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工程系列】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Tianwen-1)是中国首个火星探测项目,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

天问一号

任务命名: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探测任务依次编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为“揽星九天”。

任务目标:天问一号的任务目标是绕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具体包括:

环绕器:携带了7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对火星开展全球性、普查性综合探测,并为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链路。

火星车:携带了6台科学载荷,可用于在着陆区开展区域性、精细性巡视探测。

科学载荷:天问一号搭载了多项科学载荷,包括:环绕器:磁场探测仪、中性粒子探测仪、高能粒子探测仪、高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火星磁场和等离子体探测仪、火星大气中微量气体探测仪。

火星车:多光谱相机、激光测距与测速仪、火星磁场检测仪、火星地震仪、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火星表面温度探测仪。

任务成果:天问一号的任务成果将有助于人类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火星,

对于想要了解有关天问一号网民情感分析的课程设计资料的需求,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教程或者课程设计方案: 1. 定义研究目标与背景介绍 解释为何选择天问一号作为案例来进行网民情感分析的研究。这可能涉及到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兴趣增长、公众参与度提高以及社交媒体上讨论热度上升等因素。 2. 数据收集方式说明 描述如何从互联网平台获取关于天问一号的相关评论数据。通常可以通过API接口访问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下的留言区;或是利用爬虫技术抓取论坛帖子及回复等内容。(请注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确保遵守各网站的服务条款和法律法规) 3. 文本预处理流程讲解 阐述对所获得文本材料进行清洗、分词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的方法论。比如去除HTML标签、过滤停用词表中的高频无意义词汇等措施有助于提升后续建模效率。 4. 分析模型选取指导 推荐适合用于中文语境下情绪识别的技术方案,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支持向量机(SVM),或者是深度神经网络架构LSTM/GRU长短期记忆单元。同时提供开源框架TensorFlow/Keras的具体实现样例供学员模仿练习。 5. 结果可视化建议 教授学生怎样把抽象的数据转换成直观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绘制柱状图对比不同时间段内的正面负面评价比例变化趋势线;制作词云展示最常被提及的关键热词分布情况等等。 6. 讨论环节设置提示 鼓励参与者围绕项目发现展开交流分享个人见解,并引导思考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层面的问题——像科技进步是否促进了国民自豪感增强之类的议题。 为了找到具体的课程设计资料实例,可以尝试查阅学术论文数据库(知网CNKI)、在线教育平台(慕课MOOCs)或是一些专注于数据分析领域的博客站点。此外,社交平台上也可能存在由教师上传的教学资源链接可供借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码上通天地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