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先进材料技术#航天工程系列

航天材料及工艺技术是发展航天运载器的基础技术、先导技术和关键技术,是决定航天运载器性能、质量、可靠性和成本的基础因素,贯穿于每一件航天产品及航天器的设计、研制、生产、试验及使用维护的全寿命周期,其性能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航天高技术的发展和运载器装备的研制进程。

随着航天运载器装备迭代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性能要求不断提升,运载火箭结构不断向整体化、大型化、轻量化发展,运载能力与可靠性持续增强。航天运载器不断向高射程、高精度发展,打击能力不断提升;空天飞行器在天地往返运输、天基跨域等方向多面推进,空天安全装备体系加快构建。新型航天运载器的发展需要先进材料与先进工艺技术的不断创新予以全面支撑。

随着空间站建设、载人登月、行星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的提出,我国航天运输任务需求已进入持续快增长阶段,运载火箭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结构的尺寸大型化、结构轻质化和重复使用化。在尺寸大型化方面,以10m级超大直径重型运载火箭为典型代表的箭体结构的研制已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结构轻质化方面,箭体结构效率以及高性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整体化高精度制造技术应用是关键。在重复使用化方面,回收系统结构机构、返回防热结构研制已形成迫切需求。

除了常规构型的运载火箭,航天运载器的研究交叉越发明显,空天跨领域结合飞行器已成为这类航天运载器在当前世界航天角逐的技术前沿,尤其是快速多模航天运载器的发展更是研究热点,其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抗极端力热环境承载的舱段、翼舵及热防护需求。空天运载器结构发展主要呈现轻质化、整体化、高耐温、高精度等趋势,结构功能一体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使用已成为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

高性能材料是航天运载器研制发展的关键基础,轻质、高强度是航天结构材料的永恒追求。由于需要在高应力、超高温、超低温、强腐蚀等极端条件下工作,因此运载器性能设计高度依赖所选用结构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目前,国内外航天运载器结构材料主要涉及轻质高强金属材料(高强度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和轻质复合材料(结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同时也开展了智能变形材料的探索研究。

1. 高强铝合金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码上通天地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