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 (Law of Demeter, LoD)

迪米特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也被称为最少知识原则(Principle of Least Knowledge),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它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具体来说,一个对象只应该与它直接交互的对象交流,而不应该依赖于间接关系的对象。

1. 原则解释

迪米特法则规定,每一个对象都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只与直接的朋友进行交流,而不依赖于陌生人。这一原则可以用以下规则来描述:

  • 一个对象应该只调用它直接持有的对象的方法。
  • 一个对象不应该调用返回其他对象的方法链上的方法。
  • 一个对象不应该调用全局变量的方法。

遵循这一原则有以下好处:

  • 降低耦合度:减少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
  • 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当系统发生变化时,修改的影响范围较小,降低了维护成本。
  • 增强代码的可读性:每个对象的职责更加明确,代码更易于理解。

2. 违反迪米特法则的例子

假设我们有一个电商系统,其中有一个客户类 Customer 和一个订单类 Order,订单类包含了支付信息类 PaymentInfo。在没有遵循迪米特法则的设计中,我们可能会看到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PaymentInfo {
    private String creditCardNumber;
    private String billingAddress;

    //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PaymentInfo paymentInfo;

    public PaymentInfo getPaymentInfo() {
        return paymentInfo;
    }

    public void setPaymentInfo(PaymentInfo paymentInfo) {
        this.paymentInfo = paymentInfo;
    }
}

public class Customer {
    private Order order;

    public Order getOrder() {
        return order;
    }

    public void setOrder(Order order) {
        this.order = order;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
        Order order = customer.getOrder();
        String billingAddress = order.getPaymentInfo().getBillingAddress();
        System.out.println("Customer billing address: " + billingAddress);
    }
}

在这个例子中,Main 类通过 customer 对象调用 getOrder() 方法获取 Order 对象,然后通过 Order 对象调用 getPaymentInfo() 方法获取 PaymentInfo 对象,最后获取账单地址。这违反了迪米特法则,因为 Main 类对 OrderPaymentInfo 都有过多的了解。

3. 遵循迪米特法则的改进

为了遵循迪米特法则,我们可以引入一个中介方法,使得 Main 类只与 Customer 类直接交互,而不依赖于 OrderPaymentInfo 的内部结构。

public class PaymentInfo {
    private String creditCardNumber;
    private String billingAddress;

    //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
}

public class Order {
    private PaymentInfo paymentInfo;

    public PaymentInfo getPaymentInfo() {
        return paymentInfo;
    }

    public void setPaymentInfo(PaymentInfo paymentInfo) {
        this.paymentInfo = paymentInfo;
    }
}

public class Customer {
    private Order order;

    public Order getOrder() {
        return order;
    }

    public void setOrder(Order order) {
        this.order = order;
    }

    // 中介方法,遵循迪米特法则
    public String getBillingAddress() {
        return order.getPaymentInfo().getBillingAddress();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ustomer customer = new Customer();
        String billingAddress = customer.getBillingAddress();
        System.out.println("Customer billing address: " + billingAddress);
    }
}

在这个改进后的设计中,Main 类通过 Customer 类的 getBillingAddress() 方法获取账单地址,而不再直接与 OrderPaymentInfo 类交互。这使得 Main 类对 OrderPaymentInfo 的内部结构了解最小化,遵循了迪米特法则。

4. 具体使用示例

让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展示如何在实际开发中遵循迪米特法则。

// 用户类
public class Us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Wallet wallet;

    public User(String name, Wallet wallet) {
        this.name = name;
        this.wallet = walle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Wallet getWallet() {
        return wallet;
    }

    // 中介方法,获取用户余额
    public double getBalance() {
        return wallet.getBalance();
    }
}

// 钱包类
public class Wallet {
    private double balance;

    public Wallet(double balance) {
        this.balance = balance;
    }

    public double getBalance() {
        return balance;
    }

    public void setBalance(double balance) {
        this.balance = balance;
    }
}

// 主类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allet wallet = new Wallet(1000.0);
        User user = new User("Alice", wallet);

        double balance = user.getBalance();
        System.out.println(user.getName() + " has a balance of " + balance);
    }
}

在这个例子中,Main 类通过 User 类的 getBalance() 方法获取用户余额,而不直接访问 Wallet 类。这遵循了迪米特法则,使得 Main 类对 Wallet 类的了解最小化,增强了系统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

5. 总结

迪米特法则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之一,通过确保对象之间的低耦合,可以提高系统的模块化程度和可维护性。在实际开发中,遵循迪米特法则有助于我们设计出高质量的代码,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易于扩展。

希望这个博客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例子,请随时告诉我!

以下是对提供的参考资料的总结,按照要求结构化多个要点分条输出: 4G/5G无线网络优化与网规案例分析: NSA站点下终端掉4G问题:部分用户反馈NSA终端频繁掉4G,主要因终端主动发起SCGfail导致。分析显示,在信号较好的环境下,终端可能因节能、过热保护等原因主动释放连接。解决方案建议终端侧进行分析处理,尝试关闭节电开关等。 RSSI算法识别天馈遮挡:通过计算RSSI平均值及差值识别天馈遮挡,差值大于3dB则认定有遮挡。不同设备分组规则不同,如64T和32T。此方法可有效帮助现场人员识别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网络问题。 5G 160M组网小区CA不生效:某5G站点开启100M+60M CA功能后,测试发现UE无法正常使用CA功能。问题原因在于CA频点集标识配置错误,修正后测试正常。 5G网络优化与策略: CCE映射方式优化:针对诺基亚站点覆盖农村区域,通过优化CCE资源映射方式(交织、非交织),提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无线接通率。非交织方式相比交织方式有显著提升。 5G AAU两扇区组网:与三扇区组网相比,AAU两扇区组网在RSRP、SINR、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上表现不同,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适合的组网方式。 5G语音解决方案:包括沿用4G语音解决方案、EPS Fallback方案和VoNR方案。不同方案适用于不同的5G组网策略,如NSA和SA,并影响语音连续性和网络覆盖。 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 4G室分设备利旧:面对4G网络投资压减与资源需求矛盾,提出利旧多维度调优策略,包括资源整合、统筹调配既有资源,以满足新增需求和提质增效。 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针对5G深度覆盖需求,研究使用宏站AAU结合1托N射灯方案,快速便捷地开通5G站点,提升深度覆盖能力。 基站与流程管理: 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未提供具体内容,但通常涉及邻区规划、参数配置、测试验证等步骤,以确保基站间顺畅切换和覆盖连续性。 网络规划与策略: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虽未提供详细内容,但可推测涉及高铁跨海大桥区域的4G/5G网络覆盖规划,需考虑信号穿透、移动性管理、网络容量等因素。 总结: 提供的参考资料涵盖了4G/5G无线网络优化、网规案例分析、网络优化策略、资源利用、基站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无线网络优化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如NSA终端掉4G、RSSI识别天馈遮挡、CA不生效等。 强调了5G网络优化与策略的重要性,包括CCE映射方式优化、5G语音解决方案、AAU扇区组网选择等。 提出了4G网络优化与资源利用的策略,如室分设备利旧、宏站RRU设备1托N射灯等。 基站与流程管理方面,提到了爱立信LTE基站邻区添加流程,但未给出具体细节。 新高铁跨海大桥覆盖方案试点展示了特殊场景下的网络规划需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