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程的6种状态
1、新建状态(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就绪状态(Runnable):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变得可运行,只等待获取CPU的使用权,
即在就绪状态的进程除CPU之外,其它的运行所需资源都已全部获得。
3、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的线程获取了CPU,执行程序代码。
4、阻塞状态(Blocked):阻塞状态是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CPU使用权,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就绪状态,才有机会转到运行状态。
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①.等待阻塞:运行的线程执行wait()方法,该线程会释放占用的所有资源,JVM会把该线程放入“等待池”中。进入这个状态后,是不能自动唤醒的,
必须依靠其他线程调用notify()或notifyAll()方法才能被唤醒,
②.同步阻塞:运行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被别的线程占用,则JVM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中。
③.其他阻塞:运行的线程执行sleep()或join()方法,或者发出了I/O请求时,JVM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
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就绪状态。
5、死亡状态(Dead):线程执行完了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
-
如何理解内存泄漏问题?有哪些情况会导致内存泄露?如何 解决?
- 什么是内存泄露:内存泄露的定义: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当对象已经不再被使用,但是Java的垃圾回收器不能回收它们的 时候,就产生了内存泄露。
- 上图中包含了未引用对象和引用对象。未引用对象将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而引用对象却不会。未引用 对象很显然是无用的对象。然而,无用的对象并不都是未引用对象,有一些无用对象也有可能是引用对 象,这部分对象正是内存泄露的来源。
- 为什么内存泄露会发生 让我们用下面的例子来看看为什么会发生内存泄露。如上图所示,对象A引用对象B,A的生命周期(t1- t4)比B的生命周期(t2-t3)要长,当B在程序中不再被使用的时候,A仍然引用着B。在这种情况下, 垃圾回收器是不会回收B对象的,这就可能造成了内存不足问题,因为A可能不止引用着B对象,还可能 引用其它生命周期比A短的对象,这就造成了大量无用对象不能被回收,且占据了昂贵的内存资源。 同样的,B对象也可能引用着一大堆对象,这些被B对象引用着的对象也不能被垃圾回收器回收,所有的 这些无用对象消耗了大量内存资源。
- 怎样阻止内存泄露
- 使用List、Map等集合时,在使用完成后赋值为null
- 使用大对象时,在用完后赋值为null
- 目前已知的jdk1.6的substring()方法会导致内存泄露
- 避免一些死循环等重复创建或对集合添加元素,撑爆内存
- 简洁数据结构、少用静态集合等
- 及时的关闭打开的文件,socket句柄等
- 多关注事件监听(listeners)和回调(callbacks),比如注册了一个listener,当它不再被使用的时候,忘 了注销该listener,可能就会产生内存泄露
-
线程池的原理,为什么要创建线程池?创建线程池的方式;
原理:
线程池的优点
1、线程是稀缺资源,使用线程池可以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次数,每个工作线程都可以重复使用。
2、可以根据系统的承受能力,调整线程池中工作线程的数量,防止因为消耗过多内存导致服务器崩溃。
线程池的创建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线程池核心线程数量 int maximumPoolSize, //线程池最大线程数量 long keepAliveTime, //当活跃线程数大于核心线程数时,空闲的多余线程最大存活时间 TimeUnit unit, //存活时间的单位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存活时间的单位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超出线程范围和队列容量的任务的处理程序
线程池的实现原理
-
提交一个任务到线程池中,线程池的处理流程如下:
-
判断线程池里的核心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核心线程空闲或者还有核心线程没有被创 建)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核心线程都在执行任务,则进入下个流程。
-
线程池判断工作队列是否已满,如果工作队列没有满,则将新提交的任务存储在这个工作队列里。如 果工作队列满了,则进入下个流程。
-
判断线程池里的线程是否都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已 经满了,则交给饱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任务。
-
-
-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10, 60, TimeUnit.SECONDS, queue);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1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2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4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1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2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4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6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7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8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9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10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5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util.concurrent.RejectedExecutionException: Task Thread[Thread15,5,main] rejected from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232204a1[Running, pool size = 10, active threads = 10, queued tasks = 5, completed tasks = 0]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rejectedExecution(ThreadPool Executor.java:2047)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reject(ThreadPoolExecutor.java:823) a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execute(ThreadPoolExecutor.java:1369) at test.ThreadTest.main(ThreadTest.java:17)
从结果可以观察出:
1、创建的线程池具体配置为:核心线程数量为5个;全部线程数量为10个;工作队列的长度为5。
2、我们通过queue.size()的方法来获取工作队列中的任务数。
3、运行原理:
刚开始都是在创建新的线程,达到核心线程数量5个后,新的任务进来后不再创建新的线程,而是将任 务加入工作队列,任务队列到达上线5个后,新的任务又会创建新的普通线程,直到达到线程池最大的线 程数量10个,后面的任务则根据配置的饱和策略来处理。我们这里没有具体配置,使用的是默认的配置 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
5.RejetedExecutionHandler:饱和策略
当队列和线程池都满了,说明线程池处于饱和状态,那么必须对新提交的任务采用一种特殊的策略来进 行处理。这个策略默认配置是AbortPolicy,表示无法处理新的任务而抛出异常。JAVA提供了4中策略:
1、AbortPolicy:直接抛出异常
2、CallerRunsPolicy:只用调用所在的线程运行任务
3、DiscardOldestPolicy:丢弃队列里最近的一个任务,并执行当前任务。
4、DiscardPolicy:不处理,丢弃掉。
丢弃策略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queue =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3);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new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 5, 60,TimeUnit.SECONDS, queue,handler);
for (int i = 0; i < 9 ; i++){
threadPool.execute(
new Thread(new ThreadPoolTest(), "Thread".concat(i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 +
threadPool.getPoolSize());
if (queue.size() > 0)
{
System.out.println("----------------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 +
queue.size());
}
}
threadPool.shutdown();
}
/*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1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2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2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1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2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2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2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3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4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线程池中活跃的线程数: 5
----------------队列中阻塞的线程数3
*/
这里采用了丢弃策略后,就没有再抛出异常,而是直接丢弃。在某些重要的场景下,可以采用记录日志 或者存储到数据库中,而不应该直接丢弃。
设置策略有两种方式:
1.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DiscardPolicy();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 5, 60,TimeUnit.SECONDS, queue,handler);
2.
ThreadPoolExecutor threadPool = new ThreadPoolExecutor(2, 5, 60,TimeUnit.SECONDS, queue); threadPool.setRejectedExecutionHandler(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