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信息茧房

        我现在越来越反感弹幕的存在。其罪有二:一为扰乱我感受视频原有的内容;二为传播戾气。首罪对我危害最大,回顾以往,视频上的弹幕是如何将浮躁、快节奏、段子等互联网无聊产物潜移默化的塞入我的思维。它带给我快乐的价值远远低于收取我时间的价值,就是一个无良商家,一个没道德底线的资本家,贪婪的剥削着每一滴剩余价值。不能说这也怪我,受害者有罪理论也是帮凶,它帮忙残害了多少人的思想。我玩游戏上瘾,不能怪某某荣耀的,要怪我自己没有控制住,哈哈哈,被人买了还怪自己太值钱,被人侵犯就怪自己漏大腿,这个社会不就是被这个帮凶牢牢掌控了吗?它就是我们的“老大哥”。        

        我要骂弹幕,因为我有一腔怒气,我不仅仅骂弹幕这个发明,我还要骂乱发弹幕的愚蠢的人。思想淹没在一个个弹幕潮流中,跟着所谓的正义一方“慷慨激昂”“舌灿莲花”。“刷屏”、“控屏”、“弹幕鄙视链”产生自你们的小弹幕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任何法律约束,没有监管没有执法部门,它靠着“多数决”存活到了今天。上一个靠“多数决”的社会还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每条弹幕都诞生于一个个封闭的小房子里,没有任何约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语言,或黑暗、或焦虑、或谩骂、或指责,平时我唯唯诺诺,弹幕我重拳出击。

        我只发过几次弹幕,记不清具体是什么内容,现在想想也许是我打心底里不喜欢弹幕文化,所以我很少发弹幕。但是我以前经常看视频开着弹幕,我把弹幕视为我看视频内心的想法,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以前看视频,我内心的想法在心里,只有看完之后,才会去细细品味,现在不同,开着弹幕,我内心的想法就在视频前飘着,我当即就能意识到:“哦,原来我是这么想的”。这就和花呗是一样的,超前花费。久而久之,我就丧失了看视频思考的能力,因为我的内心感受都在弹幕上啊,我还哪用调用我的大脑存储的上下文去理解视频内容信息,直接通过视觉就感知到了呀!细思极恐,我慌忙着做出决策,我决定看视频不开弹幕了。

        草率的决定不是我的风格,我决定去寻求真相。首先告诉我答案的是《信息乌托邦》,她告诉我众人是如何产生知识的,乌合之众又是如何扰乱群体的。书中引用了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笔下的“单人牢房”的一句诗—反复呼吸自己释放的恶臭空气,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幻想。这句诗是多么贴切现实,我们何尝不是将自己关在了单人牢房里面,短视频一把锁,直播一把锁,单单两把锁将我锁了四年之久。这期间我尝试着逃离,我用书籍这把钥匙开锁,不行;我用工作这把钥匙开锁,不行;我用考研这把钥匙开锁,不行······。我到底要怎么逃离?我想起了“信息茧房”这个名词,我决定试一试。

        我把“信息茧房”比作一个黑盒子,往盒子里面注入一些新消息(input),在盒子里发酵,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过程我称之为“信息化反”,模仿自“生态化反”),然后盒子就会送出一些信息(output),送出的信息最终送到我的大脑。我每天的睡眠质量和这一天的“成就感”是成正比的,在output中“成就感”越多,我会睡的越早,睡眠质量也会越好。“成就感”这个词只是一种表达状态的词语,该状态有很多种表述。比如在佛法中,则称之为“睡前正念”;在《秘密》一书中提出的“吸引力法则”有一招“睡前回顾”,即躺在床上回顾自己从早上起床到晚上躺床上的经历等。这些都是题外话,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能控制好我的信息茧房,不仅能把我每天获取的信息洗干净,还能助眠,对我来说,睡的好自然开心快乐每一天呀。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从7月到9月实践的经历。

        虽说是从2021年7月开始实践的,但其实控制我的input这个命题我从大二就开始探索了。大一刚进大学,加了很多学校群,班级群,部门群等等,信息铺天盖地,把我烦的苦不堪言。每次去图书馆第一步就是手机静音,然后把手机扔到书包里,但是却有好几次因为收不到重要信息,耽误了事情。于是我买了个手表,用于接受信息,不至于看个信息而玩手机停不下来。有用,但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大二我选择了卸去一切职务,从根源解决问题,但是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从刚开始的信息爆炸,到现在的信息荒芜,我很不适应,常常感觉落寞。现在想想我当时好笨哦,并不是抱怨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而是抱怨自己没有往更深处去思考,为什么我会信息荒芜?因为计划。我从来都不会计划我的学习,在小学,中学,全都是按照课程表学习,课余时间学校也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到了大一,各种零散的活动把我的时间填满,我跟着信息漂流,飘到哪是哪。到了大二,我切断了一切信息,我坐着船在水枯竭的坑地,等着船自由漂流,我这不是傻子吗。我该学会真真正正的计划自己的事情了,我要做的就是下船,背上行囊,带着指南针,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脚印。7月毕业,我如释重负,现在学校再也不会给我安排任何事情,在无限假期里,我就是王,与此同时,另一个声音弱弱的问:“我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整一个课程表呢?”。

        虽然和课程表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但是真要做一个契合自己的还真是难。思来想去,最终我选择从信息茧房入手。我先是将以前的input罗列到word上,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到晚上。在写到过程中,我思考着每一个信息的用处,一天24小时,减去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剩下的8小时我都干了太多让我能量减少的事情,过度的刷b站,过度的索取快乐,当快乐达到阈值时,再获得的快乐就是空虚。

        分析完input,下一步就是打破僵局。找到“习惯文件夹”,右键input文件,点击“删除”。新建“计划”文件夹,新建input空文件,双手手指移到键盘上,做好准备开始向input里面填写内容。7月份,我并不知道要填什么内容,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这是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我需要以时间为笔,一秒一分一时一天的去书写每一笔画,一旦我坚持不住,以前的所有努力都将白费。养成一个习惯需要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具体时间视习惯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意志力而定,我并不需要遵循《异类》里面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是达到“精通”的标准,我只需要把一件事养成下意识的习惯就好,事实证明,我需要花两个月。现在,我早上7点自然醒(闹钟总是慢我一步),135选择去健身,24则去公司学习。具体学习的内容也有总体的目标。最大的目标当然是考研啦,非人大不上,最近的目标就是手写一个操作系统,为此我准备了6本书学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等知识,所以我早上看理论,晚上下班上机实践,每天早上学习一个半小时,晚上学习两个小时。睡前呢,看一个小时的书,十点半左右就睡觉。

        养成这样的习惯很难,我也不是从一开始就直接养成这样作息时间的。我在儿时通常是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比如吃早饭的时间,做功课的时间,去和小朋友玩的时间,玩游戏的时间,睡觉的时间都做着相应的事情。但是长大后,我便开始动心思了,只有能在晚饭前做完作业,那么想出去玩多久就能玩多久。成年后,我凡事都得动动脑筋,事事都要由自己选择,人生每一步都是选择题。于是,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道题就来了。 准备做出决策的时候,如果你缺乏清晰的策略,就容易按习惯形事,接着退回熟悉放松的状态。随意的决策会导致失败。

        在7月份,我开始打乱我以前的生活节奏。我以前12点睡觉,8点起床,计划开始后,我试着10点睡觉,但是根本睡不着,索性就不睡了,我选择7点起床,定5个闹钟。过了一周,我养成了7点半起床的习惯,在过一周,我也能11点睡觉了,只要我睡前不玩手机,选择看书!我的大脑真的很奇特,吃软不吃硬,很多时候我需要曲线救国,这使我尝试了很多我以前决定不想做的事情,做了很多以前想想就放弃的决定,当我放弃最优性决策之后,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也多了很多快乐。

        我很少用手机玩游戏,一部分原因是手机游戏可操作性不高,全是钞能力者,最大部分的原因是手机游戏玩起来太方便了。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原神、忍者必须死、三国杀等这些游戏我都沉迷过,我不仅可以在寝室玩,躺在床上玩,还可以在教室玩,在厕所玩。它对地点的依赖性太低,以至于我一旦有一点时间,我都想去打一把游戏,当打游戏变成了下意识的习惯,这件事对我这种靠直觉行动的人来说是致命的。所以我就很厌恶手机游戏,我不刷抖音和快手也是这个道理。在这个互联网秩序混乱的年代,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区探索出一套完善的,能保护好大多数人的互联网秩序,在互联网遨游的久了,难免会受到整个互联网环境的同化,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互联网上少接触无价值的言论,少接触无理性的群体。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曾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乱世的中国,法国互助论思想、美国民主思想、中国孔儒思想等交织在一起,当今青年人到底应该怎么办,没有人提出过答案,今天我办《新青年》杂志的目的就是要引领我国青年之思潮,当代中国的新青年,我认为应该有六个标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条标准,总的来说,就是科学与民主。”VR从第一次出圈到现在也有快十年了,扎克伯格再一次用“元宇宙”这个概念让VR出圈,“元宇宙”的意思就像是电影《头号玩家》里面的游戏世界,我们带上VR眼睛,连接上感官系统,进入一个游戏世界,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未来几年“元宇宙”真的能被设计出来,那么如何监管是面向市场的第一大难题。在互联网世界里,何尝不是这样,在中国,互联网从出现到发展到10亿网民也才20年,我从来没有见过专门深入的讲如何看待互联网的书籍,现在就是互联网之乱世。不过今年国家加大了对互联网的监管,手段可以用雷厉风行来形容,给我们一个信号,往后的十年间,中国互联网将进入监管时代。

        所以把手机游戏戒掉能帮我省很多时间。我也不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满,总要留给自己喘口气的时间。24小时减去工作和睡觉时间,还剩8小时,减去学习和看书时间,还剩3.5个小时。这些时间,我通常的习惯是追剧!前一段时间看美剧《越狱》,已经看到了第四季,最近在看《泽塔奥特曼》,你可能觉得我幼稚,所以你一定不相信光QAQ!这三小时里我还会去做美食,洗衣服,扫地,刷鞋子,逛淘宝,看小说等等,不论做什么,这3小时里,我选择做的都是解压的活动。

        上面说了这么多,简单总结一句就是我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充满对我有用物质的房间。用《信息乌托邦》里面的一个词形容就是:“回音室”。 我在里面听到的声音都是我发出来的回音,不会返回我不喜欢的消息。这样最大程度上保护了自己,却也封闭了自己,和清朝“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呢?这种做法真是愚蠢之至。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入最关键的元素:社交。

        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却拉高了人与人做“有效交谈”的概率。“有效交谈”是说在交谈过后能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和美好的感受。在互联网上,一句“在吗”走天下的人,被喷为公敌,我就想问:这不是简单的礼貌吗?所以在互联网上社交,如果社群文化不适合自己,就不要强行进入。我还是倾向于在现实中社交,但苦于没有社交活动参与。我的圈子很小,仅仅和朋友、同事一起交流,全都是身边的人,在加上不太爱主动交谈,所以很少认识陌生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问题,也在慢慢的摸索着解决方案,希望我能找到吧!

相空间重构是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成高维空间中的新数据。在信号处理中,相空间重构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信号中潜在的结构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互信息法是一种常用的相空间重构方法,它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互信息来确定最佳的重构维度和延迟参数。在Matlab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工具箱和函数来实现相空间重构和互信息法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将原始数据加载到Matlab中,并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噪声或缺失值。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Matlab中的函数来进行相空间重构,通常可以使用delayEmbedding函数来实现。该函数可以根据给定的延迟参数和重构维度,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构,得到新的高维数据点。然后,我们可以利用Matlab中的互信息计算函数来计算数据点之间的互信息,从而确定最佳的重构维度和延迟参数。 最后,我们可以利用Matlab中的可视化工具来展示相空间重构和互信息计算的结果。通过绘制不同重构维度和延迟参数下的互信息曲线,我们可以选择最合适的参数组合,以获得最佳的相空间重构结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Matlab中的其他工具和函数,如聚类分析或时序模式识别,来进一步分析和应用相空间重构后的数据。 总之,利用Matlab中的函数和工具箱,我们可以方便地实现相空间重构和互信息法,并对信号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Wonder-K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