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粒子群算法

clc
clear all
popsize=240;    %种群规模
dimension=30;   %维数
runno=10;
MAXITER=2000;
irange_l=-1;  
irange_r=1;
xmax=1;        %x的变化范围
sum1=0;
sum2=0;
mean=0;
st=0;
data1=zeros(runno,MAXITER);   %10*2000型矩阵
for run=1:runno %runno:外层最大迭代次数
T=cputime;         %程序开始时间
x=(irange_r- irange_l)*rand(popsize,dimension,1) + irange_l;   %初始化种群,将x的范围映射到[-5.12,5.12]空间内
pbest=x;     %初始化所有个体:20*30
gbest=zeros(1,dimension);    %初始化全局最优个体:1*30
for i=1:popsize            %个体循环          
    f_x(i)=f3(x(i,:));           %计算个体极值,f3是计算30维数字的和
    f_pbest(i)=f_x(i);
end
    g=min(find(f_pbest==min(f_pbest(1:popsize))));   %计算全局极值。在个体极值中找到全局极值的位置(数值最低者)
    gbest=pbest(g,:);%全局极值个体
    f_gbest=f_pbest(g);%全局极值
    MINIMUM=f_pbest(g);%全局极值个体                     
for t=1:MAXITER%内层:更新策略最大迭代次数
    beta=(MAXITER-t)/MAXITER+0.5;         %学习系数,收缩扩张系数
     mbest=sum(pbest)/popsize;
for i=1:popsize  
        fi=rand(1,dimension);%区间[0,1]内均匀分布的随机数,fi=rand(3,atom_num)
        p=fi.*pbest(i,:)+(1-fi).*gbest;%pbest(i,:):个体最优位置,gbest:全局最优位置
        u=rand(1,dimension);%同fi
        b=beta*(mbest-x(i,:));%x(i,:):当前位置 pop{j}
        v=-log(u);
        y=p+((-1).^ceil(0.5+rand(1,dimension))).*b.*v;%位置更新公式
        x(i,:)=y;%位置更新完成
        x(i,:)=sign(y).*min(abs(y),xmax); %sign:符号函数 abs:绝对值函数
            f_x(i)=f3(x(i,:));%计算个体适应度值
            if f_x(i)<f_pbest(i) %更新个体极值和个体极值对应的个体: pbest,f_pbest
                pbest(i,:)=x(i,:);
                f_pbest(i)=f_x(i);
            end
            if f_pbest(i)<f_gbest%更新全局极值和全局极值对应的个体:gbest,f_gbest
                gbest=pbest(i,:);
                f_gbest=f_pbest(i);
            end            
            MINIMUM=f_gbest;%全局最优解                    
 end
%     data1(run,t)=MINIMUM;%
    if MINIMUM>1e-007%查询是否满足精度要求
        mean=t;%每次单独进化次数时达到要求时的迭代次数
    end
  end
sum1=sum1+mean;  
sum2=sum2+MINIMUM;%最优解的和
 %MINIMUM
time=cputime-T;%运行更新程序的时间
st=st+time;%单独运行10次总时间综合
end
av1=sum1/10;  %输出平均收验代数
st/10;  %运行单次更新程序的时间
av2=sum2/10 %输出平均最优解

function y=f3(x)
dimension=30;   %维数
y=0;
for j=1:dimension
        y=y+x(:,j);%计算1*30矩阵所有元素的和
end
  • 7
    点赞
  • 4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对于量子粒子群算法,我没有找到与之直接相关的引用内容。量子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结合了量子计算的思想和粒子群算法的优势。它在搜索解空间时使用了量子位来表示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以及量子态叠加和测量等操作。这样的设计使得量子粒子群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在Matlab中实现量子粒子群算法可以通过定义适应度函数和调用相应的优化函数来完成。首先,你需要定义一个适应度函数,该函数根据粒子的位置计算其适应值。然后,你可以使用Matlab提供的优化函数,如"ga"或"fmincon",来调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这些函数通常需要指定粒子的数量、学习因子、权重因子和最大迭代次数等参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量子粒子群算法Matlab实现的示例: ```matlab % 定义适应度函数 function fitnessValue = fitnessFunction(x) % 根据粒子的位置计算适应值 % ... end % 调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 N = 50; % 粒子数量 c1 = 2; % 学习因子1 c2 = 2; % 学习因子2 w = 0.7; % 权重因子 M = 100; % 最大迭代次数 D = 10; % 解空间维度 [xm, fv = PSO(fitnessFunction, N, c1, c2, w, M, D); ``` 这段代码中,`fitnessFunction`函数用于计算粒子的适应值,`N`表示粒子数量,`c1`和`c2`是学习因子,`w`是权重因子,`M`是最大迭代次数,`D`是解空间维度。最后,使用`PSO`函数调用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并返回最优解`xm`和最优适应值`fv`。 请注意,以上示例仅用于说明如何在Matlab中实现量子粒子群算法,并没有直接引用到某个具体的参考内容。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