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概念和构造方法(Java)

一、基本概念:

    图中的节点可以有0个或多个前驱和后继节点(相邻元素),
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称为边,节点也可以成为顶点。

二、基本属性:

顶点路径无向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有向图带权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表示方式:

  1. 邻接矩阵(用数组写)
    表示图形中顶点之间相邻关系的矩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邻接表(大多数情况直接用链表写,也可以用链表和数组写)
    对比邻接矩阵(每个节点都要分配n条边的空间),邻接表只关心存在的边,会相应的节省存储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图的基本构建的图解和代码实现:

.get()返回指定键的值,如果值不在字典中返回默认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构建思路:

1.节点:<String>

2.边(即矩阵):使用二维数组存储int [][]edges;

代码实现:

  1. 构造图的基本结构
  2. 插入顶点
  3. 插入边
  4. 返回顶点个数
  5. 返回边个数
  6. 返回顶点i(顶点的下标)的对应的数据
  7. 打印邻接矩阵
  8. 运行代码并与上文所给矩阵对照检验

源代码如下: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graph {

	private ArrayList<String> vertexList;// 定义顶点列表
	private int[][] edges;// 存储图对应的邻接矩阵
	private int numOfEdges;// 存储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测试图
		int n = 5;// 定义顶点个数
		String vertexs[] = { "A", "B", "C", "D", "E" };
		// 创建图对象
		graph graph = new graph(n);
		// 循环添加顶点
		for (String vertex : vertexs) {// 每次循环从vertexValue取出来一个值(定义为value)
			graph.insertVertex(vertex);// 把顶点加进去
		}
		// 添加边
		// A-B A-C B-C B-D B-E
		// 权值默认为是1
		graph.insertEdges(0, 1, 1);// A-B
		graph.insertEdges(0, 2, 1);// A-C
		graph.insertEdges(1, 2, 1);// B-C
		graph.insertEdges(1, 3, 1);// B-D
		graph.insertEdges(1, 4, 1);// B-E
		// 显示邻接矩阵
		graph.show();

	}

	// 首先定义图的属性
	// 1.构造器
	public graph(int n) {// 首先要传入顶点的数目
		// 初始化矩阵和vertexList
		edges = new int[n][n];
		vertex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初始化顶点列表
		numOfEdges = 0;// 可省略,因为默认为0

	}

	// 2.插入顶点
	public void insertVertex(String vertex) {
		vertexList.add(vertex);
	}

	// 3.设置边
	/**
	 * 
	 * @param v1     第一个顶点的下标
	 * @param v2     第二个顶点的下标
	 * @param weight 权值
	 */
	public void insertEdges(int v1, int v2, int weight) {
		// 这里是定义无向图,所以两个方向都要定义
		edges[v1][v2] = weight;
		edges[v2][v1] = weight;
		numOfEdges++;
	}

	// 4.返回顶点个数
	public int getnumOfVertexs() {
		return vertexList.size();
	}

	// 5.返回边个数
	public int getnumOfEdges() {
		return numOfEdges;
	}

	// 6.返回顶点i(顶点的下标)的对应的数据
	/**
	 * 
	 * @param i返回数据下标
	 * @return 返回数据 例:0->A 1->B 2->C 3->D 4->E
	 */
	public String getValueByIndex(int i) {
		return vertexList.get(i);
	}

	// 7.返回v1,v2两顶点之间的权值
	public int getWeight(int v1, int v2) {
		return edges[v1][v2];
	}

	// 8.打印邻接矩阵(本质:遍历图)
	public void show() {
		for (int[] link : edges)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link));
		}
	}

}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ava中的构造函数和构造方法是同一个概念构造函数是一个特殊的方法,用于创建和初始化对象。它与类名相同,没有返回类型,并且在使用`new`关键字创建对象时自动调用。 构造函数的主要作用是初始化对象的成员变量或执行一些必要的操作,以确保对象在创建时处于合适的状态。它可以接受参数来初始化对象的属性。 在Java中,如果没有显式定义构造函数,编译器会自动提供一个默认的无参构造函数。但是,如果我们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构造函数,则编译器不会再提供默认构造函数。 构造函数可以重载,即在同一个类中可以定义多个构造函数,它们具有不同的参数列表。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创建对象。 下面是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定义和使用构造函数: ```java public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num; // 无参构造函数 public MyClass() { num = 0; } // 带参构造函数 public MyClass(int value) { num = value; } // 获取num的方法 public int getNum() { return num; }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Class obj1 = new MyClass(); // 调用无参构造函数 System.out.println(obj1.getNum()); // 输出: 0 MyClass obj2 = new MyClass(10); // 调用带参构造函数 System.out.println(obj2.getNum()); // 输出: 10 } } ``` 在上面的示例中,`MyClass`类定义了两个构造函数:一个是无参构造函数,另一个是带参构造函数。通过使用不同的构造函数,我们可以创建具有不同初始值的对象。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