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高并发学习笔记(一)

并行级别

由于临界区的存在,多线程之间的并发必须受到控制。根据控制并发的策略,我们可以把并发的级别分为阻塞、无饥饿、无障碍、无锁、无等待几种。

阻塞

一个线程是阻塞的,那么在其他线程释放资源之前,当前线程无法继续执行。当我们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重入锁时,我们得到的就是阻塞的线程。synchronized关键字和重入锁都试图在执行后续代码前,得到临界区的锁,如果得不到,线程就会被挂起等待,直到占有了所需资源为止。

无饥饿(Starvation-Free)

如果线程之间是有优先级的,那么线程调度的时候总是会倾向于先满足高优先级的线程。也就说是,对于同一个资源的分配,是不公平的。对于非公平锁来说,系统允许高优先级的线程插队。这样有可能导致低优先级线程产生饥饿。但如果锁是公平的,按照先来后到的规则,那么饥饿就不会产生,不管新来的线程优先级多高,要想获得资源,就必须乖乖排队,这样所有的线程都有机会执行。

无障碍(Obstruction-Free)

无障碍是一种最弱的非阻塞调度。两个线程如果无障碍地执行,那么不会因为临界区的问题导致一方被挂起。换言之,大家都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入临界区了。那么大家一起修改共享数据,把数据改坏了怎么办呢?对于无障碍的线程来说,一旦检测到这种情况,它就会立即对自己所做的修改进行回滚,确保数据安全。但如果没有数据竞争发生,那么线程就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走出临界区。
如果说阻塞的控制方式是悲观策略,也就是说,系统认为两个线程之间很有可能发生不幸的冲突,因此以保护共享数据为第一优先级,相对来说,非阻塞的调度就是一种乐观的策略。它认为多个线程之间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冲突,或者说这种概率不大。因此大家都应该无障碍地执行,但是一旦检测到冲突,就应该进行回滚。
从这个策略中也可以看到,无障碍的多线程程序并不一定能顺畅运行。因为当临界区中存在严重的冲突时,所有的线程可能都会不断地回滚自己的操作,而没有一个线程可以走出临界区。这种情况会影响系统的正常执行。所以,我们可能会非常希望在这一堆线程中,至少可以有一个线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操作,而退出临界区。至少这样可以保证系统不会在临界区中进行无限的等待。
一种可行的无障碍实现可以依赖一个“一致性标记”来实现。线程在操作之前,先读取并保存这个标记,在操作完成后,再次读取,检查这个标记是否被更改过,如果两者是一致的,则说明资源访问没有冲突。如果不一致,则说明资源可能在操作过程中与其他写线程冲突,需要重试操作。而任何对资源有修改操作的线程,在修改数据前,都需要更新这个一致性标记,表示数据不再安全。

无锁(Lock-Free)

无锁的并行都是无障碍的。在无锁的情况下,所有的线程都能尝试对临界区进行访问,但不同的是,无锁的并发保证必然有一个线程能够在有限步内完成操作离开临界区。
在无锁的调用中,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可能会包含一个无穷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线程会不断尝试修改共享变量。如果没有冲突,修改成功,那么程序退出,否则继续尝试修改。但无论如何,无锁的并行总能保证有一个线程是可以胜出的,不至于全军覆没。至于临界区中竞争失败的线程,它们必须不断重试,直到自己获胜。如果运气很不好,总是尝试不成功,则会出现类似饥饿的现象,线程会停止。

无等待(Wait-Free)

无锁只要求有一个线程可以在有限步内完成操作,而无等待则在无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扩展。它要求所有的线程都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这样就不会引起饥饿问题。如果限制这个步骤的上限,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有界无等待和线程数无关的无等待等几种,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对循环次数的限制不同。
一种典型的无等待结构就是RCU(Read Copy Update)。它的基本思想是,对数据的读可以不加控制。因此,所有的读线程都是无等待的,它们既不会被锁定等待也不会引起任何冲突。但在写数据的时候,先取得原始数据的副本,接着只修改副本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读可以不加控制),修改完成后,在合适的时机回写数据。

为什么要使用并行程序?
  • 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
  • 由于业务模型的需要,确实需要多个执行实体。
    Amdahl定律Gustafson定律可以计算串行程序改造成并行程序之后的性能。
    线程的生命周期
  • NEW状态表示刚刚创建的线程,这种线程还没开始执行。
  • 等到线程的start()方法调用时,才表示线程开始执行。当线程执行时,处于RUNNABLE状态,表示线程所需的一切资源都已经准备好了。
  • 如果线程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synchronized同步块,就会进入BLOCKED阻塞状态,这时线程就会暂停执行,直到获得请求的锁。WAITING和TIMED_WAITING都表示等待状态,它们的区别是WAITING会进入一个无时间限制的等待,TIMED_WAITING会进行一个有时限的等待。
  • 通过wait()方法等待的线程在等待notify()方法,而通过join()方法等待的线程则会等待目标线程的终止。一旦等到了期望的事件,线程就会再次执行,进入RUNNABLE状态。当线程执行完毕后,则进入TERMINATED状态,表示结束。
线程类的源码
//线程启动方法:star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start() {
        if (threadStatus != 0)
            throw new IllegalThreadStateException();

        group.add(this);

        boolean started = false;
        try {
            start0();
            started = true;
        } finally {
            try {
                if (!started) {
                    group.threadStartFailed(this);
                }
            } catch (Throwable ignore) {
           
            }
        }
    }
//run()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 (target != null) {
            target.run();
        }
    }

终止线程

程Thread提供了一个stop()方法,但是不推荐使用,已被废弃掉,原因是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我们在数据库里维护着一张用户表,里面记录了用户ID和用户名。假设这里有两条记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我们用一个User对象去保存这些记录,我们总是希望这个对象要么保存记录1,要么保存记录2。如果这个User对象一半存着记录1,另外一半存着记录2,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抓狂吧!如果现在真的由于程序问题,出现了这么一个怪异的对象u,u的ID是1,但是u的NAME是小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就已经不一致了,说白了就是系统有错误了。这种情况是相当危险的,如果我们把一个不一致的数据直接写入了数据库,那么就会造成数据永久地被破坏和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也许有人会问,怎么可能呢?跑得好好的系统,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在单线程环境中,确实不会,但在并行程序中,如果考虑不周,就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不经思考地使用stop()方法就有可能导致这种问题。
Thread.stop()方法在结束线程时,会直接终止线程,并立即释放这个线程所持有的锁,而这些锁恰恰是用来维持对象一致性的。如果此时,写线程写入数据正写到一半,并强行终止,那么对象就会被写坏,同时,由于锁已经被释放,另外一个等待该锁的读线程就顺理成章地读到了这个不一致的对象,悲剧也就此发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