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六天|LeetCode 454.四数相加II、383.赎金信、15.三数之和、18.四数之和

454.四数相加II

题目描述:
给你四个整数数组 nums1nums2nums3nums4 ,数组长度都是 n ,请你计算有多少个元组 (i, j, k, l)能满足:

  • 0 <= i, j, k, l < n
  • nums1[i] + nums2[j] + nums3[k] + nums4[l] == 0

示例一:

输入:nums1 = [1,2], nums2 = [-2,-1], nums3 = [-1,2], nums4 = [0,2]
输出:2
解释:
两个元组如下:
1. (0, 0, 0, 1) -> nums1[0] + nums2[0] + nums3[0] + nums4[1] = 1 + (-2) + (-1) + 2 = 0
2. (1, 1, 0, 0) -> nums1[1] + nums2[1] + nums3[0] + nums4[0] = 2 + (-1) + (-1) + 0 = 0

示例二:

输入:nums1 = [0], nums2 = [0], nums3 = [0], nums4 = [0]
输出:1

提示:

n == nums1.length
n == nums2.length
n == nums3.length
n == nums4.length
1 <= n <= 200
-228 <= nums1[i], nums2[i], nums3[i], nums4[i] <= 228

解题思路:

  1. 关键词提取:四个数组、长度n、相加为0
  2. 哈希表解法:
    1. 降维度。让四个数变成两个数,降低时间复杂度。
    2. 由于对数组下标没有大小的排序要求,可以是无序的。下标不能重复,但是元素可以重复,不需要考虑去重。
    3. 建立哈希表,key是相加的值,value是出现的次数
    4. 对前两个数组进行排列组合,将相加的值放置到哈希表中。
    5. 对后两个数组进行排序组合,将相加的值取负号,在哈希表中检索是否有对应的元素。若有,则根据value的值,做累加。
    6. 返回累加后的值。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ourSumCount(vector<int>& nums1, vector<int>& nums2, vector<int>& nums3, vector<int>& nums4) {
        // 定义一个哈希表,key存两数之和,value存次数
        unordered_map<int,int> set;
        int result = 0;
        // 遍历前两个数组,将所有的情况遍历一遍
        for(int i = 0; i < nums1.size(); i++) {
            for(int j = 0; j < nums2.size(); j++) {
                // 两数之和,存放到哈希表中
                int sum = nums1[i] + nums2[j];
                set[sum]++;
            }
        }
        // 遍历后两个数组,将所有的情况遍历一遍
        for(int i = 0; i < nums3.size(); i++) {
            for(int j = 0; j < nums4.size(); j++) {
                // 两数之和,并且跟目标值作差
                int sum = nums3[i] + nums4[j];
                sum = 0 - sum;
                // 在哈希表中查找对应的值,若找到,就增加该值的出现次数
                if(set.find(sum) != set.end()) {
                    result += set[sum];
                }
            }
        }

        return result;
    }
};

总结:

  1. 一刷采用的是暴力解法,n^4,贼难写,代码debug也难。不堪回首,直接放弃。

  2. 代码随想录刷题提供降维思路,二刷的时候,思路很清晰,代码框架一下子就写出来,并且可以实现。

    1. 和之前的双指针法一样,遇到复杂的问题,想办法先降维。
    2. 考虑清楚边界条件,如重复、容器选择、键对的定义等。

383.赎金信

题目描述:
你可以选择使用单链表或者双链表,设计并实现自己的链表。

  • 给你两个字符串:ransomNotemagazine ,判断 ransomNote 能不能由 magazine 里面的字符构成。

    如果可以,返回 true ;否则返回 false

    magazine 中的每个字符只能在 ransomNote 中使用一次。

示例一:

输入:ransomNote = "a", magazine = "b"
输出:false

示例二:

输入:ransomNote = "aa", magazine = "aab"
输出:true

提示:

1 <= ransomNote.length, magazine.length <= 105
ransomNote 和 magazine 由小写英文字母组成

解题思路:

  1. 关键词提取:字符只用1次、A字符串由B字符串中的字符构成
  2. 解析:不可重复、字符检索匹配,可采用哈希表
    1. 由于只由小写字母组成,可用数组做哈希表
    2. 一次遍历,将B字符串的元素存放到哈希表中,标注好次数
    3. 一次遍历,遍历A字符串,在哈希表中减去对应元素的值,若值小于零,说明B字符串中缺少该字符,报错返回即可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 canConstruct(string ransomNote, string magazine) {
        // 建立一个可以存储小写英文字母大小的数组
        vector<int> stringMap(27, 0);
        // 将B中的字符存进去
        for(int i = 0; i < magazine.size(); i++) {
            stringMap[magazine[i] - 'a']++;
        }
        // 在哈希表中删除A中的字符
        for(int i = 0; i < ransomNote.size(); i++) {
            stringMap[ransomNote[i] - 'a']--;
            // 若哈希表中缺少A中的元素,报错
            if(stringMap[ransomNote[i] - 'a']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

总结:

  1. 二刷,解题思路还是不够清晰,耗时较长。但是写出来代码框架后,一次AC。

  2. 代码随想录提供的也是哈希法。

    1. 提到容器map和数组两者的区别,map的耗时会久一些。我的理解是,由于小写英文字母的数值固定,数组小,而且内存连续,所以做遍历的速度会比map要快。
    2. 有一个剪枝,这个是没有想到的。题解中,A是B的子序列,那么如果A长度超过B,就不需要做后续的检索了。

15.三数之和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判断是否存在三元组 [nums[i], nums[j], nums[k]] 满足 i != ji != kj != k ,同时还满足 nums[i] + nums[j] + nums[k] == 0 。请

你返回所有和为 0 且不重复的三元组。

**注意:**答案中不可以包含重复的三元组。

示例一:

输入:nums = [-1,0,1,2,-1,-4]
输出:[[-1,-1,2],[-1,0,1]]
解释:
nums[0] + nums[1] + nums[2] = (-1) + 0 + 1 = 0 。
nums[1] + nums[2] + nums[4] = 0 + 1 + (-1) = 0 。
nums[0] + nums[3] + nums[4] = (-1) + 2 + (-1) = 0 。
不同的三元组是 [-1,0,1] 和 [-1,-1,2] 。
注意,输出的顺序和三元组的顺序并不重要。

示例二:

输入:nums = [0,0,0]
输出:[[0,0,0]]
解释:唯一可能的三元组和为 0 。

提示:

3 <= nums.length <= 3000
-105 <= nums[i] <= 105

解题思路:

  1. 关键词提取:一个数组、下标不能重复、三数之和为零、返回值不重复、返回三元数组
  2. 解析:
    1. 对哈希法缺少一个头绪,因为要考虑重复、而且考虑返回三元数组,实在是没有思路。
    2. 但是想到双指针法可以应用,固定一个元素,剩余元素就通过双指针检索。可以降低复杂度。
    3. 解决重复的问题,将数组排序。刚好返回值可以不用考虑顺序问题。
    4. 一次遍历,检索第一个元素,增加去重逻辑。当前元素和前一个元素相同,跳过当前次遍历。
    5. 嵌套二次遍历,检索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双指针法,从两边向中间靠拢。在检索到符合要求的三个元素时,下一次遍历要增加去重逻辑。同时,将三个元素保存到结果集中。
    6. 左指针去重逻辑:下一个元素和当前元素相同,需要将下标移动至下一个不同的元素处。
    7. 右指针去重逻辑:上一个元素和当前元素相同,需要将下标移动至上一个不同的元素处。
    8. 在检索到不符合要求时,若小于零,移动左指针,让总和增大,若大于零,移动右指针,让总和减小。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threeSum(vector<int>& nums) {
        // 对数组排序
        sort(nums.begin(), nums.end());
        // 保存返回结果的二维数组
        vector<vector<int>> result;
        int sum = 0;
        for(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对第一个元素做去重逻辑
            if(i > 0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 定义双指针
            int left = i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 遍历第二个和第三个元素
            while(left < right) {
                // 对三个元素求和
                sum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cout << sum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endl;
                // 符合要求
                if(sum == 0) {
                    // std::cout << sum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endl;
                    // 保存结果集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i], nums[left], nums[right]});
                    // 去重逻辑,将左指针移动到相同元素的最右侧
                    while(left < nums.size() - 1 && nums[left] == nums[left + 1]) {
                        left++;
                    }
                    // 去重逻辑,将右指针移动到相同元素的最左侧
                    while(right > 1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
                        right--;
                    }
                    // 找到答案后,需要将左右指针都移动至不同元素,该类情况已经保存,不允许重复
                    left++;
                    right--;
                }
                else if(sum < 0) {
                    left++;
                }
                else if(sum > 0) {
                    right--;
                }
                else{;}
            }
        }
        return result;
    }
};

总结:

  1. 一刷和二刷都采用的双指针的解法,但是想起来一刷的时候遇到以下难点。

    1. 难点一: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的去重逻辑。

      1. 题解的代码太简洁,抄的时候没抄明白。是在while的条件判断中,用left++做了移动。我是通过频繁调试,多次打印,才发现这个。

      2. 最好是分开写,判断是判断,移动是移动。这样子逻辑会清晰很多。

    2. 难点二:第一个元素的去重逻辑。

      1. 没想明白为什么相同元素就要跳过遍历。所以一开始就漏了,后面看了题解之后才补上的。

      2. 去重逻辑也很巧妙,就是为什么是跟前一个元素比较而不是跟后一个元素比较。假如跟后一个元素比较,就会导致第二个元素跟第一个元素不同,会错过这种组合方式,但是题目中是允许三元组内的元素相同的,只是三元组之间不能相同。可以看下carl哥的讲解,会更清晰一些。

  2. 代码随想录提供哈希解法和双指针解法。

    1. 讲解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W4y127qo/
    2. 双指针法中,有两个思考是我欠缺的。
      1. 剪枝:假如第一个元素就大于零,那么三数累加,必定大于零,就不需要再做后续的检索了。
      2. 去重:第二个元素和第三个元素的去重逻辑并没有提高效率,仅仅是将逻辑提前了而已。其实去重逻辑也一样可以放到while循环下去做,效率是一样的。
    3. 哈希表法:建议看carl哥讲解,我看不进去。。。

18.四数之和

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由 n 个整数组成的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 。请你找出并返回满足下述全部条件且不重复的四元组 [nums[a], nums[b], nums[c], nums[d]] (若两个四元组元素一一对应,则认为两个四元组重复):

  • 0 <= a, b, c, d < n
  • abcd 互不相同
  • nums[a] + nums[b] + nums[c] + nums[d] == target

你可以按 任意顺序 返回答案 。

示例一:

输入:nums = [1,0,-1,0,-2,2], target = 0
输出:[[-2,-1,1,2],[-2,0,0,2],[-1,0,0,1]]

示例二:

输入:nums = [2,2,2,2,2], target = 8
输出:[[2,2,2,2]]

提示:

1 <= nums.length <= 200
-109 <= nums[i] <= 109
-109 <= target <= 109

解题思路:

  1. 关键词提取:一个数组、下标不能重复、四数之和为目标值、返回值不重复、返回四元数组
  2. 解析:
    1. 还是不考虑哈希法,太难了。
    2. 采用双指针法。基于三数之和去做,只需要再增加一个for循环遍历第二个元素。同时做好第二个元素的去重。
    3. 第三个元素和第四个元素,采用双指针去遍历,跟三数之和的遍历方式一样。

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fourSum(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 对数组排序
        sort(nums.begin(), nums.end());
        // 保存返回结果的二维数组
        vector<vector<int>> result;
        long sum = 0;
        for(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对第一个元素做去重逻辑
            if(i > 0 && nums[i] == nums[i - 1]) {
                continue;
            }
            for(int j = i + 1; j < nums.size(); j++) {
                // 对第二个元素做去重逻辑
                if(j > i + 1 && nums[j] == nums[j - 1]) {
                    continue;
                }
                // 定义双指针
                int left = j + 1;
                int right = nums.size() - 1;
                // 遍历第三个和第四个元素
                while(left < right) {
                    // 对四个元素求和
                    sum = (long)nums[i] + nums[j]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cout << sum << nums[i] << nums[j]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endl;
                    // 符合要求
                    if(sum == target) {
                        // std::cout << sum << nums[i] << nums[left] << nums[right] << std::endl;
                        // 保存结果集
                        result.push_back(vector<int>{nums[i], nums[j], nums[left], nums[right]});
                        // 去重逻辑,将左指针移动到相同元素的最右侧
                        while(left < nums.size() - 1 && nums[left] == nums[left + 1]) {
                            left++;
                        }
                        // 去重逻辑,将右指针移动到相同元素的最左侧
                        while(right > 1 && nums[right] == nums[right - 1]) {
                            right--;
                        }
                        // 找到答案后,需要将左右指针都移动至不同元素,该类情况已经保存,不允许重复
                        left++;
                        right--;
                    }
                    else if(sum < target) {
                        left++;
                    }
                    else if(sum > target) {
                        right--;
                    }
                    else{;}
                }
            }
        }
        return result;
    }
};

总结:

  1. 一刷和二刷都采用的双指针法,都是降维成三数之和,但是对于第二个元素的去重,需要着重注意一下。我的思路没有很清晰,是通过调试调出来的。
  2. 代码随想录提供双指针解法。
    1. 讲解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S4y147US/
    2. 还是老毛病,剪枝的细节没有考虑到。建议直接看carl哥的讲解,更清晰一些。我也在同步学习中,暂不做分享,避免误导。
  • 69
    点赞
  • 2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第二十二天的算法训练营主要涵盖了Leetcode题目中的三道题目,分别是Leetcode 28 "Find the Index of the First Occurrence in a String",Leetcode 977 "有序数组的平方",和Leetcode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首先是Leetcode 28题,题目要求在给定的字符串中找到第一个出现的字符的索引。思路是使用双指针来遍历字符串,一个指向字符串的开头,另一个指向字符串的结尾。通过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字符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找到了第一个出现的字符。具体实现的代码如下: ```python def findIndex(self, s: str) -> int: left = 0 right = len(s) - 1 while left <= right: if s[left == s[right]: return left left += 1 right -= 1 return -1 ``` 接下来是Leetcode 977题,题目要求对给定的有序数组中的元素进行平方,并按照非递减的顺序返回结果。这里由于数组已经是有序的,所以可以使用双指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个指针指向数组的开头,另一个指针指向数组的末尾。通过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的绝对值的大小来确定哪个元素的平方应该放在结果数组的末尾。具体实现的代码如下: ```python def sortedSquares(self, nums: List[int]) -> List[int]: left = 0 right = len(nums) - 1 ans = [] while left <= right: if abs(nums[left]) >= abs(nums[right]): ans.append(nums[left ** 2) left += 1 else: ans.append(nums[right ** 2) right -= 1 return ans[::-1] ``` 最后是Leetcode 209题,题目要求在给定的数组中找到长度最小的子数组,使得子数组的和大于等于给定的目标值。这里可以使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使用两个指针来表示滑动窗口的左边界和右边界,通过移动指针来调整滑动窗口的大小,使得滑动窗口中的元素的和满足题目要求。具体实现的代码如下: ```python def minSubArrayLen(self, target: int, nums: List[int]) -> int: left = 0 right = 0 ans = float('inf') total = 0 while right < len(nums): total += nums[right] while total >= target: ans = min(ans, right - left + 1) total -= nums[left] left += 1 right += 1 return ans if ans != float('inf') else 0 ``` 以上就是第二十二天的算法训练营的内容。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提升对双指针和滑动窗口等算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