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笔者上篇文章讲述了纹波的测试方法(点击下方连接即可跳转),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纹波改善方法。
电源纹波测试,从原理图到PCB板和示波器探头设置详解(适合新手小白)-CSDN博客
二、先简单的介绍下DCDC电路结构:
上图为DCDC典型应用电路,Cin为输入滤波电容,Cboot是上管驱动“自举”电容,L是储能电感,R1和R2是反馈电阻,Cff是前馈电容,Cout是输出滤波电容,Rt是内部运放补偿器件。
三、纹波改善的几点措施:
好了,引入了DCDC电路的基本构造,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进行"改造手术"了。
1)最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就是:增加或者增大输入输出的滤波电容,同时检查是否同时有高频和低频滤波电容。当然这里也不能无脑堆料,否则会带来下电时间延时的问题(针对开关机频繁的产品这也是个不能忽略的问题)。
2)第一点堆料没法解决问题的话还可以使用"钞能力":可以选用ESR更小的电容(此刻老板默默的捂紧了钱包)。
3)输出端我们还可以加大电感,这个也比较直接,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高频电路我们往往反而要减小电感,这是因为负载变化较大电路减小电感能加快动态响应从而减小纹波(这里需要注意,电感的变化范围尽量不要超过规格书的建议值,毕竟搞不定我们还有别的办法,不用一条路走到黑)。
4)Cff!没错,前馈电容来了,我们针对没有设计前馈电容的电路加上前馈电容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Cff的位置上图中笔者已经给大家标注出来了),有了它能增加我们电路的响应,提升稳定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Cff一般不是固定的值,需要我们实际上件并不断调试这个容值(这个值一般是pF级)来确定最佳的方法。
5)反馈电阻也是能改的,一般来说减小FB电阻也对纹波有改善,但是需要同步按比例减小R1和R2。
6)最重要的DCDC器件我们也可以考虑换掉,可以检查下选型阶段芯片本身的纹波测试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7)如果上述还不能优化到想要的纹波大小的话就要找找PCB的"麻烦"了,请PCB画板同学喝杯茶,检查检查走线是否避开了强干扰信号,环路对不对,"地"线等宽度是否达标等等。
8)如果上述都检查完了纹波还是偏大,那大概率是前后级电路异常了,我们需要对症下药的检查和优化前后级电路。
四、写在最后:
笔者这个账号主要做日常中遇到的硬件开发、测试问题分享,写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