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系列 |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

8 篇文章 11 订阅
6 篇文章 0 订阅

毫米波雷达系列 |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

VI-CFAR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dV34CKJt-1684215839850)(毫米波雷达系列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assets/image-20230516131206695.png)\

均值类和有序统计类CFAR检测器在不同背景环境下,其性能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场景下难以确定杂波边缘所在位置并且目标的分布都是随机的,大部分的CFAR检测器在非均匀环境下都会产生检测损失,针对这种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于杂波的CFAR检测器,针对不同背景环境选择不同的CFAR检测器,自适应类CFAR检测器结合了均值类和有序统计类的优点。

VI-CFAR算法是利用参考单元的变化指数VIA和VIB以及前后参考单元的均值比MR来设计的一套判决准则,判断当前目标所处的背景环境,然后根据不同的背景环境选择合适的策略。
V I = 1 + σ 2 μ 2 = 1 + 1 n − 1 ∑ i = 1 n ( x i − x ‾ ) 2 ( x ‾ ) 2 VI=1+\frac{\sigma_2}{\mu_2}=1+\frac{1}{n-1}\sum_{i=1}^{n}\frac{(x_i-\overline{x}) ^2}{(\overline{x})^2} VI=1+μ2σ2=1+n11i=1n(x)2(xix)2

M R = x A ‾ x B ‾ = ∑ i = 1 x i ∑ j = 1 x j MR=\frac{\overline{x_A}}{\overline{x_B}}=\frac{\displaystyle\sum_{i=1}{x_i}}{\displaystyle\sum_{j=1}{x_j}} MR=xBxA=j=1xji=1xi

其中 x A ‾ \overline{x_A} xA x B ‾ \overline{x_B} xB分别为前后参考滑窗均值。

VI-CFAR的判决表如下:

前沿滑窗是否均匀前后滑窗均值是否相同VI-CFAR阈值后沿滑窗是否均匀选用的方法
T N × ∑ A B T_N\times\sum{AB} TN×ABCA-CFAR
T N / 2 × max ⁡ ( ∑ A , ∑ B ) T_{N/2}\times\max{(\sum{A},\sum{B})} TN/2×max(A,B)GO-CFAR
- T N / 2 × ∑ B T_{N/2}\times\sum{B} TN/2×BCA-CFAR
- T N / 2 × ∑ A T_{N/2}\times\sum{A} TN/2×ACA-CFAR
- T N / 2 × min ⁡ ( ∑ A , ∑ B ) T_{N/2}\times\min{(\sum{A},\sum{B})} TN/2×min(A,B)SO-CFAR

从表中可以看出,均匀环境前后参考滑窗均匀且前后参考滑窗均值相同,认为前后参考滑窗是一致的选择CA-CFAR检测器;对于杂波边缘环境,当某一侧参考滑窗的参考单元分别属于两种不同功率的杂波区时,一侧参考滑窗均匀而另一侧非均匀,直接取均匀一侧作为背景杂波功率估计值,选择N/2长度的CA-CFAR检测器;如果两侧滑窗均匀,但均值不处于统一功率水平,选择GO-CFAR检测器,以保证杂波边缘的虚警概率;当两侧参考滑窗均是非均匀,说明两侧参考滑窗可能都含有干扰目标或者存在杂波边缘的情况,选择SO-CFAR检测器取均值较小的一侧作为背景杂波功率估计值。

仿真对比

在均匀杂波环境、多目标环境和杂波边缘环境中对均值类CFAR检测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参数设置:

虚警概率10-4
参考单元32
保护单元4
信噪比SNR20
多目标单元位置110和120
比例系数3/4
r1、r22、4
VI和MR4.76、1.086
杂波边缘功率20dB、30dB

(1)均匀环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7DMOLmer-1684215839851)(毫米波雷达系列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assets/VI在均匀环境单目标检测.png)]

(2)多目标环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v8Pi94bn-1684215839852)(毫米波雷达系列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assets/VI均匀环境下多目标检测.png)]

(3)杂波环境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kuxSrhH-1684215839852)(毫米波雷达系列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assets/VI边缘杂波不存在目标情况.png)]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bWhVCF2q-1684215839852)(毫米波雷达系列  传统CFAR检测(自适应类).assets/VI边缘杂波存在目标情况.png)]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均匀环境中VI-CFAR检测器可以检测出目标,且检测门限不会像均值类CFAR检测器出现明显的跳变,其检测门限值与有序统计类接近。说明VI-CFAR检测器能够很好的在均匀环境下辨别出目标;在多目标环境中,设置三个临近的目标均被VI-CFAR检测器检测到,说明VI-CFAR在多目标环境中的能力与有序统计类CFAR检测器接近;VI-CFAR检测器在边缘杂波环境中可以成功检测出目标,因为在边缘杂波环境且前后参考滑窗均匀时,VI-CFAR检测器使用的GO-CFAR,GO-CFAR在杂波边缘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虚警控制能力。

代码:

function [results] = cfar_vi(x,NSlide,NProt,KVI,KMR,PAD)
%FUNC_CFAR_VI 此处显示有关此函数的摘要
%   x 原始杂波数据
%   alpha 标称因子
%   NSli 参考滑窗大小
%   NPro 保护单元大小
%   KVI 半滑窗是否均匀,判决门限
%   KMR 前后滑窗均值是否相同,判决门限
alpha=zeros(1,2);
alpha(1,1)=PAD.^(-1./NSlide)-1;
alpha(1,2)=PAD.^(-2./NSlide)-1;
persistent left; %类似于Java中静态变量
persistent right;
persistent HalfSlide;
persistent HalfProt;
persistent len;
if isempty(left)
    left=1+HalfProt+HalfSlide;                              % 左边界
    right=length(x)-HalfProt-HalfSlide;                    % 右边界
    HalfSlide=NSlide/2;
    HalfProt=NProt/2;
    len=length(x);
end
T=zeros(1,len); %检测阈值
trgt = java.util.LinkedList; %目标点坐标,横轴loc
flag_out=ones(0,len);

for i=1:left-1  %左边界
    cell_right=x(1,i+HalfProt+1:i+HalfSlide+HalfProt);
    T(1,i)=sum(cell_right)*alpha(1,2);
    if T(1,i)<x(i)
        trgt.add(i);
    end
end

for i=left:right    %中间区域
    cell_left=x(1,i-HalfSlide-HalfProt:i-HalfProt-1);
    cell_right=x(1,i+HalfProt+1:i+HalfSlide+HalfProt);
    sumA=sum(cell_left);
    sumB=sum(cell_right);
    VIA=1+var(cell_left)./(mean(cell_left)).^2;
    VIB=1+var(cell_right)./(mean(cell_right)).^2;
    MR=sumA/sumB;
    
    flag=false(1,3);
    flag(1,1)=VIA<=KVI;
    flag(1,2)=VIB<=KVI;
    if 1/KMR<=MR && MR<=KMR
        flag(1,3)=1;
    end
    
    if sum(flag)==3%环境类型1
        T(1,i)=(sumA+sumB).*alpha(1,1);
        flag_out(1,i)=1;
    elseif sum(flag(1,1:2))==2 && ~flag(1,3)%环境类型2
        T(1,i)=max(sumA,sumB).*alpha(1,2);
        flag_out(1,i)=2;
    elseif sum(flag(1,1:2))==1%环境类型3
        if flag(1,1)==1%环境类型3-1
            T(1,i)=sumA.*alpha(1,2);
        else%环境类型3-2
            T(1,i)=sumB.*alpha(1,2);
        end
        flag_out(1,i)=3;
    elseif sum(flag(1,1:2))==0%环境类型4
        T(1,i)=min(sumA,sumB).*alpha(1,2);
        flag_out(1,i)=4;
    end
    
    if T(1,i)<x(i)
        trgt.add(i);
    end
end

for i=right+1:len    %右边界
    cell_left=x(1,i-HalfSlide-HalfProt:i);
    T(1,i)=sum(cell_left)*alpha(1,2);
    if T(1,i)<x(i)
        trgt.add(i);
    end
end
results=T;
end

l_left=x(1,i-HalfSlide-HalfProt:i);
T(1,i)=sum(cell_left)*alpha(1,2);
if T(1,i)<x(i)
trgt.add(i);
end
end
results=T;
end


  • 0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3
    评论
毫米波雷达常用于无线通信、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中,用于探测和跟踪目标物体。而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检测则是毫米波雷达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目标检测算法CFAR检测的目标是在雷达回波中准确地定位出目标物体并进行跟踪,同时排除噪声和其他干扰物体的影响。其原理是通过统计信号强度在观测窗口中的分布情况,根据这些统计信息来确定适当的检测门限。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选取一个适中大小的统计窗口,窗口大小取决于雷达的特性和应用需求。然后,在统计窗口中计算信号强度的均值和标准差,得到背景噪声的统计特性。 接下来,在给定的观测窗口中,将信号与背景噪声的统计特性进行比较。如果信号强度超过了某个阈值(即检测门限),则判断为存在目标物体;否则,判定为背景噪声或干扰物体。 为了保持恒定的误警率,CFAR检测算法会根据窗口中噪声的统计特性动态调整检测门限。这样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保持一致的误检率。常用的CFAR检测算法有常规CFAR、双门限CFAR、方位相关CFAR等。 总之,毫米波雷达CFAR检测是一种基于统计信息的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合理的选择检测门限,能够准确地探测和跟踪目标物体,并抑制噪声和干扰物体的影响。这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小七rrrrr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