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系列】Kubernetes Service 深度解析:从基础到实战

一、前言

在当今的云原生世界中,Kubernetes 已经成为容器编排和管理的事实标准。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方式来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然而,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如何有效地暴露和管理这些应用的网络服务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Kubernetes Service 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

Kubernetes Service 是一种抽象,它定义了一组逻辑 Pod 集合和访问它们的策略。通过 Service,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应用暴露给集群内部或外部的用户,而无需关心 Pod 的具体位置和数量。这种抽象不仅简化了网络配置,还提供了负载均衡、服务发现和稳定网络标识等关键功能。

本文将分享一些笔者在这块的知识点学习过程,便于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快速理解Kubernetes组件的基础应用。

二、Kubernetes Service 简介

(1)Service 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Kubernetes Service 是一种抽象,它定义了一组逻辑 Pod 集合和访问它们的策略。Service 通过一个稳定的 IP 地址和端口,将流量路由到后端的 Pod 集合。这种抽象使得应用的网络配置变得简单和一致,无论 Pod 的具体位置和数量如何变化。Service 具有以下关键特征:

  • 唯一指定的名字:每个 Service 都有一个唯一的名字,例如 mysql-server。这个名字在集群内部可以被用作 DNS 名称,方便服务发现。

  • 虚拟IP和端口号:Service 被分配了一个虚拟 IP 地址(Cluster IP)和一个端口号。这个虚拟 IP 地址是稳定的,不会随着 Pod 的变化而改变。

  • 远程服务能力:Service 提供了某种远程服务能力,例如数据库服务、缓存服务或 Web 服务。

  • 映射到容器应用:Service 被映射到提供这种服务能力的一组容器应用(Pod)上。

Service 在 Kubernetes 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包括:

  • 服务发现:Service 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集群内的其他组件和服务可以发现和访问它。

  • 负载均衡:Service 可以将流量均匀地分发到后端的多个 Pod 上,从而实现负载均衡。

  • 稳定的网络标识:Service 提供了一个稳定的 IP 地址和 DNS 名称,即使后端的 Pod 发生变化,客户端也可以通过这个标识稳定地访问服务。

(2)Service与Pod的关系

在 Kubernetes 中,Service 定义了一个服务的访问入口地址,前端应用(Pod)通过这个入口地址访问背后的一组由 Pod 副本组成的集群。Service 与后端的 Pod 副本集群通过 Label Selector 实现“无缝对接”。而 其中Replication Controller(RC)的作用是确保 Service 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通过将系统中的所有服务建模为 Kubernetes Service,我们的系统由多个提供不同业务能力且彼此独立的微服务单元组成。这些服务之间通过 TCP/IP 进行通信,从而拥有了强大的分布式能力、弹性扩展能力和容错能力。

每个 Pod 都会被分配一个单独的 IP 地址,并且每个 Pod 提供一个独立的 Endpoint(Pod IP + ContainerPort)供客户端访问。多个 Pod 副本组成一个集群来提供服务。

此外,Kubernetes 在每个节点上安装 kube-proxy。kube-proxy 进程实际上是一个智能的软件负载均衡器,负责将对 Service 的请求转发到后端的某个 Pod 实例上,并在内部实现服务的负载均衡和会话保持机制。

Kubernetes 在这块使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方法:每个 Service 被分配了一个全局唯一的虚拟 IP 地址,称为 Cluster IP。这样,每个服务就变成了具备唯一 IP 地址的“通信节点”,服务调用变成了最基础的 TCP 网络通信问题。

Pod 的 Endpoint 地址会随着 Pod 的销毁和重新创建而改变,因为新的 Pod 地址与之前的不同。而 Service 一旦被创建,Kubernetes 就会自动为它分配一个可用的 Cluster IP,并且在 Service 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它的 Cluster IP 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只需将 Service 的名称与 Service 的 Cluster IP 地址做一个 DNS 域名映射即可解决问题。

(3)Service的定义

Kubernetes 中的 Service 是一个对象(与 Pod 或 ConfigMap 类似)。我们可以使用 Kubernetes API 创建、查看或修改 Service 定义。 通常我们会使用 kubectl 这类工具来替我们发起这些 API 调用。

例如,假定有一组 Pod,每个 Pod 都在侦听 TCP 端口 9376,并且它们还被打上 app.kubernetes.io/name=MyApp 标签。我们可以定义一个 Service 来发布该 TCP 侦听器。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kubernetes.io/name: MyApp
  ports:
    - name: http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参数解析:

参数说明
apiVersion指定 API 版本,对于 Service 通常是 v1
kind指定资源类型,这里是 Service
metadata包含 Service 的元数据,如名称 name
spec定义 Service 的详细规格。
selector选择器,用于指定与 Service 关联的 Pod 的标签。
ports定义 Service 的端口配置。
protocol协议,通常是 TCP 或 UDP。
portService 的端口号。
targetPortPod 的端口号,流量将被转发到这个端口。
typeService 的类型,可以是 ClusterIP、NodePort、LoadBalancer 或 ExternalName。

因此上面的service表示系统将创建一个名为 "my-service" 的、 服务类型默认为 ClusterIP 的 Service。 该 Service 指向带有标签 app.kubernetes.io/name: MyApp 的所有 Pod 的 TCP 端口 9376。

Kubernetes 为该 Service 分配一个 IP 地址(称为 “集群 IP”),供虚拟 IP 地址机制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Service 能够将任意入站 port 映射到某个 targetPort。 默认情况下,出于方便考虑,targetPort 会被设置为与 port 字段相同的值。

除此以外,在Service中也能引用Pod中定义的端口名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labels:
    app.kubernetes.io/name: proxy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stable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name: http-web-svc
​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ginx-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kubernetes.io/name: proxy
  ports:
  - name: name-of-service-port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http-web-svc

即使在 Service 中混合使用配置名称相同的多个 Pod,各 Pod 通过不同的端口号支持相同的网络协议, 此机制也可以工作。这一机制为 Service 的部署和演化提供了较高的灵活性。 例如,我们可以在后端软件的新版本中更改 Pod 公开的端口号,但不会影响到客户端。

Service 的默认协议是 TCP; 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受支持的任何协议。

由于许多 Service 需要公开多个端口,所以 Kubernetes 为同一 Service 定义多个端口。 每个端口定义可以具有相同的 protocol,也可以具有不同协议。

(4)Service的类型

Kubernetes 提供了四种主要的 Service 类型:

  • ClusterIP

    ClusterIP 是默认的 Service 类型。它为 Service 分配一个集群内部的虚拟 IP 地址,使得集群内的其他组件和服务可以访问它。这种类型适用于集群内部的服务发现和通信。我们可以使用 Ingress或者 Gateway API向公共互联网公开服务。

    其他几种 Service 类型在 ClusterIP 类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如果我们定义的 Service 将 .spec.clusterIP 设置为 "None",则 Kubernetes 不会为其分配 IP 地址。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type: ClusterIP

    在创建 Service 的请求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 spec.clusterIP 字段来指定自己的集群 IP 地址。我们所选择的 IP 地址必须是合法的 IPv4 或者 IPv6 地址,并且这个 IP 地址在 API 服务器上所配置的 service-cluster-ip-range CIDR 范围内。 如果我们尝试创建一个带有非法 clusterIP 地址值的 Service,API 服务器会返回 HTTP 状态码 422, 表示值不合法。

  • NodePort

    NodePort 类型是在每个节点上开放一个端口,通过这个端口将流量转发到 Service。这种类型适用于需要从集群外部访问服务的场景。 为了让 Service 可通过节点端口访问,Kubernetes 会为 Service 配置集群 IP 地址, 相当于我们请求了 type: ClusterIP 的 Service。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nodePort: 30007
      type: NodePort

    如果我们将 type 字段设置为 NodePort,则 Kubernetes 控制平面将在 --service-node-port-range 标志所指定的范围内分配端口(默认值:30000-32767)。 每个节点将该端口(每个节点上的相同端口号)上的流量代理到我们的 Service。 我们的 Service 在其 .spec.ports[*].nodePort 字段中报告已分配的端口。

    使用 NodePort 可以让我们自由设置自己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配置 Kubernetes 不完全支持的环境, 甚至直接公开一个或多个节点的 IP 地址。

    对于 NodePort 类型 Service,Kubernetes 额外分配一个端口(TCP、UDP 或 SCTP 以匹配 Service 的协议)。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都将自己配置为监听所分配的端口,并将流量转发到与该 Service 关联的某个就绪端点。 通过使用合适的协议(例如 TCP)和适当的端口(分配给该 Service)连接到任何一个节点, 我们就能够从集群外部访问 type: NodePort 服务。

  • LoadBalancer

    使用云平台的负载均衡器将流量分发到 Service。Kubernetes 不直接提供负载均衡组件; 我们必须提供一个,或者将我们的 Kubernetes 集群与某个云平台集成。这种类型适用于需要外部负载均衡器的场景。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kubernetes.io/name: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clusterIP: 10.0.171.239
      type: LoadBalancer
    status:
      loadBalancer:
        ingress:
        - ip: 192.0.2.127

    来自外部负载均衡器的流量将被直接重定向到后端各个 Pod 上,云平台决定如何进行负载平衡。要实现 type: LoadBalancer 的服务,Kubernetes 通常首先进行与请求 type: NodePort 服务类似的更改。cloud-controller-manager 组件随后配置外部负载均衡器, 以将流量转发到所分配的节点端口。

  • ExternalName

    将服务映射到 externalName 字段的内容(例如,映射到主机名 api.test.com)。 该映射将集群的 DNS 服务器配置为返回具有该外部主机名值的 CNAME 记录。 集群不会为之创建任何类型代理。这种类型适用于需要将集群内部的服务映射到外部服务的场景。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type: ExternalName
      externalName: my.database.com

    服务 API 中的 type 字段被设计为层层递进的形式 - 每层都建立在前一层的基础上。 但是,这种层层递进的形式有一个例外。 我们可以在定义 LoadBalancer Service 时禁止负载均衡器分配 NodePort

    通过设置 Service 的 spec.allocateLoadBalancerNodePortsfalse,我们可以对 LoadBalancer 类型的 Service 禁用节点端口分配操作。 这仅适用于负载均衡器的实现能够直接将流量路由到 Pod 而不是使用节点端口的情况。 默认情况下,spec.allocateLoadBalancerNodePortstrue,LoadBalancer 类型的 Service 也会继续分配节点端口。如果某已有 Service 已被分配节点端口,如果将其属性 spec.allocateLoadBalancerNodePorts 设置为 false,这些节点端口不会被自动释放。 我们必须显式地在每个 Service 端口中删除 nodePorts 项以释放对应的端口。

(5)Service与kube-proxy

在 Kubernetes 中,kube-proxy 是一个关键的组件,它运行在每个节点上,负责维护节点上的网络规则,使得从集群内部或外部的流量能够正确地路由到 Service 及其后端的 Pod。

当一个 Service 被创建时,kube-proxy 会监听到这个事件,并根据 Service 的配置在节点上创建相应的网络规则。这些网络规则通常包括 iptables 规则或 IPVS 规则,用于将流量从 Service 的虚拟 IP 地址(Cluster IP)转发到后端的 Pod。比如当一个nginx的 Service 被创建时,kube-proxy 会在每个节点上创建相应的 iptables 规则,将发往service 的 Cluster IP 和端口 80 的流量转发到后端的 Pod。

kube-proxy 的工作原理

  1. 分布式代理:每个 Node 节点上都会运行一个 kube-proxy 服务进程。kube-proxy 通过查询和监听 API Server 中 Service 与 Endpoints 的变化,为每个 Service 都建立一个“服务代理对象”,并自动同步。

  2. 服务代理对象:服务代理对象是 kube-proxy 程序内部的一种架构,它包括一个用于监听此服务请求的 SocketServer。SocketServer 的端口是随机选择一个本地空闲端口。此外,kube-proxy 内部创建了一个负载均衡器 LoadBalancer。

  3. 负载均衡:对于每个 TCP 类型的 Kubernetes Service,kube-proxy 都会在本地 Node 节点上建立一个 SocketServer 来负责接收请求,然后均匀发送到后端某个 Pod 的端口上。这个过程默认采用 Round Robin (rr) 负载均衡算法。

  4. 动态更新:kube-proxy 通过持续监控 API Server 中 Service 与 Endpoints 的变化,针对发生变化的 Service 列表,kube-proxy 会逐个处理。如果没有设置集群 IP,则不做任何处理;否则,kube-proxy 会为该 Service 的所有端口定义列表分配服务代理对象,并为该 Service 创建相关的 iptables 规则,更新负载均衡组件中对应 Service 的转发地址列表。

  5. 会话保持:在某些情况下,kube-proxy 还可以实现会话保持(Session Affinity),即确保来自同一个客户端的请求总是被转发到同一个后端 Pod。这对于需要保持会话状态的应用非常有用。

    比如咱们希望 my-service 实现客户端 IP 会话保持,可以在 Service 的 YAML 定义中添加 sessionAffinity 字段: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my-service
    spec:
      selector:
        app: my-app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9376
      type: ClusterIP
      sessionAffinity: ClientIP

    这样,kube-proxy 会根据客户端的 IP 地址将请求转发到同一个后端 Pod。

kube-proxy在启动时和监听到Service或Endpoint的变化后,会在本机Iptables的NAT表中添加4条规则链。

  • KUBE-PORTABLS-CONTAINER: 从容器中通过Cluster IP和端口号访问service

  • KUBE-PORTALS-HOST: 从主机中通过Cluster IP和端口号访问service

  • KUBE-NODEPORT-CONTAINER: 从容器中通过NODE IP和端口号访问service

  • KUBE-NODEPORT-HOST: 从主机中通过Node IP和端口号访问service

三、Kubernetes Service的基础使用

手动创建一个Service的配置文件,并配置上外部访问: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vi redis-service.yaml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cat redis-service.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redis-pod
  labels:
    app: redis
spec:
  containers:
    - name: redis
      image: swr.cn-north-4.myhuaweicloud.com/ddn-k8s/docker.io/library/redis:7.0.14
      ports:
        - containerPort: 6379
          name: redis-pod
---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redis-service
  labels:
    app: redis
spec:
  selector:
    app: redis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6379
      targetPort: redis-pod
      nodePort: 30079
  type: NodePort

这里为了方便redis服务的应用直接将pod部分也一起写在同一个yaml文件下了。然后可以查看一下pod的执行情况以及service的信息:

#创建pod和service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apply -f redis-service.yaml 
pod/redis-pod created
service/redis-service created
#查看pod创建情况,容器正在创建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get pods -n default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redis-pod   0/1     ContainerCreating   0          13s
#查看所有service信息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get services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kubernetes      ClusterIP   10.1.0.1       <none>        443/TCP          15d
redis-service   NodePort    10.1.241.126   <none>        6379:30079/TCP   56s
#根据label名称查看其中存在的service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get service -l app=redis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redis-service   NodePort   10.1.241.126   <none>        6379:30079/TCP   3m7s
#查看指定service的具体信息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describe svc redis-service
Name:                     redis-service
Namespace:                default
Labels:                   app=redis
Annotations:              <none>
Selector:                 app=redis
Type:                     NodePort
IP Family Policy:         SingleStack
IP Families:              IPv4
IP:                       10.1.241.126
IPs:                      10.1.241.126
Port:                     <unset>  6379/TCP
TargetPort:               redis-pod/TCP
NodePort:                 <unset>  30079/TCP
Endpoints:                <none>
Session Affinity:         None
External Traffic Policy:  Cluster
Events:                   <none>
#重新查看pod的运行情况,已经正常。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get pods -n default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redis-pod   1/1     Running   0          2m25s

此时就可以在内外部访问redis服务了:

#内部访问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exec -it redis-pod -- /bin/bash
root@redis-pod:/data#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外部访问连接也OK:

最后如果不需要使用该服务了,就可以进行删除操作:

root@master01:/opt/cri-docker-file# kubectl delete service redis-service
service "redis-service" deleted

如果涉及配置更新操作,基本与pod相似,需要修改yaml配置文件后重新应用。

四、总结

笔者看来,其实这块组要还是理解pod与service之间的关系比较重要,包括创建Kubernetes服务的过程,应用起来其实相对简单。Kubernetes Service 的核心价值一直都在于其简化了网络配置和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服务发现、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机制,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高效地构建和运维云原生应用。随着 Kubernetes 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Service 将继续在云原生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应用架构和运维模式的持续创新~

如有分析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 18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