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2.1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 传输媒体分类

image-20220712100259385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例如,使用2.4GHz和5.8GHz频段的WiFi

  • 物理层就是要解决各种在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的问题,进而给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的服务

    image-20220712100829522

    • 透明:数据链路层看不见,也无需看见物理层究竟是使用什么方法来传输比特0和1的,它只管享受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输服务即可
  • 物理层协议的主要任务

image-20220712100948991

总结

  •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
  •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屏蔽了各种传输媒体的差异,使数据链路层只需要考虑如何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而不必考虑网络具体的传输媒体是什么。

2.2 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任何一层,若非要放到计算机网络体系中,只能放到物理层之下

  • 导引型传输媒体:电磁波被导引沿着固体媒体传播
  •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自由空间

image-20220712101426100

导引型传输媒体

1 同轴电缆

image-20220712101542093

2 双绞线

image-20220712101710318

家庭建议选择6A类双绞类电缆,以满足万兆局域网的需求

3 光纤

image-20220712101953446

  • 可以存在许多条不同角度入射的光线在一条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 若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则光纤就像一根波导那样,可以使光纤一直向前传播,而不会产生多次反射,这样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image-20220712102448276

4 电力线

目前使用不多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

image-20220712104239644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电磁波频段的划分

极低频到甚低频 即 极长波到甚长波

不应用于电信领域

image-20220712104348257

低频到甚高频 即 长波到米波

称为无线电波

特高频到极高频 即 分米波到毫米波

微波

image-20220712104558369

1 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

image-20220712104726660

image-20220712104747668

2 微波

频率 300MHz~300GHz(波长 1m~1mm)

主要使用2-40GHz

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且微波会穿透电离层而进入宇宙空间

传播方式

  •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image-20220712105037712

    • 传播距离受到限制,一般50公里,但若采用100米高的天线塔,则传播距离可增大到100公里
    • 为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在一条微波通信信道的两个终端之间建立若干中继站,中继站放大前一站信号再发送给下一站,接力
  • 卫星通信

    image-20220712105413365image-20220712105448351

3 红外线

image-20220712105553387

部分智能手机里仍有

4 可见光

LiFi 前景好

使用某一段无线电频谱进行通信,通常必须得到本国政府有关晁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许可证。

image-20220712110038733

也有一些无线电频段是可以自由使用的,即ISM频段,也就是工业、科学、医疗频段

image-20220712110026306

现在的无线局域网就使用其中的2.4GHz和5.8GHz频段

2.3 传输方式

image-20220712110143464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image-20220712110423214

  • 串行传输
    • 数据是一个比特一个比特的依次发送
    • 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需要一条传输线路即可
  • 并行传输
    • 一次发送n个比特
    • 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只需要n条传输线路即可
    • 优点:速度为串行传输n倍
    • 缺点:成本高

Q:计算机间的远距离传输采用的串行传输还是并行传输?

A:串行传输。

  •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常采用并行传输方式,例如CPU和内存之间使用数据总线进行传输

image-20220712110555356

  • 常见的数据总线宽度有8、16、32、64位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 同步传输

    • 数据以稳定的比特流的形式传输。字节之间没有间隔

    image-20220712111353653

    • 接收端在每个比特的中间时刻进行检测,以判别接受到的是比特0还是比特1

    image-20220712111553501

    • 由于不同设备的时钟频率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在传输大量数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判别时刻的累计误差,回导致接收端对比特信号的判别错位,因此需要采取方法使收发双方的时钟保持同步

    image-20220712111735238

    • 收发双方时钟同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 外同步:在收发双方之间添加一条单独的时钟信号线
      • 内同步:发送端将时钟同步信号编码发送到发送数据中一起传输(曼彻斯特编码)
  • 异步传输

    • 以字节为独立的传输单位,字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的,接收端仅在每个字节的起始处对字节内的比特实现同步,为此,通常要在每个字节前后分别加上起始位和结束位

    image-20220712112237593

    • 字节之间异步(字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固定)
    • 字节中的每个比特仍然要同步(各比特的持续时间是相同的)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image-20220712112513011

单向通信只需要一条信道

双像交替和双向同时通信每个方向各一条信道

2.4 编码和调制

  • 网卡:将数据变成电信号

image-20220712113329171

调制

  • 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 模拟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模拟信号,在模拟信道中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

  • 计算机内部,CPU和内存之间传输的信号属于数字基带信号
  • 编码:仅对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编码后产生的信号仍是数字信号,可以在数字信道上中传输
  • 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调制后产生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可以在模拟信道上中传输。例如WiFi采用,采用补码键控,直接序列扩频,正交频分复用等调制方式。

模拟基带信号

  • 麦克风采集声音后,产生的音频信号属于模拟基带信号
  • 编码: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的脉码调制PCM。通时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进行数字化
  • 调制:模拟信号转换为另外一种模拟信号。语音数据加载到模拟的载波信号中传输。频分复用FDM技术,充分利用带宽资源。

码元

  • 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可以表示比特信息。简单来说就是构成信号的一段波形

image-20220712113501177

传输媒体和信道的关系

单工:一个信道

半双工和全双工:发送、接收信道

如果使用信道复用技术,一条传输媒体可以包含多个信道

在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是将数字基带信号通过编码或调制的方法在相应信道进行传输

常用编码

image-20220713084354010

  • 不归零编码

    image-20220713083555663

    • 需要额外一根传输线来传输时钟信号,使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步。
    • 对于计算机网络,宁愿利用这个传输线传输数据信号,而不是时钟信号!
  • 归零编码

    • 每个码元传输结束后信号都要“归零”,所以接收方只要在信号归零后进行采样即可,不需要单独的时钟信号。
    • 实际上,归零编码相当于把时钟信号用“归零”方式编码在了数据之内,这称为“自同步”信号。
    • 但是,归零编码中的大部分数据带宽,都用来传输“归零”而浪费掉了。
  • 曼彻斯特编码

    • 码元中间时刻的跳变既表示时钟,又表示数据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在每个码元中间时刻,信号都会发生跳变
    • 跳变仅表示时钟
    • 码元开始处电平是否发生变化表示数据
    • 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image-20220713084822382

常用调制方法

基本调制方法(2元制)

image-20220713090005982

  • 使用基本调制方法,1个码元只能包含1个比特信息,如何能使1个码元包含更多的比特呢?

混合调制方法(多元制)

  • 因为频率和相位是相关的,即频率是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所以一次只能调制频率和相位两个中的一个

  • 通常情况下,相位和振幅可以结合起来一起调制,称为正交振幅调制QAM

  • 混合调制举例——正交振幅调制QAM

    • QAM-16

      • 12种相位
      • 每种相位有1或2种振幅可选

      image-20220713090438463image-20220713090512141

      • 可以调制出16种码元(波形),每种码元可以对应表示4个比特(xxxx)
      • 码元与4个比特的对应关系采用格雷码,也就是任意两个相邻码元只有1个比特不同

      image-20220713090938034

2.5信道的极限容量

造成信号失真的因素

信道在传输过程中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图所示是一个数字信号,当通过一个通信质量较好的信道,波形会产生失真。

image-20220712204216228

  • 当失真不严重时,在输出端还可根据已失真的波形还原出发送的码元。
  • 当失真严重时,在输出端就很难判断这个信号在什么时候是1和在什么时候是0,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晰界限,这种现象叫做码间串扰
    • 产生失真的因素
      • 码元传输速率
      • 信号传输距离
      • 噪声干扰
      • 传输媒体质量

奈氏准则

在假定的理想条件下,为了避免码间串扰,码元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

  •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 Baud=2W 码元/秒

  • 理想带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W Baud =W 码元/秒

    ​ W:信道带宽(单位为Hz)

    ​ Baud:波特,即码元/秒

  • 码元传输速率又称为波特率、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它与比特率有一定关系:

    • 当1个码元只携带1比特的信息量时,则波特率(码元/秒)与比特率(比特/秒)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 当1个码元只携带n比特的信息量时,则波特率转换成比特率时,数值要乘以n
  • 要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比特率),就必须设法使每一个码元能携带更多个比特的信息量,这需要采用多元制

    • 调频、调幅、调相属于二元调制,只能产生两种不同的码元,也就是两种不同的基本波形,因此每个码元只能携带1比特的信息量

    image-20220712210051913

    • 混合调制属于多元调制,例如QAM16可以调制出16种不同的码元,因此每个码元可以携带4比特的信息量

    image-20220712210321068

  • 实际的信道所能传输的最高码元速率,要明显低于奈氏准则给出的这个上限数值

image-20220712210552538

香农公式

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image-20220712210814657

总结:

image-20220712210951710

例题

image-20220712211146297

image-20220712211440588

​ 不管题目给出的调制技术多么“牛”或对于我们而言有多陌生,这都不会影响我们解题。
​ 我们只需关心这种调制技术可以调制出多少个不同的基本波形(码元)即可。

image-20220712211918601

image-20220712212040831

image-20220712212217363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