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vim+mysql 命令

Linux命令
1.查看帮助文档 ls --help man
2.查看文件信息 ls -a(显示所有) - l(列表形式显示所有文件详细信息) -h(人性化)
3.重定向命令 如:ls > test.txt(不存在创建,存在覆盖)
4.分屏 more
5.管道 |
6.清屏 clear
7.切换目录 cd
8.显示当前路径 pwd
9.创建目录 mkdir
10.删除目录 rmdir
11.删除文件 rm -i(交互式) -f(强制删除) -r(递归)
12.建立链接文件 硬链接 ln 源文件 链接文件 软链接 ln -s 源文件 链接文件
13.查看或者合并文件内容 cat 查看 cat 文件路径 合并 cat 文件1 文件2> 合并文件名(清空添加) >>(直接追加)
14.文本搜索 grep -v(取反) -n(显示行号) -i(忽略大小写)
15.文件查找 find
16.拷贝文件 cp -a(递归复制目录 保持文本原有属性) -f(已经存在目标文件不提示) -i(交互式复制) -r(递归复制 目标文件是一个目录名) -v(显示进度)
17.移动文件 mv -f(禁止交互) -i(交互式操作) -v(显示进度)
18.归档管理及压缩 tar 压缩:tar -zcvf 文件名 压缩包名.tar.gz 解压:tar -zxvf 压缩包包名 -C 指定目录
bzip2 压缩:tar -jcvf 文件 包名.tar.bz2 解压:tar -jxvf 包名
Zip [-r] 目标文件 源文件 解压:unzip -d 压缩文件 解压后目录文件
19.查看命令位置 which
20.查看当前用户 whoami cat /etc/passwd 查看系统用户信息 su 用户名 切换用户
21.查看登陆用户 who -m(显示用户名、登陆终端、时间) -q(显示登陆账号和登陆用户的数量) -u(显示列标题)
22.退出 exit
23.添加用户 useradd -d(指定用户登陆主目录) -m(自动建立目录) -g(指定组名称)
24.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25.删除用户 userdel -r(同时删除主目录)
26.查看用户组 cat /etc/group 或 groupmod+三次TAB键
27.组的添加与删除 groupadd groupdel
28.修改用户所在组 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
29.为创建的普通用户添加sudo权限
Sudo usermod -a -G adm 用户名
Sudo usermod -a -G sudo 用户名
30.修改文件权限 chmod 字母法 u g o a(all) + - = r w x 数字法 r 4 w 2 x 1
31.修改文件所有者 chown
32.修改文件所属组 chgrp
33.查看日历 cal -y(显示整年日历)
34.显示或设置时间 date ‘+格式’
35.查看进程信息 ps -a(显示所有进程) -u(显示详细信息) -x(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 -w(显示加宽) -r(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
36.动态显示进程 M根据内存使用量排序 P根据cpu占有率 T根据运行时间 U 用户名 根据用户名 K PID 杀死进程 q 退出 h 获得帮助
37.终止进程 kill pid
38.关机重启 reboot 重启 shutdown -r now 重启给提示 shutdown -h now 关机 shutdown -h 时间 在规定时间关机 init 0 关机 init 6 重启
39.检测磁盘空间 df -a 显示所有文件磁盘使用情况 -m 1024字节为单位 -t 显示指定文件 -T显示文件系统
40.显示目录所占磁盘空间 du -a -s -b -l
41.查看网卡信息 ifconfig 测试连通性 ping

Vim(三种工作模式:命令模式、编辑模式、末行模式)
1.插入: i 插入光标前一个字符 I 插入行首 a 插入光标后一个字符 A 插入行末 o 向下新开一行 行首 O 向上新开一行 行首
2.Esc 退出插入进入命令:M 移动到中间行 L 屏幕最后一行行首 行号 -G 移动到指定行 w 后移 b 前移 { 向上段移 } 向下段移 ctrl -d 向下翻半屏 -u向上翻半屏 -f下翻一屏 -b上翻一屏 gg 光标移动文件开头 G 文件末尾
3.删除 :x 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X 前一个字符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n dd 删除指定行 D 删除光标后本行所有内容包括光标处 d0 删除光标前本行所有内容不包括光标 dw 删除光标开始位置的字 包括光标
4.撤销:u 一步一步撤销 ctrl -r 反撤销
5.重复: . 重复上次操作
6.文本行移动:>> 文本行右移 >> 文本行左移
7.复制粘贴: yy 复制当前行 n yy 复制n行 p 光标向下新开行粘贴
8.替换:r 替换当前字符 R 替换当前光标后的字符
9.查找命令:/ str查找 N 上一个 n 下一个
10.替换命令:%s/abc/123/g 光标所在行的abc替换成123 1,10s/abc/123/g 第一行至第10行之间的abc替换成123
MYSQL
1.登陆:mysql -u root -p密码
2.启动;service mysql start 或 sudo /etc/init.d/mysql start
3.关闭:service mysql stop 或 mysqladmin -u root -p shutdown
4.重启:service mysql restart 或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5.新建用户:1.create user ‘用户名’@’%’ identified by ‘密码’; 2.授权: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用户名@’%’identified by ‘密码’ with grant option; 3.刷新:flush privileges 4.cd /etc/mysql/mysql.conf.d/mysqld.cnf bind-address = 0.0.0.0
6.更改密码:mysqladmin -u root -p旧密码 password 新密码
7.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名称 [character set utf8]
8.删除数据库:drop database 名称
9.修改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名称 character set utf8
10.查看数据库编码: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 查看表的编码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查看字段编码 show full columns from 表名
11.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 数据类型 约束,…)
12.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 ||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字段] 删除表中的数据
13.表中插入数据:insert into 表名(字段…)values(值…)
14.更新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值 [where …]
15.删除表中的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 add change
16.更改表的名称 rename table 旧表名 to 新表名
17.Select disctint 字段 from 表名 distinct 消除重复行
18.模糊查询 like select 字段 from 表名 where like ‘…’
19.范围查询 in select 字段 from 表名 where … in (…) select 字段 from 表名 where between … and …
20.排序 select * from 表名 order by 字段 (desc 降序)
21.分页 select * from 表名 limit start,count
22.约束 primary key 主键约束 唯一不能为空 auto_increment 自增 not null 不能为空 unique 唯一约束 default 设置默认值 foreign key 外键约束
23.起别名 select count() as 别名 from 表名
24.分组 select 字段 聚合函数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group by 字段 [having 条件] select sgender as 性别,count(
) as 人数 from student group by sengder
25.字符串拼接、统计长度、截取 select concat(str1,str2,…) select length(str) select left(str,len) select right(str,len) select substring(str,pos,len)
26.删除空格 select ltrim(str) 删除左空格 select rtrim(str) 删除右空格
27.子查询(嵌套查询)
28.连接查询 (内连接、外连接、自连接)
内链接 select 字段,…from 表1 inner join 表2 on 条件
左外连接 left outer ioin …on 右外连接 right outer join …on
全连接 左外连接 UMION 左右链接
自连接 (一张表当两张表用) select * from 表名 A,表名 B where 条件
29.创建视图 create view 视图名 as 查询 select 删除 drop 修改 alter

  • 3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Nacos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配置中心和服务发现系统,支持多种数据源,包括本地文件、Nacos自身、Git、Apollo等。而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许多应用程序和网站的首选数据库。 在Linux系统上配置Nacos+MySQL生成环境,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安装Java环境 Nacos是基于Java开发的,因此需要先安装Java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default-jre ``` 2. 安装MySQL数据库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MySQL数据库: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mysql-server ``` 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启动MySQL服务: ``` sudo systemctl start mysql ``` 3. 下载Nacos 可以从Nacos官网下载最新的Nacos版本: ``` wget https://github.com/alibaba/nacos/releases/download/1.3.1/nacos-server-1.3.1.tar.gz ``` 下载完成后,可以解压缩文件: ``` tar -zxvf nacos-server-1.3.1.tar.gz ``` 4. 配置MySQL数据库 进入Nacos解压后的conf目录,编辑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 ``` cd nacos/conf vim application.properties ``` 修改以下配置信息: ``` # 数据库类型,支持mysql、oracle、postgresql、sqlserver等 spring.datasource.platform=mysql # 数据库连接地址 db.num=1 db.url.0=jdbc:mysql://localhost:3306/nacos?characterEncoding=utf8&connectTimeout=1000&socketTimeout=3000&autoReconnect=true # 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 db.user=username db.password=password ``` 5. 启动Nacos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启动Nacos: ``` sh startup.sh -m standalone ``` Nacos启动后,可以访问http://localhost:8848/nacos/,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为nacos/nacos)登录Nacos控制台。 以上就是在Linux系统上配置Nacos+MySQL生成环境的步骤。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