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M算法原理总结
我们经常会从样本观察数据中,找出样本的模型参数。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极大化模型分布的对数似然函数。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得到的观察数据有未观察到的隐含数据,此时我们未知的有隐含数据和模型参数,因而无法直接用极大化对数似然函数得到模型分布的参数。怎么办呢?这就是EM算法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了。
- E步(期望步)
- M步(极大步)
- 不断迭代直到收敛
EM算法解决这个的思路是使用启发式的迭代方法,既然我们无法直接求出模型分布参数,那么我们可以先猜想隐含数据,利用对隐藏变量的现有估计值,计算其最大似然估计值(EM算法的E步),接着基于观察数据和猜测的隐含数据一起来极大化对数似然,求解我们的模型参数(EM算法的M步)。由于我们之前的隐藏数据是猜测的,所以此时得到的模型参数一般还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不过没关系,我们基于当前得到的模型参数,继续猜测隐含数据(EM算法的E步),然后继续极大化对数似然,求解我们的模型参数(EM算法的M步)。以此类推,不断的迭代下去,直到模型分布参数基本无变化,算法收敛,找到合适的模型参数。
一个最直观了解EM算法思路的是K-Means算法,见之前写的K-Means聚类算法原理。在K-Means聚类时,每个聚类簇的质心是隐含数据。我们会假设KK个初始化质心,即EM算法的E步;然后计算得到每个样本最近的质心,并把样本聚类到最近的这个质心,即EM算法的M步。重复这个E步和M步,直到质心不再变化为止,这样就完成了K-Means聚类。
算法流程:
- 初始化模型参数 θ θ θ 的初值 θ 0 θ_0 θ0
- 开始 EM 算法迭代
2. 如何通俗理解EM算法
一、EM 算法步骤
最大期望算法经过两个步骤交替进行计算:
- 第一步是计算期望(E),利用对隐藏变量的现有估计值,计算其最大似然估计值;
- 第二步是最大化(M),最大化在E步上求得的最大似然值来计算参数的值。M步上找到的参数估计值被用于下一个E步计算中,这个过程不断交替进行。
二、似然函数
在数理统计学中,似然函数是一种关于统计模型中的参数的函数,表示模型参数中的似然性。“似然性”与“或然性”或“概率”意思相近,都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而极大似然就相当于最大可能的意思。
比如你一位同学和一位猎人一起外出打猎,一只野兔从前方窜过。只听一声枪响,野兔应声到下,如果要你推测,这一发命中的子弹是谁打的?你就会想,只发一枪便打中,由于猎人命中的概率一般大于你那位同学命中的概率,从而推断出这一枪应该是猎人射中的。
这个例子所作的推断就体现了最大似然法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