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也是有一阵子没去看电影了,今天有时间去看了《默杀》。在看之前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调研,只知道这是一部口碑不错的悬疑电影,看之后,也没有去网上刷任何的解说文章以及视频(除了人名记不太清,查了一下),所以,是一个普通观影人比较真实的感受。也寻思着写影评可以帮助我更好的主动消化电影,防止回头和人聊起这部电影,脑袋空空,只能说“好看,推荐”…也是前几天和朋友们在一家网红火锅店吃饭,一个大众点评大几千博主朋友把武汉的美食说的头头是道,我估摸着和每次吃完饭以后,精心发一篇点评有关,我也就是吃了就忘,下次再提起这家店,连特色菜我估计都说不出来,更别说怎么做,口感什么的了,得向他看齐,多捕捉生活中那些的细节,所以果断掏出电脑,写下这段影评。
题材
作为一个悬疑爱好者(小时候也是受希区柯克,东野圭吾、爱伦坡熏陶到大的悬疑迷),不能说这部片子有多成功,毕竟拍成像国外《看不见的客人》、《彗星来临的那一夜》、《蝴蝶效应》那样太难了,但比国内绝大多数悬疑电影要好看的多,剧本上再做的好一点我觉得可以媲美《消失的她》。再来说说这部电影的成分,它囊括了血腥、暴力、校园霸凌、性侵儿童、青少年犯罪等多个卡审元素,这也是把背景设置在某大洋的岛的原因。不过这次尺度真的很大(杀人过程和尸体出现真的有点恐怖),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这个,我觉得内地也在逐渐放开。
拍摄
这个不是专业的人咱也不懂,不敢妄加评论,只能从一个观影者角度来谈谈。
* 电影一开头呈现了陈语彤与四个女陔擦肩而过,每个霸凌者脸上洋溢着笑容,而这个哑巴女孩在她们走过去之后也邪魅一笑,在最初的时候我以为是呈现女校一片祥和的景象,顶多与后面校园霸凌形成对比。谁知道这在后面与陈语彤把记录慧君死亡真相的手机交给林在福后的那种大仇即将得报的释然形成呼应。
* 里面的坏人被杀全部都出现在暴雨天,霸凌者B,C,D在古堡被挨个锤杀,霸凌者A在废弃公交被锤杀,继父被杀后埋尸,整个过程的窒息感溢出银幕。既给人一种压抑,又给人一种解气的感觉。而好人被杀却都是晴天,比如可怜的被霸凌残障女孩,在天台受尽折磨后,从楼顶坠落,虽然阳光普照,但光明却驱散不了霸凌者内心的黑暗,让人感到愤怒又无助。
* 在描述林在福与慧君一些美好的场景的时候,电影选择了为数不多的暖色滤镜,一方面让人更加怜悯这个不幸的残障女孩,另一方面,也理解了父亲当得知自己女孩死前遭遇后的痛苦与向霸凌者复仇的心情。
* 电影多次铺垫说张钧甯饰演的李涵老公“种植”的金桔很甜,并在女儿被霸凌后,为了将女儿从普通班调回特教班(残障学生集结的班级),送给霸凌者A的校长父亲一些,电影后面才知道这竟然是埋藏她老公尸体的花圃种植的。
* 电影末尾致敬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老虎(派)在杀光了船上所有的动物(人)之后,一起在彩色的海上看风景的画面,这里林在福和女儿在彩色的海面上荡漾,一方面在另一个世界,林在福完成了对女儿的承诺,另一方面,美丽的景象下面蕴藏着看不见的罪恶。
* ......
剧情
再来说说观众比较擅长的剧情方面,友情提示,涉及大量剧透,谨慎观看。
* 电影先从陈语彤被四个霸凌者霸凌引入到正式的故事,看到这一幕就知道后面这四个霸凌者会被杀,果不其然,导演似乎也猜到了观众会这么想,也不藏着掖着,果然,镜头一转就是古堡凶杀的画面。自然而然就会想凶手是谁,看到这里,有动机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陈语彤的妈妈,另一个就是陈语彤,本着国内过审的原则,不会设定青少年犯罪原则,凶手就是陈语彤的妈妈。可下一个线索出现了,说王传君饰演的林在福有偷拍女校学生的嫌疑,而且凶杀案的镜头表示凶手是一个雨衣男,紧接着陈语彤也消失了。而这些线索都指向林在福,而到此刻,他没有任何的动机,感觉他就是个不相干的人。
* 林在福唯一的动机也就是怀念之前离奇去世的女儿才偷拍的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女生,可莫名奇妙的是陈语彤的妈妈死死咬住是林在福杀害了自己的女儿,还根据林在福家门口的争斗痕迹脑补了自己女儿被害前的景象,并直接从外面进到了林在福的家里,林在福此时刚好回家,小彤妈妈躲进床底下,电影这里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虽然看的都不敢呼吸,可是小彤妈妈并没有获得任何有用的线索,这一幕仿佛是为了拍而拍。
* 反而是从林在福家里出来后,小彤妈妈刚好出来遇到了吴镇宇饰演的警察,翻找林在福的垃圾时,追捕了黄明昊饰演的偷窥狂,后面几乎所有反转的线索都是出自他的录像带:陈语彤妈妈一直虐待陈语彤,陈语彤继父性侵了9岁的陈语彤,杀害继父的凶手是陈语彤而非她母亲(虽然反转这些反转情节令人毛骨悚然,但是都出自一个偷拍狂,有点强行制造证据的感觉)。
* 后面慧君被霸凌的景象被霸凌者录下来,手机被陈语彤偷偷交给林在福手里,真相才被解开,原来陈语彤与慧君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两个残障天使(电影里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相互陪伴,在慧君被霸凌那天,陈语彤原本想拿着剪刀去阻止霸凌者时,被她妈妈一把夺过剪刀,强拉走了,成为了霸凌的旁观者,间接造成了慧君的死亡,这一幕也被楼下的神父看到,但他竟认为慧君的死已经发生,四位霸凌者还可以拯救,所以掩盖了真相,也成了帮凶。所以,当时知道慧君死亡的真相有:陈语彤、陈语彤妈妈以及神父,难怪在陈语彤消失后,陈语彤妈妈死死咬住林在福。
伏笔
这部电影的伏笔很多,我觉得值得谈谈的有以下几点:
* 陈语彤爸爸“种植”的金桔:送校长的金桔茶、祭拜神灵的金桔......下面埋藏着继父的尸体,呃......
* 鸽子:撞死在陈语彤特教班教室外的鸽子、陈语彤消失前的幻想、林在福跳楼时飞过的鸽子......鸽子是善良的慧君在死前救助的鸽子,鸽子时刻出现,意味着慧君没有消失,泪目。
* 剪刀:陈语彤裁纸时掉落的剪刀,慧君被霸凌时陈语彤想拿剪刀去杀死所有霸凌者时拿的剪刀,此时已经说明陈语彤已经形成杀人的意识,所以后面是她杀死继父的反转时,就不那么突兀了。
总结
《默杀》这个题目将真凶进行了暗示——哑巴陈语彤,这个真凶值得好好推敲:杀害继父的真凶,林在福向霸凌者复仇的幕后推手,这后面一切的一切操纵者都是这个一开始看起来很柔弱的不会说话的被霸凌者。这点有种《白夜行》里的唐泽雪穗,《幻夜》里新海美冬的感觉(当然就剧本和人物塑造,还差十万八千里)。在观影的过程中总有一种看《消失的她》的感觉,但是就结局的感受(配乐、反转、海底星空的拍摄等)还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后面也看到了特邀指导陈思诚的名字,不得不说他还是有才的。但是,关键反转的线索(前面已经提到)全部出自偷拍狂的录像,这让观众不自觉有一点失落。总体来讲,《默杀》值得推荐吗?
- 推荐
- 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