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系统测试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款智能门锁的系统测试过程,包括OLED模块、解锁模块(包括射频、蓝牙、指纹和红外模块)的测试,确保其具备安全、低功耗和易用性。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功能验证,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备注:本文原自2021年答主本科毕业设计

第五章 智能门锁系统测试

经过前几章对各个模块功能的设计,本章将对低功耗无线智能门锁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门锁具备安全、便携、低功耗、实用的功能特性。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对OLED模块和解锁模块进行测试。

5.1 基本流程

在对各个模块测试之前,首先使用USB线把智能门锁与电脑连接,通过Keil5软件打开智能门锁的主程序,点击左上角的“Rebuild”,如图5-1所示,此时会生成一个Hex文件。
接着通过普中科技提供的PZ-ISP下载器,打开对应的Hex文件,如图5-2所示,配置好恰当的波特率,点击“程序下载”,即可把Hex文件烧入到智能门锁系统中。
第一次使用指纹模块时,可以通过AS608上位机测试软件来录入指纹。使用USB转TTL—CH340模块下载线,把AS608指纹模块直接与电脑连接,打开上位机软件,点击录入指纹,如图5-3所示,就能把用户指纹录入指纹模块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  Keil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图5-2  普中科技下载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3  AS608上位机软件

除此之外的如果有多个用户需要使用智能门锁,可以通过OLED的菜单页面,录入多个用户的指纹。首先解锁智能门锁,进入菜单界面。当菜单页面的光标指向“1、录入指纹”时,如图5-4所示,点击矩阵键盘的S16按键,对应菜单中的“确定”。此时OLED会提示把手指放在指纹模块上面。当不同的用户把手指放在指纹模块上面后,模块会把这些新用户的指纹存储到指纹库中,并以一串数字对新的指纹进行命名。以后新用户使用指纹进行解锁时,就能自动从指纹库中查找是否有匹配的指纹,如果存在匹配的指纹,则执行解锁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4  OLED菜单录入指纹

5.2 OELD模块测试

OLED模块测试有关OLED开机时的显示界面、外设加载时的提示界面、锁屏时的显示画面和进入菜单后的操作界面。

STM32芯片上通电后,OLED屏幕首先展示了通过取模软件获取的图片,作为开机界面,如图5-5所示。用户可以自己挑选大小合适的黑白图片,作为自己的个性开机界面。

之后低功耗智能门锁软件会对各个外设模块的GPIO执行初始化,当指纹模块与STM32芯片连接正常时,可以正常执行初始化,OLED会展示初始化成功的信息,如图5-6所示。当指纹模块管脚连接错误,无法正常初始化时,则会显示连接失败信息,如图5-7所示,OLED屏幕停留在加载失败界面。

当初始化成功后,OLED显示锁屏界面,锁屏界面的内容包括当前的时间、日期和星期,如图5-8所示。如果需要修改时间和日期,可以通过菜单栏的选项修改。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则可以进入到菜单界面,如图5-9所示。菜单的内容包括“录入指纹”、“删除指纹”、“修改密码”、“修改时间”、“录入卡片”、“查看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矩阵按键来移动光标,从而指向不同的序号,执行对应功能。用户如果没有其他操作需要执行,可以点击按键S15,对应着锁定功能;用户也可以等待30秒,门锁系统将自动锁定。

本次OLED模块测试中,设备工作正常,屏幕能完整显示取模软件中的图案,初始化中提示的单词字母符合代码中的设定,即使初始化失败也能给用户做出恰当的提示,OLED模块的测试结果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5  开机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6  外设初始化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7  外设初始化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图5-8  锁屏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9  菜单界面

5.2 解锁模块测试

5.2.1 射频模块测试

当把匹配的IC卡放上射频模块后,解锁成功,OLED屏幕提示“卡片匹配”,同时LED显示绿灯,蜂鸣器鸣叫,持续1s,如图5-10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0  射频模块解锁成功

5.2.2 蓝牙模块测试

打开蓝牙调试器APP,点击HC-05进行连接,如图5-11所示。接着选择对话模式,在对话框内输入正确的8位密码,点击发送,手机端朝着HC-05发送密码,如图5-12所示。HC-05模块接收到正确的密码后,OLED提示“蓝牙匹配”,电机转动,同时LED显示绿灯,蜂鸣器鸣叫,持续1s,如图5-1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图5-11  蓝牙调试器初始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2  蓝牙调试器发送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3  蓝牙模块解锁成功

5.2.3 指纹模块测试

用户把手指放在指纹模块的采集面板上,当指纹模块检测到用户手指时,OLED提示“正在检测指纹”,如图5-14所示。

当用户指纹匹配时,OLED提示“指纹匹配”,电机转动,LED显示绿灯,蜂鸣器鸣叫,持续1s,如图5-15所示。

如果用户指纹不匹配,则OLED提示“指纹不匹配”,如图5-16所示。指纹解锁成功后,OLED提示“已解锁!”,同时显示匹配分,匹配分越高,指纹识别的匹配程度越高,如图5-17所示。

如果用户多次尝试解锁都失败,可能是指纹模块被手指上的灰层所干扰,影响了模块的识别成功率,此时可以用水清洗下手指,用纸巾擦干后,再进行尝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4  检测指纹界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5  指纹解锁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6  指纹解锁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7  匹配分

5.2.4 红外模块测试

当用户未使用红外遥控器时,系统不会对红外遥控器执行数值获取操作,红外模块处于较低的功耗状态;当按下红外遥控的案件后,触发了中断服务程序,此时红外模块才能获取红外遥控按键按下的具体数值。

用户使用红外遥控器输入密码,每输入一个数字,蜂鸣器短暂鸣叫作为输入提醒。输入正确的密码后,OLED提示“密码正确!”,LED显示绿灯,蜂鸣器鸣叫,持续1s,如图5-18所示。当用户输入密码错误,OLED提示“密码错误!”,LED显示红灯,蜂鸣器鸣叫,持续5s,如图5-19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8  红外解锁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19  红外解锁失败

5.2.5 按键模块测试

用户使用矩阵按键输入密码,操作步骤与红外遥控输入密码的步骤大致相同。用户每按下一个按键时,蜂鸣器短暂鸣叫作为输入提醒。提示音的实现依靠按键输入模块代码,每次按下一个按键,输出一个数字,当执行完输出数字时,之后的代码令蜂鸣器引脚为低电平,延时500毫秒,再令其引脚为高电平,从而实现短暂鸣叫的效果。

输入正确的密码后,OLED提示“密码正确!”,LED显示绿灯,蜂鸣器鸣叫,持续1s,如图5-20所示。当用户输入密码错误,OLED提示“密码错误!”,LED显示红灯,蜂鸣器鸣叫,持续5s,如图5-21所示。

当用户输入密码的过程,OLED会对矩阵键盘各个数字的方位进行提示,包含0~9、Dis(显示数字或用“*”代替)、DEL(删除一个字符)、Clr(清空全部)、Bck(返回锁屏界面)、Ok(确定),在OLED中显示。同时用户通过按键输入的全部数字,OLED也会进行显示,如图5-22所示。

每个矩阵按键的下方也对应的数字提示,如图5-23所示。用户也可以参照该提示,按下不同的按键,如S12代表Dis,S14代表Cl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0  按键模块解锁成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1  按键模块解锁失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2  键盘和密码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23  矩阵键盘上的数字提示

在以上射频模块、蓝牙模块、指纹模块、红外模块和按键模块的测试中,各个模块均能正常地工作。用户执行不同的开锁方式时,都能正确地判断用户输入的验证密钥是否正确,从而执行开锁或报警操作。本次解锁模块的测试达到了预期要求。

5.3 本章小结

本章对低功耗无线智能门锁系统的主要模块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OLED模块和解锁模块都正常运行。在不同的解锁环境下,智能门锁都能准确地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执行解锁操作,或进行声光报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各个外设具备的低功耗特性,使得低功耗智能门锁整体的功耗不高,符合系统的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化作尘.STM32项目设计:基于stm32f4的智能门锁[EB/OL].https://blog.csdn.net/mbs520/article/details/106987758,2020-06-27.

[2] 玉士蒙.基于云平台的智能门锁开发[D].北京建筑大学,2018.

[3] 胡栋辉.基于MSA和NB-IoT的高校寝室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安徽大学,2020.

[4] 陆思茗.物联网Lora智能电子锁产品设计与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 陈丹.公寓智能门锁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6.

[6] 聂凡杰.基于Reactor模式的高性能服务端框架技术的研究与实例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20.

<think>嗯,用户想了解智能门锁的系统架构,我需要先理清楚这个系统通常包含哪些部分。首先,智能门锁不同于传统门锁,它涉及到电子、通信、软件等多个方面。我得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大方向来分解。 硬件方面,核心的应该是锁体结构,比如电机驱动的锁舌,还有各种传感器,比如指纹识别模块、触摸屏、摄像头等等。然后还要考虑通信模块,比如Wi-Fi、蓝牙、ZigBee这些,用于连接手机App或者家庭网关。电源管理也很重要,毕竟要处理电池供电和低功耗的问题。 软件部分的话,操作系统可能用嵌入式系统,比如FreeRTOS,或者更复杂的Linux。用户认证逻辑是关键,涉及到生物识别算法,比如指纹、人脸识别,还有密码验证、NFC等。通信协议的安全性必须重视,比如TLS加密。另外,云端服务用于远程控制和日志管理,可能会有数据同步和OTA升级的功能。 安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硬件安全模块HSM用来保护密钥,防止物理攻击。软件漏洞要及时修补,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隐私保护方面,生物特征信息要本地处理,不能上传到云端。 可能用户还想知道不同通信协议的优缺点,比如蓝牙的功耗低但距离短,Wi-Fi耗电但直接连互联网。还有系统如何应对断电或网络故障的情况,比如备用电池和本地存储日志。 需要确保结构清晰,分点说明,让用户能一步步理解。同时要注意技术术语的准确性,比如HSM、TLS、OTA等,可能需要简单解释。最后,提醒用户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比如安装环境、成本、用户体验等。</think>智能门锁系统架构可分为硬件层、通信层、软件层和安全层四个核心部分,以下是逐步解析: 一、**硬件层架构** $$ 主控MCU + 传感器模块 + 执行机构 $$ 1. **主控单元** - 采用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如STM32) - 负责协调指纹识别、密码验证、通信模块等子系统 2. **感知模块** - 生物识别:$指纹传感器$(光学/电容式)、$人脸识别摄像头$ - 物理输入:触摸屏/键盘、NFC/RFID读卡器 - 环境监测:加速度传感器(防撬报警)、温度传感器 3. **执行机构** - 电机驱动电路控制锁舌 - 声光反馈装置(蜂鸣器、LED指示灯) 二、**通信层架构** $$ 本地通信 \xrightarrow{网关} 云端服务 $$ 1. 近场通信 - 蓝牙BLE 5.0(手机直连) - ZigBee 3.0(接入智能家居系统) 2. 远程通信 - Wi-Fi模组(ESP32系列) - NB-IoT(低功耗广域网,适用无Wi-Fi场景) 三、**软件层架构** ```plaintext 应用层 ├─ 用户认证逻辑 ├─ OTA升级模块 ├─ 日志管理系统 └─ 场景联动引擎 中间件层 ├─ 实时操作系统(FreeRTOS/RT-Thread) ├─ 协议栈(MQTT/CoAP) └─ 加密库(AES-256/SHA-2) ``` 四、**安全层设计** 1. 硬件安全 - 独立安全芯片(SE)存储生物特征模板 - 防拆报警电路设计 - 电磁屏蔽防护 2. 通信安全 - 双向认证机制(TLS 1.3协议) - 动态密钥交换(Diffie-Hellman算法) - 数据包校验(CRC32+MAC) 3. 隐私保护 - 生物特征信息本地处理 - 临时密码时效控制:$T_{valid}=f(时效策略)$ - GDPR合规数据存储 **典型工作流程** 1. 用户触发认证(如按压指纹) 2. 传感器采集数据→MCU进行特征提取 3. 比对预存模板→通过加密信道返回结果 4. 驱动电机开锁并上传日志:$$ \text{Log} = [时间戳,\ 事件类型,\ 用户ID]_{加密} $$ **扩展考量** - 应急供电设计:超级电容+机械钥匙双备份 - 多因素认证组合:$指纹+密码$ 或 $人脸识别+NFC$ - 抗干扰测试:符合EMC 3类环境标准 实际部署时需考虑安装环境(金属门体对信号影响)、电池续航(平均功耗<$100\mu A$待机)、本地法规要求(如中国GA 374-2019标准)等因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