次 5.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5.1.1 从单级存储器到多级存储器 5.1.2 存储层次的性能参数 5.1.3 “Cache—主存”和“主存—辅存”层次 5.1.4 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 5.2 Cache基本知识 5.2.1 映象规则 5.2.2 查找方法 5.2.3 替换算法 5.2.4 写策略 5.2.5 Cache的结构 5.2.6 Cache性能分析 5.2.7 改进Cache性能 5.3 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 5.3.1 增加Cache块大小 5.3.2 提高相联度 5.3.3 Victim Cache 5.3.4 伪相联Cache 5.3.5 硬件预取技术 5.3.6 由编译器控制的预取 5.3.7 编译器优化 5.4 减少Cache失效开销 5.4.1 让读失效优先于写 5.4.2 子块放置技术 5.4.3 请求字处理技术 5.4.4 非阻塞Cache技术 5.4.5 采用两级Cache 5.5 减少命中时间 5.5.1 容量小,结构简单的Cache 5.5.2 虚拟Cache 5.5.3 写操作流水化 5.5.4 Cache优化技术小结 5.6 主存 5.6.1 存储器技术 5.6.2 提高主存性能的存储器组织结构 5.7 虚拟存储器 5.7.1 虚拟存储器基本原理 5.7.2 快表(TLB) 5.7.3 页面大小的选择 5.8 进程保护和虚存实例 5.8.1 进程保护 5.8.2 页式虚存举例:Alpha AXP的存储管理和21064的TLB 5.9 Alpha AXP 21064存储层次 5.10 小结习题五第六章 输入输出系统 6.1 概述 6.2 存储设备 6.2.1 磁盘设备 6.2.2 磁带设备 6.2.3 光盘设备 6.3 总线 6.3.1 总线分类 6.3.2 总线基本工作原理 6.3.3 总线使用 6.3.4 总线标准和实例 6.3.5 设备的连接 6.3.6 CPU与I/O处理的匹配 6.4 通道处理机 6.4.1 通道的作用和功能 6.4.2 通道的工作过程 6.4.3 通道种类 6.4.4 通道中的数据传送过程 6.4.5 通道的流量分析 6.5 I/O与操作系统 6.5.1 I/O和Cache数据一致性 6.5.2 DMA和虚拟存储器 6.6 I/O系统设计 6.7 小结习题六第七章 多处理机 7.1 引言 7.1.1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类 7.1.2 通信模型和存储器的结构模型 7.1.3 通信机制的性能 7.1.4 不同通信机制的优点 7.1.5 并行处理面临的挑战 7.1.6 并行程序的计算/通信比率 7.2 多处理机的存储器体系结构 7.2.1 集中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 7.2.2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体系结构 7.3 互连网络 7.3.1 互连网络的性能参数 7.3.2 静态连接网络 7.3.3 动态连接网络 7.4 同步与通信 7.4.1 同步机制 7.4.2 大规模机器的同步 7.5 并行化技术 7.5.1 并行化的基本策略 7.5.2 并行语育与编译器 7.6 多处理机实例 7.6.1 Challenge多处理机系统 7.6.2 Origin 20007.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