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简析

学习计算机网络首先需要了解最基本的网络模型、分层及其各层的作用;以下是针对OSI七层模型的概括论述。

一.OSI模型分层概念:将模糊网络结构进行分层(自上而下分别为)

  • 应用层: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的相互转换,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 表示层:机器语言转化成二进制,包含编码、解码;涉及信息安全问题时,存在加密、解密环节;
  • 会话层: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联系,提供对话控制机制,建立、维持、终止会话进程
  • 传输层:通过端口号区分上层服务,进行数据分段,TCP/UDP传输协议,面向连接-三次握手,提供可靠的传输机制-确认、重传、排序、流控(滑动窗口:避免浪费带宽)
  • 网络层:IP协议-报头,包含各部分,总20B,进行逻辑寻址,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常见设备:路由器,作用:隔离洪泛(洪泛是指交换机的“广播”转发);
  •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层-媒介访问控制层,通过交换机进行物理寻址;
  • 物理层:类似传输媒介铜线等传输线路,传送bit流;常见设备:中继器、集线器(HUB)

二.数据在各层传输类型

上三层 —— 数据 data message
传输层 —— 数据段 segment
网络层 —— 数据包 packet
数据链路层 —— 数据帧 frame
物理层 —— 比特流 bit

层与层之间相互对应,衍生出我们应用广泛的TCP/IP四层协议模型(参见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封装与解封装原理

  • 数据封装:(例如A与B进行通信)

  • 应用层:将数据转化成二进制;

  • 传输层:将二进制分割成数据段,封装TCP/UDP头部;(数据段)

  • 网络层:传输层传来的数据封装上IP头部;(数据包)

  •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封装MAC地址;(数据帧)

  • 物理层:二进制数据组成的比特流转化成电信号在网络中传输。(比特流)

  • 数据解封装:封装的逆过程

  • 物理层:电信号转化成二进制,传输至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查看MAC地址,若地址是自己,则去掉MAC信息,继续传输;若地址不是自己,则丢弃数据;

  • 网络层:查看IP地址,地址是自己,就拆掉头部,继续传输;若地址不是自己,则丢弃数据;

  • 传输层:查看端口信息,判断应该传到哪里,再将数据传输至应用层;

  • 应用层:二进制转化为原始数据。

另附:部分DOS命令

Help 指令帮助
Cls 轻触屏幕
Ver 查看系统版本
Time 查看时间
Ipconfig 查看本机的网络ip
Ipconfig/all 显示所有网络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信息
Winver 查看windows系统版本

查询方式:windows+R;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cmd;即可进入DOS 页面,输入以上指令便可查询。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