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脱敏的定义
数据脱敏就是对敏感数据进行变形处理,其目的是保护隐私数据等信息的安全,例如机构和企业收集的个人身份信息、手机号码、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
数据脱敏的分类
数据脱敏从技术上可以分为静态数据脱敏和动态数据脱敏两种。
- 静态数据脱敏一般应用于数据外发场景,例如需要将生产数据导出发送给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分析人员等;
- 动态脱敏一般应用于直接连接生产数据的场景,例如运维人员在运维的工作中直接连接生产数据库进行运维,客服人员通过应用直接调取生产中的个人信息等。
数据脱敏使用场景和用途的区别
静态脱敏适用于将数据抽取出生产环境脱敏后分发至测试、开发、培训、数据分析等场景。
原理是将数据抽取进行脱敏处理后,下发至脱敏库。开发、测试、培训、分析人员可以随意取用脱敏数据,并进行读写操作,脱敏后的数据与生产环境隔离,满足业务需要的同时保障生产数据的安全,静态脱敏可以概括为数据的“搬移并仿真替换”。
动态脱敏适用于不脱离生产环境,对敏感数据的查询和调用结果进行实时脱敏。
原理是将生产库返回的数据进行实时脱敏处理,例如应用需要呈现部分数据,但是又不希望应用账号可以看到全部数据;运维人员需要维护数据,但又不希望运维人员可以检索或导出真实数据,动态脱敏可以概括为“边脱敏,边使用”。
数据脱敏的价值
无论是静态脱敏还是动态脱敏其最终都是为了防止组织内部对隐私数据的滥用,防止隐私数据在未经脱敏的情况下从组织流出。满足组织既要保护隐私数据,同时又保持监管合规,满足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